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2年各省市中考试题来看,对成语理解和运用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如何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在于能否识别“误用”成语。笔者通过对2002年各省市中考试题的盘点,感到“成语误用”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成语运用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如何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在于能否识别“误用”成语。“成语误用”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成语误用例析江苏摇王云鹏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语,辨析成语运用正误是中考相对稳定的试题,它尤其考查那些使用频率较高但易出错的成语。成语误用主要有曲解词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几种形式。一、曲解词义望文生义最易曲解成语,有些成语仅从表面理解往往与本义相差甚远。例1摇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2003年北京海淀卷)句中“深居简出”中“简出”被曲解为“简单出门”,而该词的真正意思是“很少出门”。曲解成语的主…  相似文献   

4.
余俊 《语文知识》2014,(4):96-96,F0003
成语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固定短语,多活跃于口头笔下,经常原封不动地出现于文章中.进入中考试题中的多为四字成语.通观近几年中考试题,成语类试题常见的主要有注音、书写、辨形、释义以及识别误用等常规题型(识别误用类成语题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者的不断探索,成语类试题的考查形式快速演进,考查内容多方拓展,出现了许多形式新颖、内容独特的新题型.下面结合2013年中考试题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5.
CO2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很重要的化合物,综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化学试题,CO2知识常考常新。本文就中考试题中涉及“CO2”的应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析。一、“温室效应”中的CO2例1(200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试题下图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示意图。表明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及维持生态平衡十分重要,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请你提出能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两项措施。解析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善于从图文中捕捉信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温…  相似文献   

6.
纵观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的试题仍是重头戏。因此,识别高考成语试题故意误用的类型,掌握成语试题的命题规律,将使成语复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2005年高考成语试题故意误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明辨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出错。如: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江苏卷)“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用在“选手们”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的情况很多,主谓、动宾、修饰语与中心语…  相似文献   

7.
成语检测题是近几年中高考一种常见的题型,而其中成语使用正误的选择或判断,,则是近来成语考试中的热点。本文结合历年中考及模拟试题,就成语误用的几种形式作点规律性探讨,以期能对中考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赵禁 《今日中学生》2023,(33):27-32+48
<正>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字中特定的词组或短语,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近年的中考,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成语,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旨在考查学生的积累和运用能力。教材涵盖的成语数量较多,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应对成语考查的最有效方法是养成积累、梳理并运用的习惯——持续不断地积累教材及生活中常见的成语,汇总语言材料,按照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自己的成语资料库。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背多分”的怪圈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重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运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成语运用作为基础知识中的一个能力考查点,近年来,好像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仅从2002年各地中考试题的抽样调查来看,33份试题里有11个地区考到成语运用题,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甚至连续多年出现这样的题目,如:江苏盐城市。其题型大多为选择题,也有用成语造句或连词成段及根据意思替换成语  相似文献   

10.
成语运用题,命题点往往落在对成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上,笔者从各地中考试题中归纳出以下成语误用常见的类型: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1他太高傲,平时总是目无全牛,一个人也不放在  相似文献   

11.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常考的一种题型。中考试卷中对于成语运用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正确或不  相似文献   

12.
综观各地中考试题,大都涉及了对成语的考查,考查的重点是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作用、感情色彩的变化等,考查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一般为2~3分。这里,我们将中考成语误用题锁定为褒贬颠倒、望文生义、用错对象、不合语境四类,现笔者以2008年中考试题为例进行针对性的解析,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做这类成语题时能做到胸有成竹,避免失误。  相似文献   

13.
纵观1996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显著特点是命题“联系生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要求。下面就1996年部分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分类作以介绍,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何传跃 《广东教育》2005,(10):13-14
纵观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的试题仍是重头戏。因此,识别高考成语试题故意误用的类型,掌握成语试题的命题规律,将使成语复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5.
“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重要内容。成语简洁精辟,是汉语言的瑰宝。正确运用成语,特别是根据语境正确选用成语,是检测考生词语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从1992~2006年,每一年的高考都有对成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提高成语运用题的解题能力,除平时大量积累成语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中有一项很重要的要求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中考试题的内容与命制形式对我们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物理在试题背景方面特别重视生活素材的挖掘,汽车作为日益普及的交通工具也成了各省市中考的热点素材。下面将汽车上的物理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相关试题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学习时参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一种浓缩的民族文化,呈现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从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的熟语运用来看,还未曾出现考察成语性别,以及成语中的女性年龄的试题,譬如“豆蔻年华”.多指女子十三、十四岁,如果说成是“这个男孩正值豆蔻年华”,就是成语性别误用的典型例子。成语性别多指女性成语.只能用于女性而不能用于男性。笔者搜集如下女性及年龄成语来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考已迫在眉睫,探究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及其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此进行一些探析,供广大师生参考。一、坚持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性原则试题的人文性和教育性是中考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从2002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中可以看出,命题大都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如河北省语文试题中有关节操、情趣、品德、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特殊的固定短语。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以及部分练习,简要分析和归纳一下成语误用的原因,并提出复习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