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清代仓储作为存放国家正赋钱粮的场所,与漕粮运输、荒政救济甚至军事行动都有密切的联系,成为统治者关注的焦点。但有清一代,无论是康乾盛世之时还是内忧外患的清末之际,都难以避免仓储亏空的窠臼,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究其原因仍是官侵、吏蚀、民欠。清代仓储的亏空带来了吏治腐败、荒政废弛、军事被动等恶劣影响,甚至动摇到统治的根基。为了应付亏空的局面,清廷统治者规定了限定时间赔补、连坐等行政处罚措施,以惩处造成仓储亏空的官吏并最终弥补仓储亏空。  相似文献   

2.
清朝钱粮亏空的财政制度根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粮亏空是清朝财政中最难解的“死结”。造成钱粮亏空的原因很多,如官侵、吏蚀、民欠等,但归根结蒂,则是由中央财政集权制度造成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的不合理性、官吏俸禄的微薄、不合理的考成制度、复杂的税收管理等,无不暴露出财政制度的弊端。正是制度的不良才造成不可克服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亏空和积欠本来是财政问题上的两个概念。亏空是指官吏贪污、钱粮短缺、国库空虚的情况。积欠是指民间欠粮。清朝中期,官吏借民欠之名,亏空国帑,致使积欠和亏空混而为一,成为财政上最严重的问题。魏源说:“乃撙节倍昔,而司农告绌亦倍昔,何哉?  相似文献   

4.
官和民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对政治范畴。官民关系是历代统治者最关注也最头痛的根本问题之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代统治者都希冀生民之“水”能永载“官舟”,以享万世一系之基业。然而,历代王朝无不以覆舟而终,此乃封建专制王朝官民之间不可调合的阶级矛盾所决定。不过,尽管结局一样,却盛衰有差、寿夭不等。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吏治的好坏。而吏治的好坏又往往表现为官吏之贪廉。因此,建立—个廉洁的政府,乃是治吏御民、巩固统治不可或缺的根本方针。清代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在位六十余年,开康  相似文献   

5.
漕政为历代政府所重视。清前中期大力整顿漕弊 ,成效斐然 ;但到嘉道时期 ,随着吏治的腐败 ,国家控制能力下降 ,漕弊渐生 ,包括官吏的贪污、旗丁的勒索与被勒索、对百姓的浮收等等。嘉道时期漕弊的存在 ,为清代的漕粮海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并事实上成为中国漕运制度废除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6.
治国之要,吏治为先。晚清以来不少爱国有识之士对吏治问题高度关注,宋育仁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吏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吏治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晚清吏治腐败的抨击和揭露,认为晚清吏治腐败主要表现在冗官成灾、损公肥私、官民隔阂等方面;二是对症下药,提出整顿吏治之举:严格官吏考核、监察制度,明确官吏的权利和义务,"均官职"等。  相似文献   

7.
清初裁减存留钱粮的措施为清代财政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清蒋良骥《东华录》所载,而《清实录》及其他官修史籍竟只字未及。清廷不仅裁其可裁者,而且又将其不可裁者亦大量地裁减,这使清廷不被加派之骂名,而阴收加派之实惠。裁减存留钱粮,导致地方财政空虚,官吏奉禄不足,以及贿赂公行、贪风日盛和私派日增等一系列问题,于是,雍正二年遂行“耗羡归公”制度,使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裁减存留钱粮和耗羡归公,都是一种变相加派,有损清廷形象,故《清实录》对此“讳饰净尽”。  相似文献   

8.
"如何选官""如何管官"是我国古代吏治的两大主题,集中体现在官吏的选任、考核、监察三大制度上。其中,举荐制是一大历史进步,有利于激励官吏的进取精神,而科举取代荐举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官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亦有力遏制了在选人用人上的任人唯亲、贪污腐败之风,对古今中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计是中国古代官吏的考核制度。这种制度源远流长,它对于保证吏治的廉洁,保持历代政权的相对稳定,均起过重要的作用。史学界对上计制度的来源与发展颇多争议,本文拟对这种制度的起源、发展、衰微及其作用作一个纵向的分析与考察。  相似文献   

10.
雍正皇帝即位伊始 ,为惩治腐败 ,克服各方面的阻力 ,在举国上下大规模地开展清查亏空、火耗归公、实行养廉银制度和取缔陋规等工作。由于他态度坚决 ,措施得力 ,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官吏贪污、吏治败坏的情况大有好转。这为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漕政为历代政府所重视。清前中期大力整顿漕弊,成效斐然;但到嘉道时期,随着吏治的腐败,国家控制能力下降,漕弊渐生,包括官吏的贪污、旗丁的勒索与被勒索、对百姓的浮收等等。嘉道时期漕弊的存在,为清代的漕粮海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事实上成为中国漕运制度废除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吏治是古代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吏管理和统治民众的方式和治绩。从某种意义上说,吏治又指治吏,或吏政。汉代在地方官吏的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试图从官吏的教育、选拔和任用、考核与监察以及考核后的奖惩等几个方面,探讨汉代地方吏治的合理性因素,力图为当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道光二十九年清查州县钱粮积欠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查州县钱粮积欠是道光末年一次重大的经济活动。道光二十九年,为了增加国库收入,道光帝、穆彰阿、耆英、载铨等决定实施五项重大经济改革,即清查州县钱粮积欠、漕米改收折色、改革长芦和山东盐法章程、节省河工费用和裁剪河工冗员、广泛开采矿场。政府要求地方督抚必须在当年十个月内完成清查州县钱粮积欠,并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清查结果,查出地方亏空积欠总额高达3200万两(包括粮谷)之巨,几乎相当于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州县地方官既要完纳当年的赋税,又要催缴往年的钱粮积欠,除了向百姓摊派苛敛外,别无他途。清查州县钱粮积欠,进一步加剧了道光朝吏治的腐败程度,严重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成为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历朝历代治理国家,首重吏治,而吏治的好坏,又主要表现为其官吏是否廉洁奉公。一代政权之兴,一代政权之亡,无不与吏治的清廉与否息息相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分掌国家政权,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形成,更牵动着社会的安定和王朝的安危。大凡吏治清廉,国家就兴隆,社会就发展;反之,则造成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国家衰落随之而至。清朝入关伊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吏治既有积极的一面,亦有其消极的一面.古代吏治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卖官鬻爵、贪污腐败与收受贿赂、巧取豪夺.造成中国古代吏治腐败的祸源在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金字塔式的封建官僚等级乃古代吏治腐败践行的途径;封建法律制度的存在是古代吏治腐败的庇护伞;裁判员与运动员同为一人乃吏治腐败产生之温床.从古代吏治腐败所引发哲学反思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实现古代吏治的现实超越与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6.
唐朝前期,政清人和,吏治清廉,促成了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地位。本文对唐初的防腐治贪措施归结为五个方面:德才并举的官吏选任、完备的官吏考课制度、完善的监察制度、防范官吏腐败的回避制度、对贪污受贿行为严厉惩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反思历史利弊得失,企以有古为今用之效。  相似文献   

17.
官吏考核制度是伴随官僚制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官吏的选任制一样,它也是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官吏考核制度实行的好坏,关系着吏治的成败,百官职能的发挥乃至国家政权的巩固。明朝初年,统治者为迅速澄清故元吏治之弊,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官吏考核制度。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18.
所谓吏治,指国家对各级官吏必备素质的要求及官吏素质和行为的实际状况。官吏普遍品行端正、业绩显著,就表明吏治好,政府清正;反之,则是吏治败坏,国家政治黑暗。历史表明,吏治相对较好的状况,多出现在太平盛世,而一到衰世、末世,也往往是吏治最腐败、最黑暗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清代 ,佐贰、学官等国家正式官员不被纳入州县主干行政系统 ,而州县行政靠幕友、家丁、胥吏、差役等承担。这些人员不属于国家正式官吏 ,而具有私人势力色彩。清代州县的这种治理结构导致了行政效率的降低、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经济的凋敝  相似文献   

20.
明太祖朱元璋目睹元朝官吏的腐败 ,惧于农民起义的威力 ,在明初采取制定酷律、加强教化、整顿吏治 ,严厉查处、强化监督等一系列反贪治赃措施 ,对平息社会动荡 ,恢复经济发展 ,健全封建社会官吏的考课、监察制度等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所采用的一些反贪治赃的措施和方法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反腐败斗争仍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