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世界航空航天大国都在大力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但在发展过程中均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如HTV-2、X-51等计划及项目数次飞行试验失败,均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等气动问题的认知与理解不足密切相关.我国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机理认识尚不透彻,直接造成高超声速气动力或热...  相似文献   

2.
先进风洞是新型高超声速近空间飞行器研制的摇篮,决定了高超声速气体动力学基础研究与飞行器研制的水平。目前,国内外缺乏高马赫数、大尺度、高焓风洞实验能力,这是制约先进空天飞行器及其推进技术研制的瓶颈,是风洞试验技术中亟待突破的前沿科学难题。其挑战性在于:驱动功率不足、试验时间不够、测试技术匮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姜宗林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利用独创的爆轰驱动技术,以化学能代替机械能,突破了大型风洞建设的功率需求瓶颈,研发出“启动激波干扰消除”、“激波诱导边界层发展控制”、“爆轰风洞缝合运行”等延长试验时间的新技术,研制成功能够在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开展全尺寸一体化试验的超大型爆轰驱动激波风洞JF-12,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高速飞行列车利用超导磁悬浮技术使列车在近真空环境的管道中运行,通过电磁推进实现加速和高速巡航,是典型的下一代交通工具。柔性AMOLED显示屏幕使用自主开发的镧系稀土掺杂氧化物薄膜晶体管驱动,可实现极小的曲率半径,可耐受数十万次的弯折。骑士Knight-S增强型外骨骼贴身穿戴于人体腰部和下肢,分布在外骨骼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速度、角度、方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高速列车的研发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全球高速列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不断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高速列车的关键物理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就以此为主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对轨道平稳性问题、机车重量问题、主要零件损耗问题、空气阻力问题、材料接触力学等五大部分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气动加热问题一直制约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准确预测高速飞行器的热环境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依据飞行环境的复杂性,提出多场耦合分析策略,以圆管绕流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的气动加热数值求解方法。通过对圆管模型流场、温度场、结构场的耦合计算,验证其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对其物理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力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力学在工程技术各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它在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例如,在人类航空发展史上,声障曾一度阻碍了飞机速度的提高,克服声障便是摆在力学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虽然大推力发动机的出现,使飞机冲过了声障,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复杂的跨声速流动问题。直到1946年,阿克莱特、李  相似文献   

7.
力学所成立已34年,目前职工总人数逾800人,是力学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大所。它面临着课题分散、人员及设备老化、资金紧张、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进一步完善综合性研究大所的运转机制,在竞争中寻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有待深入讨论研究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力学所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一、适当调整内部科研组织结构,建立跨室联合研究集体,增强研究所的竞争力和自身发展能力力学所原有13个研究室,基本上是按力学分支学科划分建立起来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爆炸力学、物理力学、磁流力学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土力学、高速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固体力学、激光流体物理、跨声速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性质、微重力科  相似文献   

8.
<正>郭永怀先生(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国际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PLK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  相似文献   

9.
基于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以66种力学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引文分析法探索了力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力学引用的学科主要为基础科学,即基础科学是力学的基础,而引用力学的学科主要是工程技术学科,即力学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总体上讲,力学在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层次结构中处于作为中介科学的技术科学层次,力学主体的学科性质属于技术科学。现代力学主体的技术科学性质,也证实了它具有技术科学的中介性与独立性、基础性与应用性、纵深性与广谱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     
《科学中国人》2022,(15):14-15
量子轨道杂化表征干酪根成熟度的机器学习研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亚溥研究团队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提取13C NMR谱图中的轨道杂化和化学键信息,预测干酪根的热成熟度。相关成果发表于《燃料》(Fuel)。国产油气资源不足制约经济发展,威胁能源安全。提升页岩油气的开发利用率是力学学科的“卡脖子”问题。干酪根是油气的生成母质和主要赋存介质,热成熟度是评价油气生成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定量描述干酪根成熟度演化的理论模型是油气勘探及原位催熟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油气增产的关键科学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轨道杂化的干酪根成熟度指数(OrbHMI),并与分子成熟度指数(MMI)和模型预测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热量的产生、储存及传递是我们周围常见的现象,也是现代能源动力、社会生活的基础.热物理学是航空航天的基础学科,和燃烧、推进、气动设计、能源管理等紧密相关.随着飞行速度的提升,其在飞行器设计及动力推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比如高速飞行时所遭遇到的"热障"就一直是制约飞行器发展的瓶颈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院长文东升教授多年来深耕热物理学领域,交叉创新,创造性地把热 / 热力学和材料、化学、物理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材料化学与工程的结合、实验和模拟技术的结合,系统研究揭示热量的产生、储存、传递机理,以及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在微纳材料设计及制备、多尺度模拟计算、高超声速力热耦合、高效防除冰技术、纳米流体、纳米燃料等方向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仿生学的科学意义与前沿: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仿生学(Bionics)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科学,是一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力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系统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仿生学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原理和新理论。  相似文献   

13.
<正>高空高超声速是下一代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高空高超声速飞行器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突防能力因而生存能力更强,能够执行侦查、攻击和损伤评估等任务,成为航空大国重要的角逐方向,如图1所示的美国高空高超声速飞机SR-72。相较传统高超声速飞行器未来应用场景更加复杂灵活,因此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可达域是指飞行器在初始状态、过载、热流、控制量、末端状态等约束限制下能够到达的区域,可达域的计算是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任务规划、高超声速武器防御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实现可达边界的自主在线快速预测是实现飞行器智能化的重要一环,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曾庆元桥梁动力学专家,1925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桥梁结构振动与稳定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不是计算机编码法与刚度集成法)、桥梁结构局部与整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及弹性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势能评判准则。与20多位研究生共同创立了列车-桥梁(轨道)系统空间振动分析理论。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起始带领向俊、周智辉、娄平等8名博士生研究列车脱轨分析理论,至2006年创立了一套不明原因列车脱轨分析的全新理论,突破了世界百多年未解决的列车脱轨理论分析难题。本记者有幸了解此理论的创立梗概,觉得十分喜人,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14,(9):5-5
<正>童秉纲,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教育家。童秉纲院士主要从事流体力学中的非定常流、生物运动流体力学、涡运动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领导其科研集体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结合国家航天工程的需要率先开拓和发展了一套从低速直到高超声速的动导数计算方法,并发展了以有限元方法为主体的计算气动热  相似文献   

16.
<正>飞翔,鸟类最美的姿态。飞行,千百来年人类最深切的渴望。自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以来,人类执着于追求飞得更高更快更远,高超声速飞行器也因此应运而生。这种飞行速度超过5倍音速的飞行器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突破这一难题,而难题的关键在于地面试验装备能力的提升。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针对这一问题迎难而上,于2012年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激波风洞——JF12风洞,该团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1月获得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以来,缪炳荣博士立足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坚持自主创新,以饱满的科研热情,积极投身到车辆动力学、结构疲劳强度设计和寿命预测的新方法研究中。现在,成为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的他不仅在教学与科研中注重创新,更注重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积极探索,现已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速列车事业的迅速发展,可能影响高速列车关键结构部件安全服役的重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铁接触网所采用的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镁合金接触线,其与日本新干线以及德、法高铁线上采用的接触线相比,性能上更加优越众所周知,接触线是高速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环节,也是我国发展高速铁路所面临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和速度。通过接触线向高速列车输送电能并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能量,才有可能创造列车"贴地飞行"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徐达发 《今日科苑》2009,(24):284-285
在高速列车通过的过程中,管帘天花受到列车风的风压作用。评估列车风对管帘天花结构的影响存在两个难点,一是高速列车运动决定了列车风风压力为动态荷载,二是管帘天花的格栅状结构形式,这种半透气状的结构风压的确定非常困难。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高速列车列车风对管帘天花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动网格解决了列车高速运动问题,使用多孔介质阶跃模型模拟了管帘天花的格栅状结构,得到了列车穿越雨棚过程中,管帘天花受到的列车风风压力分布,可为类似情况下结构物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静  姜斌  张柯 《科技通报》2011,27(5):781-786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纵向飞行的非线性模型,首先利用线性变参数系统的思想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进行线性化;其次,考虑在执行器故障发生的情况下,基于LPV建立NSV线乘性故障模型,进而引入一种快速自适应故障估计的算法,并与传统的自适应估计算法相比较,最后仿真验证快速故障估计算法能够大大减少故障估计的时间和提高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