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素质教育的师资.在"数学学科教法"的教学中该"粗"的地方,"点拨"为主,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掌握、充实、提高;该"细"的地方,"讲、示、评、练"为主,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该"粗"、"细"交替的地方,通过"说课"、"微格教学"强化和巩固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2.
三“、细、实、活、深、严”的教学风格过去,曾批评语文教学教得过细,把语文教成了“碎片”。这种批评,是针对语文教学分析过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词语、段意、中心思想,以及进行文字游戏式的练习等而言的。对于“细”要具体分析,要细在什么地方,细到什么程度,要防止走向另一端,即“过粗”。现在有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就有些过粗“”过虚“”过浮”:有的词语该让学生理解的,马虎过去了;有的句子该让学生体会的,也放过去了。针对这些偏向,我认为我们学一学袁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有必要。袁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曾做过科学的阐述:“所谓细,就是既…  相似文献   

3.
针对学生习作常出现的动作描写笼统、人物形象难以“立”起来等问题,教师可以借用电影拍摄“慢镜头”的手法,将“慢镜头”的拍摄手法迁移到写作中,通过“慢中分解,化大为小写具体;慢描细绘,添修饰词写生动;拉大间隙,增加联想呈文采”,让学生掌握逐级而上的写作技法,清晰地还原场景,细致地描写动作,生动地刻画形象,进而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4.
对“少”、“精”、“活”原则的认识一“、多”与“少”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两多”,一是课堂讲得多,二是课后练习多。教师想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教师把知识讲得过细过繁,一节课下来,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势必造成所学甚多而所得甚微的结果。要使少转化为多,应做到适时点拨。要落实“少”,教师的活动就要相应的减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练习,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探索,能动地掌握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二“、粗”与“精”“粗”指的是粗枝大…  相似文献   

5.
“虚”、“实”结合谈教学合肥市花园小学邓清之所谓“虚”,是指语文课的教学艺术。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自觉性的问题;而“实”是指语文课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让学生如何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基本能力的问题。“虚”和...  相似文献   

6.
相同课,两份预案,有两个显的不同点。第一,教的视角不同。教学思路有别。第一份预案。围绕一个“美”字展开。“谈话引入——唤起美,藤知课——欣赏美。课外延伸——创造美”;第二份预案。围绕一个“写”字展开,“抓朗读。抓观察。抓表达”。深入理解课内窖。深入体会作情礁。认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种思路.异曲同工。达到了提高学生语素养之目的。第二.教案的编制方法不同。预设粗细有别。第一份教案。预设较细。教学流程设计如“实录”。问题、答案、板书、活动历历在目。连学生的回答都预设了几种;第二份教案,框架式预设,流程清楚,教与学的自由空间比较大,粗有粗的好处,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细有细的优势。预想多种情况。让动感尽在掌控之中。[编按]  相似文献   

7.
叙述通过“植物细胞工程”一节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手段,认识生物科学,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前景和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阅读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心理体验,教学中应坚持三个“为主”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这是语文界广泛的共识。以学生为主,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以读为主,反映了阅读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以自学为主…  相似文献   

9.
省教研室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训练为主”的改革模式,有不少同志在认识上还有些模糊,有必要予以廓清。一、“以训练为主”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语文学科同中小学其它学科相比较,它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深造乃至将来工作、生活的基础。既然是工具,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它,而要使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其主要途径就是训练。所谓训练,是人为了改变自身的自然素质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和实践。人生来不会游泳,通过训练学会了游泳;人生来不会拿竹筷,通过训练学会了拿竹筷。同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迁移法”进行教学细胞膜的结构是学生学习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开始,具有抽象性;同时,又是学习后面有关内容的重要基础知识,具有再利用性。为了让学生容易掌握并加深理解,笔者采用“迁移法”沿着学生的认识过程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知识复习的迁移来完成对细胞膜...  相似文献   

11.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多有这样几个特点.基础差的学生多: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多: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多;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悬殊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将学不好或不想学英语归因于:一、太难;二、太枯燥,没兴趣;三、没用。细加推究,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小学或初中英语首先是为了“考”而学,而非为了“用”而学。因此,其学习过程主要是以写为主。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写”最难,“说”最易。再加上整个学习过程始终伴随着“考”,更是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放弃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2.
“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一小节,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通过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告诉学生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遇到测量要求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让学生观察直尺认识毫米的长度,通过数一数1米有多少毫米来使学生掌握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提出教学中要体现“思想性”和“实践性”,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五“巧”艺术。  相似文献   

14.
韦鲜紫 《广西教育》2014,(1):22-22,30
“动感教学”是指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欣赏评析,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动感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严卫林 《贵州教育》2009,(19):14-15
我们常说校长管理要以引导为主,摈弃“说教”,否则就有不善管理的“嫌疑”戴上不会管理的“帽子”。然而笔者却认为校长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在平时的管理中有时也应该现身“说教”。校长通过现身说“教育理论”,让教师开阔视野;说“人格魅力”,让教师下白成蹊;说“教学实践”,让教师学有榜样;说“成长经历”,让教师干有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常常发现不少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地方,却被老师“抢”去了。此类情况,实在令人为之惋惜。因为从表面和眼前看,教师“抢”去的是学生某次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但从根本和长远看,教师“抢”去的却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权衡利害,这种“抢”法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与这种“抢”法相反的是太原十中韩柔老师的“五让法”:书本让学生读;创见让学生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其实“五让”也好,“十让”也好,可贵之处就在几个“让”字上。它同前面提及的“抢”字针锋相对;它击中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包揽一切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的负担主要表现在作业负担、考试负担和心理负担三个方面。要彻底“减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综合治理。一、优化教育教学。紧扣大纲,结合学情,围绕教材,以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为原则,恰当运用教法,精讲精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1.教师的“三抓”。1.1抓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谁抓好了课堂,谁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因此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选在课堂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服从学生的“学”。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相似文献   

19.
加强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的实践教学是“教师口语”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在于加强训练,训练应采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法。第一课堂精讲多练,重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方法;第二课堂拓展训练时间空间,重视学生训练量的积累以及训练的组织方法和时间保证,使学生由训练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并让每一个学生都克分得到训练。  相似文献   

20.
贲友林 《云南教育》2001,(21):40-41
“9加几”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11~20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凑十法”计算8加几、7加几……的基础,因此,“9加几”的教学是这一单元的重点。“9加几”的学习也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教材通过例1的演示操作来体会凑十的方法和过程;例2要求学生用小棒或圆片相加的过程来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例3只给出算式,让学生通过摆实物来算出结果;例4则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