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I0020-I0020
计算机速度的提高不仅与处理器性能有关,还需要解决内存方面的"存储墙"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计算工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需处理的信息量已远远超出现有电子计算机的能力。虽然电子计算机在科学和工程的计算与管理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定局限,特别是在多维信号的处理方面,速度太慢。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电子计算机中大多使用“串行”结构,存在冯·诺依曼“瓶颈”(Von Neuman bottleneck)问题;现有电子  相似文献   

3.
<正>相关技术概述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设备需要处理的信息的数量也越发的增大。与此同时,对于计算机中的存储设备的要求,无论是从工作速度,还是从其容量方面的要求,也都越来越高。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CPU、I/O设备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如在多处理器系统中,不同的处理器之间如何对于数据实现共享和交换,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象为并行计算机的I/O性能,利用负载平衡算法将任务分发给不同的处理结点。通过进程间的相互协调、有序合作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记录I/O时间与计算时间,求出I/O性能与计算性能,通过分析比较数据从而认识I/O性能的重要性。研究计算机的I/O性能对于如何进一步改进系统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IC厂商、OEM和内容提供商聚集一堂打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酷睿双核处理器.它是同时与欢跃平台发布的新型双核处理器,它也是英特尔宣布的迅驰三代(也称为NAPA)所采用的双核处理器,之前代号为Yonah.据称酷睿能将速度提升68%、功耗降低1/3.它采用了全新的微体系架构和双内核共享的2MB二级高速缓存,两个内核之间的动态高速缓存分配可以增强性能,并降低高速缓存的未充分利用率和数据存取的丢失率,减少前端总线流量.  相似文献   

6.
当前,超级计算已成为继理论和实验之后科学研究的第三大研究方法,已经渗透到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各个层面,成为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超级计算的核心是超级计算机,从1976年世界上首台商用巨型机Cray-1问世,超级计算机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底,性能提升超过100,000,000倍。其中,物理学研究成为超级计算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流体力学、地球物理、材料物理等领域诸多前沿技术研究都需要超级计算的支撑,而同时由于这些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对超级计算机计算性能、互联网络带宽、数据访存(I/O)和海量存储等能力提出了挑战。“天河一号”等异构体系架构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拓展了超级计算机发展的空间,也为物理学开展更大规模、更精确研究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产业的基石,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1世纪初开始,由于传统的单核处理器在性能、功耗等技术方面很难再有突破,多核处理器作为计算机领域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吸引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大量研究力量。”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虞志益副教授介绍到。并且,多核处理器的研究作为当前微电子和计算机行业最受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其能否成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微电子和计算机行业能否继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存储系统结构中数据的传输过程以及I/O对单机文件系统性能的制约。然后介绍了集群文件系统的概念并重点阐述了Google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和I/O流程。最后,本文指出了Google文件系统中I/O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的体积不断变小,但性能、、速度却在不断提高。然而,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科学家们一刻也没有停止研究更好、更快、功能更强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计算机作为人类计算与思维的通教育用智力工具,使人类的智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因此,特别是对于我们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就显的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使之能充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便是重中之重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一个具体集群系统的CPU、内存和I/O性能,文章利用2个Benchmark工具(HINT,IOzone)测试一个拥有4个计算节点的集群系统的CPU、内存和I/O性能.文章通过对比不同的系统软硬件配置和测试参数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对集群系统的CPU、内存和I/O性能做出了客观的评估,并对集群的优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际上计算机与半导体工业发展飞速,在不断提高单机或单处理器性能的同时,多处理机系统和并行计算机已大量进入市场。这是因为并行机具有比单机更高的速度,更高的作业吞吐量,更高的性能价格比,更高的可扩充性和可靠性。所以,并行机已成为90年代计算机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两阶段I/O的基础上,针对两阶I/O中数据再分配算法,提出了一个全新改进方案:统计——执行式I/O技术(statistic~executiveI/O)。该方案针对最常见的按块数据分布进行了I/O优化,这种优化策略将统计阶段的开销分摊到了若干I/O操作中。文章评估统计——执行式I/O技术的性能,并与其他不同的集中式I/O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在石油领域的高性能计算应用中会产生大量、频繁的I/O操作。因此,集群系统中的I/O负载问题一直是长期以来PC架构集群实现高性能以及提升效率的瓶颈。"ZQ集群系统管理工具"这套管理工具有效地解决了传统IO负载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克服了常用集群系统管理软件存在的不足。此外,这套管理工具还具有诸多大大简化系统管理的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云计算技术的不断研究,云化技术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计算层面。而作为系统基础平台投资的另一重点,系统管理员需要打破传统存储的I/O瓶颈,而投资决策者对降低投资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面世以来,不仅计算机本身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而且它的应用也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仅以它发展最快的一个门类——个人计算机为例,IBM PC投入市场以来仅15年,  相似文献   

17.
6计算机网络传播时代(2008)-首位黑人互联网总统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法尼亚大学问世。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1889年,美国科学家赫尔曼·何乐礼研制出以电力为基础的电动制表机,用以储存计算资料。  相似文献   

18.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额尔齐斯活动断裂与富蕴-锡泊渡断裂之间发育了一套未变形的酸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海西期片麻岩化花岗岩和上石炭统深变质的额尔齐斯组岩层中,薄片鉴定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为具有细晶结构的流纹斑岩.岩石的SiO2含量为70.9%~75.38%,K2O+Na2O含量为7.55%~8.99%;大部分样品Na2O>K2O,里特曼指数值为1.8~2.5之间,Al2O3=12.80%~14.53%,A/CNK=0.9~1.1,NK/A=0.7~0.9,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低镁、高钾钠、低钙和锶、高(Fe)mol/(Mg)mol特点,具A型花岗岩类特点,属于亚碱性脉岩.岩石轻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中等负铕异常,壳源特征明显.锆石U-Pb二次粒子微探针测年显示岩墙群形成于277~286Ma.推断岩墙是阿尔泰海西期造山运动结束后,在拉张构造环境下的地壳局部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电信行业自身业务的不断增长,企业数据存量已达到PB级,海量数据模式对存储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当存储数据增加到一定规模时,会导致系统中某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性能降低、I/O响应时间较长、无法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提供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分配方法、装置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及当前存储设备的性能进行自动分级存储等问题,从而降低存储设备I/O响应时间,提升设备存储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计算机自发明以来在不断的改革更新换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生产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国家之间竞争的有力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在系统、处理器方面都在快速发展。本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