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莹 《职业圈》2007,(10X):71-72
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是两个视觉艺术风格形态,在呈现人类视觉经验、满足人类精神需要方面二者都不可或缺。与古典主义绘画相比,印象主义绘画扩展了绘画题材范围,变革传统的表现手法,在色彩运用方面有重大突破。文章分析印象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超越,旨在认识两种艺术的差异,了解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如何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2020年9月,莫奈的《日出·印象》在上海展出。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法国艺术家克劳德·莫奈的《日出·印象》作为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在莫奈的作品乃至整个印象派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研究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创作理念、形式构成、艺术内涵、绘画语言等多个方面评析了几位表现主义绘画代表画家的作品,先后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国抽象主义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中西方绘画的发展中,绘画的写实程度总体趋于下降。自双方写实技法达到顶峰以后,艺术家便不满足于镜像取物,而开始逐渐寻找艺术新的出路,从线条、色彩、形象塑造等方面入手,逐渐实现艺术的抽象化。其中,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对抽象的理解略有不同,在表现技法上也有所体现。总体而言,中国绘画的抽象趋于简化,而西方的抽象趋于繁化。本文将通过中国绘画抽象化的代表性例子(即梁楷《泼墨仙人图》)和西方抽象绘画的典型例子(即德·库宁《女人一号》)这两幅作品的分析和对比,说明中西方绘画抽象表现的异同所在。  相似文献   

5.
洪星 《生态文化》2008,(3):56-56
洪贵明,1968年7月出生于苗家山寨,世袭十七世苗王.从小生活在风景秀美的田园山川之间的洪贵明,得天地之灵气,爱好广泛.尤其在绘画、书法方面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6.
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凸出个人的主体地位是后印象派的鲜明艺术特征。传统整一性的破碎和个人整一性的崛起、新的艺术观念的输入和现代摄影技术的推动、印象主义自身发展的不断重组分化是后印象派诞生的主要原因。后印象派推崇人的主体性,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人类可贵的精神财产,这种精神对正处于改革前锋的中国有着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国学者康德说过“艺术起源于游戏”。原始社会的绘画,是人类在形成关于艺术的观念之前的创作,它们显示了人类“婴儿”时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精神。在高度现代文明、多元性艺术不断涌现的今  相似文献   

8.
纵观绘画的发展史,中国绘画同民族文化相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至今绘画大师无一不为之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近千年的创作及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中国绘画早已形成了独立的艺术体系,而且不断丰富,达到形神兼备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依据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表现绘画的起源和对中国当代表现绘画的认识,分析了中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找出表现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特殊性和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论绘画空间     
在绘画史上,空间意识随着哲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一次次观念上的变革,那么现代艺术的绘画空间观是怎样的?绘画空间是如何表现的?文章将尝试从这些层面对绘画空间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阿仑·雷乃的纪录片《梵高》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有着一定的艺术价值,可以作为讨论绘画与电影关系的重要文献。在这部电影中,本雅明的"灵晕"在影像所记录的绘画作品中已被消解,电影以其独特的镜像语言重构出一种新的意义,并借此拓展了传统艺术概念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梁刚 《文化学刊》2009,(4):79-82
19世纪浪漫主义繁盛时期,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人共同开辟了不同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练习曲创作的新道路。从作品的整体风格、技术特点、音乐性、调式调性以及演奏角度等方面来比较肖邦、拉赫玛尼诺夫钢琴练习曲,对提高演奏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用绘画来描绘自己在梦中和现实中的生活状态,是与人的自我意识的苏醒与确立有很直接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梦境和现实中的自我从生理状态到心理状态的一种主观再现.  相似文献   

14.
谢赫“六法”论浅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法’论是一个完整的绘画美学体系,涉及到绘画美学中创作,鉴赏的审美精神、情趣、技法、传达等一系列问题,谢赫认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生沉.干载寂寥.披图可鉴”的社会功用,继承了儒家关于艺术的以识,教化的功用,但在绘画的内在特征阐释和揭示上,却是审美的。  相似文献   

15.
写实性绘画于14世纪文艺复兴时开始勃兴,艺术家力图在二维平面中创造三维空间的错觉.20世纪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中开始否认写实性绘画存在的必要性,但是人们无法否认自身心理对写真图象的巨大需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搜索引擎已成为Internet的第一应用.文章从功能服务、特色服务、排序技术和网页搜索结果四个方面对目前中国使用率最高的两大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搜索引擎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民美术师     
中国不少的农家妇女会刺绣、绘画、编织、剪纸等民间艺术,陕西合阳县75岁的罗占花就是其中之一。她剪的窗花,与常见的平面镂空的单色窗花不同,是一种兼容包扎、折叠、彩绘、剪贴等多种手法于一体的手工艺品。罗占花的窗花是立体的,那半浮雕式的窗花不仅色彩丰富艳丽,而且贴在窗上,能随风舞动,栩栩如生。陕西传统的乡俗剪纸、刺绣、绘画反复歌咏的主题大多是人类自身的繁衍,如以鱼游荷塘暗喻男女婚配,以石榴、蝙蝠表现多子多福,但罗占花的剪纸题材却是中国古代戏剧中的人物,因而这类剪纸在当地又称“人相”。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文章就我国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9.
周弘 《职业圈》2007,(9):74-75
对外宣传翻译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增加了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从汉英两种语言的修辞特点入手,分析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并结合相关具体的例子,来探讨对外宣传汉英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云江 《文化学刊》2010,(5):115-119
池田大作对人类和平的祈求及相关思考,大多是站在"以佛法为基调而行动的立场上"展开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池田大作人类和平思想中的佛教哲学渊源关系,认为池田大作的人类和平思想是古老的佛教智慧在现代文明时代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境界言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