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虚杰 《金秋科苑》2008,(13):59-61
2007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在一片陌生的获奖者面孔中,人们看到了熟悉的李政道先生坐在嘉宾席中。1957年,也是在这里,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那时,李政道只有31岁。  相似文献   

2.
2007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在一片陌生的获奖者面孔中,人们看到了熟悉的李政道先生坐在嘉宾席中。1957年,也是在这里,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那时,李政道只有31岁。  相似文献   

3.
杨振宁博士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 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后经吴健雄教授实验证实。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获此殊荣的两位中国人。杨振宁博士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该学会的执行官说:“授予杨振宁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是因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  相似文献   

4.
1957年1月,一个震撼世界实验结果:“钴-60极化核β衰变不对称性”——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荣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理论没有实验证实,是不会为人们接受的。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正是因为有另一位中国留美核物理学家,有“核子物理女皇”、“世界最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和“中国居里夫人”等盛誉的吴健雄教授,很快就主持作出确凿的实验验证,才得以创造科学史上伟大的奇迹。因而众多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都认为,“吴健雄绝对应该和杨振宁、李政道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新世纪新千年到来之时,让我们同时回顾一下誉满全球的吴健雄教授,主持作出第一个验证实验的辉煌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5.
这所在烽火硝烟中诞生的存世仅8年多的大学,汇聚了朱自清、梁思成等一批学术大师,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一座永恒不息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6.
<正>李政道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在31岁时就和杨振宁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周恩来总理曾评价李政道说:“李(政道)精于学”。学生时期的李政道聪明好学,为未来的科研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与书为友的“小教师”李政道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家人的影响,他从小就以学习为乐趣,无论何时何地都与书为友。到了中学时期,他对数学、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因为他们于1956年首先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打破了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公认的宇称守恒定律,从而开拓了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8.
李政道、杨振宁1957年因质疑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仍持有中国国籍,因而他们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许多中国人误认为他们是美籍华人,同中国政府在当时及后来的冷处理(低调报道)有关。通过回顾中国政府的新闻报道在1957年是如何处理李、杨的科学成就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件事,分析了这种处理方式背后的原因:冷战中海峡两岸以及中美之间的对峙;苏联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争取杨振宁回国失败,同时也揭示了1957年的诺贝尔授奖典礼上没有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杨振宁1948年6月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大学度过了那一年的夏天。秋后,杨振宁返回芝加哥大学,被聘为物理系的讲师。他一边教课,一边继续做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研究。1948年尾,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研究衰变及俘获,发现这些相互作用与衰变具有非常相似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1956年10月,<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篇石破天惊的论文,一声响彻云霄震惊世界的华夏春雷! 1957年10月,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奖揭晓,两位年青的中国留美物理学家:年仅35岁的杨振宁教授和年仅31岁的李政道教授,以他们刚发表一年的那篇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独占鳌头,荣获此世界科学界的科学巨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李政道和杨振宁对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不同观点和建议。李政道针对"文革"对基础研究的否定以及改革开放后功利主义的盛行,极力主张中国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杨振宁针对中国科技和工业落后的现实状况,极力主张中国要更加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国家建设的急需,并反对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在如何看待李、杨观点相左这一问题上,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窠臼,非要评判二者孰优孰劣、谁对谁错。二人的观点都很深刻,都有理有据,只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李、杨二人观点相左,对于中国科技发展而言,反而是好事。不同观点的碰撞,能让中国领导人听到不同的声音,进而能让中国的科技战略决策更加理性、务实、周全。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11,(18):78-80
2011年7月2日,南都周刊发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访谈录.题为《爱国者杨振宁》。此文一出.广经转载.争议迭起。细究下来.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则对其冠以“保守的革命者”、“爱国者”的称谓不以为然;一则对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所获得的诺贝尔奖项——”在弱作用力领域宇称不守恒”的科学性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13.
XY 《世界发明》2002,25(7):33-34
三个华裔科学家,推翻了一个物理学定律,并由此引发了物理学的极大发展,他们革命性的科学理论成就,令全世界惊讶不已。他们就是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及因此项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14.
尊师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许多著名学者都烙守儒气伦理十足的师道,李政道就是一个典范。1957年10月,瑞典诺贝尔奖评委会郑重通知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我国学者李政道,评委会决定将当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他和他的合作者杨振宁,以表彰他俩在发现弱作用下宇称不...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奖 1957年,是中国人在人类近代科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首次有两位中国科学家以革命性的深邃理论成就获得了在科学上有至高地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到现在为止,这也是诺贝尔奖正式记录中仅有的两位登记为中国国籍的得主。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名字从此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曾涛:2001年,我们栏目转播了诺贝尔奖的百年盛典。在准备  相似文献   

16.
正图解科学快乐成长触摸科学快乐成长创刊于1937年,中国创办最早的科普期刊80余位院士题词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推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入选《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目录》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指定读本江苏省教育厅推荐读物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指定读物江苏省十强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7.
李政道  (Tsung DaoLee) 美国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 92 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 ,原籍江苏苏州。 1 944— 1 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1 95 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 95 3— 1 96 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1 96 0—1 96 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 96 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教授 ,1 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教授”。李政道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及其它一些对称性不守恒的发现 ,与杨振宁教授共获 1 95 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 40年代…  相似文献   

18.
正图解科学快乐成长触摸科学快乐成长中高年级版读者对象:小学3-6年级学生低年级版读者对象:小学1-2年级学生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创刊于1937年,中国创办最早的科普期刊80余位院士题词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推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入选《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目录》  相似文献   

19.
40年前的1957年1月,吴健雄教授在美国物理学会上宣布,她的实验证明了李政道教授、杨振宁教授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新论点。这一成果震动了科学界,使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领域。50年后的今天——1997年1月,我们来回顾吴健雄教授是怎样走上物理学的顶峰的。  相似文献   

20.
卓越的发现     
三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无可怀疑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宇称守恒定律,已经被一项新的发现所动摇了。这个有关基本粒子的性质的新发现,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今年1月16日宣布的,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有三位留美的中国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教授杨振宁和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吴剑雄(女),以及其他两位美国物理学家贾文博士和莱德曼副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