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中踝关节急性损伤的调查,分析造成踝关节急性损伤的病因及一般规律,从中探索预防或减少踝关节损伤的途径及相关对策,希望广大师生共同重视预防运动性伤病的发生,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2.
袁丽丹  高琪 《教师》2013,(26):122-123
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对解释运动疲劳恢复、运动训练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研究成果,对其临床诊断及本质、结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机理,预防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发生、加速和干预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修复以及确保运动员科学的体育训练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近年来学生运动性猝死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其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学生运动性猝死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存在潜在疾病隐患的学生增多,成为运动性猝死的高危人群;缺乏锻炼,身体虚弱,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越来越差;忽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缺乏运动过程的完整性;滥用药物和盲目补充功能性饮料;参与各种大型赛事的机会增多,超负荷的运动极易造成心肌损伤;生活不规律。结论:学生运动性猝死的预防主要应注意以下方面:加强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监督和临场急救的能力;改进学生体检的内容,严禁高危学生参加剧烈运动和比赛;重视运动性心脏损伤的预防和排查;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注意识别运动性猝死的前驱症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查法对体育舞蹈选手发生的运动性损伤的性质、部位及病因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性损伤多发于运动支撑器官,并和运动训练方法、比赛、舞伴、场地、年龄、心理等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建议体育舞蹈选手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5.
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技术动作宁夏电视大学王春霞学习和掌握体育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习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是感觉机能和运动机能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其基本理论是运动性条件反射学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示范等给学生一个视觉刺激信号,学生则通过...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铜在造血、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等方面的功能及机理,分析了铜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得出结论:适量补铜可以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抗运动性损伤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氧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致骨骼肌损伤、胞浆内Ca^2 过量负菏引起主要细胞器膜破损致骨骼肌损伤二方面分析,阐明运动引起的氧自由基增多、胞浆内Ca^2 增高是导致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合理地使用抗氧化剂或中草药可能防止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8.
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研究,总结受伤时的动作力学特征,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预防运动性伤害的发生,本试就投掷和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常见的肩损伤做初浅的生物力学分析,以期达到提高技术水平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实践教学中,营养补品与运动疲劳的关系一直是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研究结果发现运动性疲劳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合理应用运动营养补充品可消除过度训练所导致的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笔者对国内外文献中抗运动性疲劳的重要营养补充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体育教学中营养补品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是细胞接受某种信号或受到某种因素刺激后,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而发生的一种主动性消亡过程,但是过度的细胞凋亡与多种疾病有关。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是运动过程中肌肉受到牵拉及肌组织内生理生化环境改变而造成的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很多实验表明运动训练开始后骨骼肌内的生理生化环境都会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而且细胞凋亡与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具有相同的时相性,显示凋亡可能是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探讨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虾青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虾青素的生理功能和它在运动中的应用,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结合目前国内外虾青素的生理作用及对运动过程中机体生理机能变化影响的研究,从延缓运动性疲劳、预防及改善运动性损伤以及增强运动能力等方面,对虾青素在运动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运动与维生素C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在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时间的延长,氧耗增多,自由基产生增加,而自由基产生的增加可造成肌肉损伤和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文章综述了维生素C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机制,分析了维生素C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维生素C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踝关节损伤是学校体育中的常见伤病,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学校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解剖结构及发生原因的角度,分析研究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方法及其预防措施,以便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彭仕杰 《考试周刊》2012,(12):100-100
运动性休克是运动时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严重者因处理不当甚至危及生命。在大学体育活动中也会发生运动性休克,文章通过对相关运动性休克的案例报告进行社会学分析,得出学校、体育教师、家长和学生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学生运动性休克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对学校、体育教师、家长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从而减少运动性休克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王玮 《考试周刊》2007,(9):107-109
运动性踝关节损伤作为学校体育中的常见伤病,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解剖结构及发生原因的角度上,分析研究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方法及其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运动可以强身健体、磨炼意志,但运动过程中也会产生运动性疲劳,如果不能科学应对,则会加重疲劳,进而对身体造成伤害,增加损伤风险。因此,开展运动性疲劳干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运动领域走向动态健康、科学合理的有力支撑。近年来,运动生物力学得到了良好发展,为运动性疲劳干预研究提供了巨大支持,推动了很多干预方案的成形。由伍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生物力学》一书,既阐明了运动性疲劳的原因、表现等,又能为运动生物力学应用于运动性疲劳干预提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夏亮  周祖旭 《教书育人》2013,(21):94-95
本文根据对381名大学生目前在排球运动上出现的运动性损伤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法,对这些学生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排球运动常见损伤部位主要包括膝部、肩部以及手腕以及脚裸等,主要以肌肉拉伤以及韧带拉伤为主。根据这些损伤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并从技术规范、运动前准备以及重视安全教育等方面着手,从而有效的防范排球运动损伤的出现,并提出了几点针对出现排球运动损伤后的基本治疗方法。排球运动是目前大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而且我国  相似文献   

18.
<正>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有许多青少年学生由于运动形式或方法的不正确,加上缺乏体育训练的基本常识和规律,盲目进行体育运动,以致造成许多不应有的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出现。我试图通过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消除疲劳方法的探讨,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及疾病的发生。一、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运动技术不正确。由于青少年学生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动作概念不清楚,运动形式或方法不正确,长时间重复错误动作,很容易产生某个部位损伤。2.准备活动不充分。有些青少年尚未做好准备活  相似文献   

19.
《小火炬》2011,(11):34-35
安全小名片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集中在运动性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追跑嬉戏打闹三方面。同学们应该听从老师指挥,做好自我防护,并保护同伴,这样就可以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啦!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踝关节的损伤影响着体育的教学,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本文分析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踝关节部位损伤的原因,寻找对策,降低学生的受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