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抽取了两个班学生(实验班6人,对照班9人)作为被试,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合作与分享行为的干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行为示范与讲解———角色扮演及相关活动———适宜行为的及时强化———行为迁移训练”的干预模式对弱智学生合作行为的干预效果显著;(2)该模式短期内对弱智学生分享行为的干预效果不显著;(3)弱智学生的合作与分享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课程的现代化,与普通学校一样,课程问题也是弱智学校核心问题,我们本着让学生“学会补偿、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一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适应中、重度弱智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努力提高课程教育人的效率和效益,最终达到学生能融入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在合作学习中面临着学习角色转变的挑战。依据行为矫正理论,本文构建了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干预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行为干预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技巧、合作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方法,从而在合作学习中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2005年5月利用近3年的时间,在辽宁省14个市、地的19所弱智学校开展了课程教材改革与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研究从弱智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入手,对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趋势进行思考和定位,提出弱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构建校本教研指导下的“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模式,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分散式早期教育干预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分散式早期教育干预在秦巴山区宁强实验点早期教育干预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早期教育干预效果是显著的,干预儿童,尤其是弱智及边缘儿童的智商有明显提高;②早期教育干预中实施的分散式的家庭巡回干预方式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初一孤儿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积极心理干预技术设计初一孤儿学生品格优势教育课程方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教育干预,旨在促进孤儿初中生识别并运用自身品格优势,增强心理健康。通过实验班、控制班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和课后作业质性分析检验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品格优势教育课程教学提升了初一孤儿学生的“慎行”“领导者”“洞察力”3种品格优势特质水平,且干预效果具有持续性;提升了“好奇心”“坚毅勇敢”“好学”3种品格优势特质和总体品格优势水平,但其干预效果表现出了延迟性;在“升华自我”“公正合作”“仁善”3种品格优势特质上,只有在部分孤儿学生身上显现出了干预效果。同时,该课程的教学也促进了孤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他们的抑郁水平持续降低、生活满意度水平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国内两所特殊教育学校采集了133名年龄在7岁至17岁之间的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测量数据,经过统计处理,结果发现: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弱智学生在智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发展水平会显著地下降;平均水平较低;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其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越低;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适应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建议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程度弱智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差异,这也是培智学校课程研究必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对独生子女分享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影响分享教育的家庭因素,成人应该正确理解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时刻鼓励幼儿的分享行为,扩大幼儿的交际范围并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培智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数学课堂是对弱智学生进行经常性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对高年级弱智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我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注意挖掘一切教育的因素,并联系弱智学生的实际,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如何学做人、如何学做事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  相似文献   

10.
自闭症儿童一般具有很少出现共同注意行为、共同注意更多指向要求行为而非指示或分享行为、共同注意具有个体差异性等共同注意缺陷特征,应该针对这些特征运用父母干预、同伴干预、训练师干预及整合干预策略来整合家长资源、注重同伴指导、注重社会性强化、实施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疏导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严重,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意识过强,心理行为偏执,情绪起伏不定,极端心理严重等.对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疏导与干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抓住心理健康课程这条主线,建立心理预防干预体系和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掌握英语已逐步成为我国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智力障碍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公民也应该掌握一些初步的生活英语,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笔认为对轻、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是在全纳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点尝试。现行的弱智教育课程中英语教  相似文献   

13.
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晓康 《教育探索》2006,(5):104-105
影响学生自我妨碍的因素包括外部情境因素和个体内部因素,对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教育干预措施有:强调合作,淡化竞争,确立最佳学习目标,提高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引导正确归因,等等。  相似文献   

14.
王华东 《教师》2013,(30):58-5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专门教人做人的课程:教授这门课程时,教师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基于“自主、民主”的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五步自主小组合作”活动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老师为学生们创设情境,设计体验、经历和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足够的活动机会,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去学会生活、发展自我、共同分享,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新技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备良好优势,但其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影响和总体影响,到目前为止尚不明朗.通过干预实验可以验证教育新技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对课程兴趣的长期影响效果.本实验以某职业院校学习外语的学生为样本,分别通过与真人对话和与聊天机器人对话,对学生前后连续的学习任务和课程兴趣进行测量,用以评估不同伙伴效应和课程兴趣的发展轨迹.结果显示:与聊天机器人互动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兴趣显著下降;只有与真人伙伴互动,初始学习任务兴趣才对后续课程兴趣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聊天机器人却无法具备这样的功能;在与聊天机器人互动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后,新奇效应产生,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即下降.研究建议,教育新技术的干预需要与学生的学习任务情境设定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一、广州市弱智教育的现状1985年,广州市开始在市区4所小学试办弱智儿童辅读班;之后,逐年增设,至今已在13所小学开设这类辅读班,共招收弱智学生202名。其中荔湾区的致爱学校是弱智专门学校,各区都将有个别学校逐步过渡为弱智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作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影响最大和成果最多的领域。合作学习在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提升,这其中教师的干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归纳了初中课程的特点,介绍了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为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弱智儿童的问题已引起教育、医学、心理学界和社会人士的关注。弱智儿童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是,它的筛选、评定和诊断等有一定的复杂性,许多轻度患儿尚无法根据实验室检查方法加以判断。作者认为在认识上,应该严格掌握弱智儿童的概念和标准。①(一)弱智儿童是有病的儿童,应该重视鉴别几种不属于弱智的学习困难儿童;②不仅要重视弱智儿童的智力缺陷,还应兼顾社会适应行为欠缺方面的表现;③弱智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轻度和中度落后的儿童。在实际工作力面应①建立弱智儿童筛选和评定的咨询小组和工作小组;②(二)规定弱智儿童待殊学校学生筛选、评定和录取的必要程序;③应该取得包括教育鉴定、医学检查和智力诊断与行为评定三方面的检查资料才能对儿童作出是否“弱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发挥电教优势全面提高弱智学生素质乐秀航弱智学校是一种特殊教育的学校,弱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弱智学生的智商IQ值大多在70以下,同时伴有某些生理上的缺陷,其中多数学生的弱智是先天不足造成的。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主要困难和障碍是:(1)注意力不集中,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弱智高班任教几年,笔越来越深刻地感到,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的大龄弱智学生,存在着许多不易改变的状况。他们身上存在的缺陷和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定型,许多不良行为成为习惯性行为,即使再对其进行强化训练,为时已晚,很难见到效果或收效甚微。大龄弱智学生的缺陷不能继续得到应有的补偿,这不仅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