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5月21日,我国著名的民间体育活动家、哈尔滨环球体育俱乐部创办人阎庚华为挑战珠峰而牺牲整整一周年了。我因采访认识他,后又与他相交近二十年,在这些日子里,与阎庚华相识、相熟的往事连连浮现在眼前。 A 1983年,我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当记者,那时听说有一个哈尔滨青年从哈尔滨徒步跑到了上海,迎接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召开。这件事对我很有吸引力,就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去采访他。阎庚华当时在大学的食堂当炊事工,他身  相似文献   

2.
拙作《少女》(彩色)和《握手言欢》分获了第十六届全国影展及上海第三届国际影展的铜牌奖。去年10月的一天,应一位画家朋友相约到他家中为一名青年演员拍照。一般情况下,拍摄人物肖像是在灯光等条件下进行的,可这些在朋友家中是难以办到的,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去拍。自然的东西是最美的。拍摄开始,我告诉这位演员,让她尽可能放松、放自然些,可以随意给自己想点什么问题,尽量使自己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她应允了,也确实这么做了。在拍摄这张《少女》作品时(见图).我尽可能把我所感受  相似文献   

3.
泰戈尔访问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泰戈尔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的文化界开始关注印度这位大诗人,他的作品也开始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最早翻译泰戈尔诗歌的人,大概是陈独秀,他于1915年10月在<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期上发表了用五言古诗体翻译的泰戈尔的四首诗歌.1920年,蔡元培等教育界人士向泰戈尔发出了访华的邀请.当时泰戈尔正忙于国际大学的筹办和在欧美的访问,没有能成行,但是他一直想访问中国.  相似文献   

4.
郑伯奇是一位著名的左翼作家,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同时他也是一位编辑家。 30年代是郑伯奇最活跃的时期,他在多个领域,尤其在文学领域、电影领域,都卓有成就,以至有人称他为文学和电影的“两栖动物”。他在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地位,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他帮助一位青年编辑接近进步文化,更快地成长,在编辑出版史上取得比自己更大的成绩。这个青年就是赵家璧。也是因为帮助了这位青年编辑,我们也才从这位青年编辑的成长和后来的回忆中得知  相似文献   

5.
刘征 《湖北档案》2003,(6):30-31
老校长赵之一其实并不是学教育的,1944年她考上当时在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主修专业是法律。2年后随学校迁回到南京,在大四的同学中有位名叫陈秀云的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女儿,从此就和学前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她去陈家玩的时候,了解到幼儿教育,这引起了她极大的好奇心,一下子问了陈鹤琴先生很多问题。后来她又参观了南京的鼓楼幼儿园,看到在里面快乐地玩耍的孩子们,心中感触道:“这些  相似文献   

6.
1909年,胡适离开中国新公学,茫然不知所归.当时,他的家已不可救药地衰落下去.于是,他只得寄居在上海,与一帮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堕落下去. 中国新公学有个德国教员叫何德梅,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这位何君能说广东话、上海话、官话.此人是个中国通,中国人的玩意儿,他样样精通.当时的胡适就和他同居一室.何德梅常邀一帮朋友打麻将、喝酒.这样,不到两个月,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胡适全都学会了.  相似文献   

7.
1929年初夏,鲁迅在与一班青年文学作者谈话时说到有一位笑嘻嘻善于催稿的某君,这位某君便是孙伏园。许多作家都提到他的笑嘻嘻,看来是他的一种行为特征,不仅是笑嘻嘻,而且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蓄起了胡须,以至有人称之为伏老。有好几位当时的作家因为他长得矮,还说他有点像日本人。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有一位叫库帕的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就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他决定去乔治的公司试试。库帕是一位无线电爱好者,从小就崇拜无线电界的资深人士乔治;如果乔治能够接纳他,他想,他肯定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日后也能像乔治一样在无线电行业  相似文献   

9.
一位青年作家跟我讲起这样一件事,他在赴美考察之前,某晚报记者写了一篇千余字的访问记,竟有三处不妥和失实,弄得他很难堪。第一处是说这位作家是“寻根派”文学的“首领”,他深表反感。且不去考证当代中国文坛到  相似文献   

10.
12岁开始,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天。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骑自行车到杭州西湖畔的一个小旅馆学英语。当时,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一有时机他就免费为他们当导游.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口语。1979年.他同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一起玩了三天,成了好友。6年后的暑假,他应邀去澳大利亚住了月余。众多外国游客对他潜移默化的作用.加上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实实在在让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经历了从清末至今的几个发展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业务管理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组织规模与职能体量成正比,组织结构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建制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且业务流程的灵活性持续提升,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同时,业务管理组织结构也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机构拆分与合并交替往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13.
14.
陈皓  张建平 《新闻界》2008,(2):62-64
本文立足意境审美观来解读影片《悲情城市》,探询导演的创作观,分层次的关注影片的画面与镜语、剪辑与叙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导演怎样完成对意境最高层次——"无形大象"的把握,揭示影片的主旨及导演对历史、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gram “Registration of the Polish Collections Abroad,” condu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National Heritage of the Republic of Poland. Its goal is to create a register of the significant Polish collections outside Poland.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艺文类聚》的子目数量是727个,但是这个统计欠妥当。本文从类书体例、语义以及版本上,对第十六卷、第八十一卷、第八十八卷、第九十卷中几个子目详细考察,认定《艺文类聚》共有子目732个,细分之,则为正式子目726个,附目6个。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对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公益性质扭曲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公益性。认为建立图书馆的公益保障,转变办馆理念是实现图书馆事业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图书借阅活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及危害,进而提出了抑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探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支持信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化学类期刊为例分析国内期刊支持信息的现状及合理利用,认为合理利用支持信息是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水平及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文对我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的学术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研究资料、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出版信息、学人介绍、热点问题讨论、研究生培养、学术资源链接等内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