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噩梦小时候害怕很多跟“黑”有关的地方。人迹稀少的夜路,没开灯的阳台和卫生间,静悄悄的床底……总觉得有什么不怀好意的东西,藏在我看不到的角落里。唯一一个令人安心的黑暗之地,是密不透光的被窝儿。只要我把自己整个儿“关”在被窝儿里,就没人伤害得了我。但是,被窝儿的保护期会在入睡之后失效。怪物撕破梦境靠近我,无孔不入,如影随形,我拖着酸软无力的腿,在梦里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你     
《小学生作文》2023,(Z1):15-17
<正>家人的怀抱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你和家人之间一定发生过很多或有趣、或难忘的故事,你感受到他们的爱了吗?新年伊始,让我们用文字记录这份爱,用照片留下“爱的纪念”吧!我刚睡醒,赖在被窝儿里,不停地吧唧嘴。妈妈问我:“你在嚼什么呢?”我说:“我在嚼空气。”妈妈问:“空气是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3.
<正>那一年木零七岁,到了被大人们派往傻路路山包取宝贝的年龄。大人们就教会他说四句话:“我很冷,我全身都在发抖,我可以在你家的衣柜里躲一躲吗?”“我很冷,我的牙齿一直在打战,我可以在你家的火炉前待一会儿吗?”“我还是冷,睡觉的时候,我可以钻进你的被窝儿吗?”“我还是冷,我可以到你的心里躲一躲吗?”在离这个叫作底底村的村庄不远处,有个小小的山包,那就是傻路路山包。傻路路是什么呢?就是一些很傻很傻的鬼。  相似文献   

4.
冬末的纽约仍然寒风刺骨,尤其是在清展时分.当那带着哈得逊河水汽的冷风划过刚刚从暖被窝儿中苏醒过来的面颊上时.身体由内向外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就是从这样一个寒冷的时刻起,我在位于第21街的Paula Cooper画廊外从早上5点多“颤抖”到近中午12点。  相似文献   

5.
爱磨蹭的我     
正我有不少优点,如活泼、开朗、理性、大方。但我也有不少缺点,爱磨蹭就是其中之一。就拿今天来说吧!早上,时间不早了,妈妈叫我起床,我呢,就从被窝儿里伸出疲软的手,迷迷糊糊地打出了“一”的手势。这种手势是无价的,可让我回到美梦中,继续做我的“白日梦”。这种手势  相似文献   

6.
特别的除夕     
过年啦!伴随着电视机里“春晚”开幕倒计时的声音,我也越来越兴奋。而此时我并不在家,那我在哪里呢?请听我慢慢道来。“太好啦!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啦!”听到我的喊声,妈妈一骨碌从温暖的被窝儿里坐了起来,猛地一拍脑门儿,“我差点儿忘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一起去太湖,陪你爸爸过除夕,我们先不告诉他,给他一个惊喜好吗?”“太好啦!”我终于可以见到爸爸了。  相似文献   

7.
好眼熟的名字呀,没错,就是Jay周杰伦的最新专辑。对于这个单眼皮男生的歌曲我不屑一顾。一是他不帅,二是因为他的歌多半带有R&B形势。比起节奏感极强的rap,我更钟情于在深夜时,钻进软软的被窝儿里,伴着阿哲的招牌情歌进入甜甜的梦乡。这样,一天又一天,春游终于在我们的盼望中到来了。车上,坐在身旁的靖说,来,给你一只“耳朵”(耳机),说完,往我的耳朵里塞进了一个sony耳机,不一会儿,一个陌生的声音从耳机里传出来。“我想就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爱可不可以简简单单没有伤害……”这声音是谁呢?似曾相识。“除了Jay还…  相似文献   

8.
冷风,冷雨,渐渐变厚的衣服和冰冷的被窝儿。傻呵呵的乐天派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可是看看几个不敢送出的情书揉成的纸团、在无聊的数学课上懵懂的少年痛苦地于心中呐喊:“我的春天-在哪里--?!”低头看看手里一本披着教科书外皮的漫画上,憧憬了无数次的女主角还是黑白灰地像个梦……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10,(12):65-65
你的小被被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晒吗?没有?那可不妙!因为我听说被窝儿里能藏好多好多螨虫。听好,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几百万个!天天有这么多“小动物”陪你睡,你能睡踏实才怪呢!赶紧把老爸老妈、爷爷奶奶的被子都拿出来见见光吧!这可是送给全家人最好的礼物哟!  相似文献   

10.
窗花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还赖在暖和的被窝儿里,只听妈妈在阳台上叫着:“多美的图案哪!我说小姐,你再不起来,可就看不到了。”我急忙从床上爬起来,三下五除二地穿好衣服,到阳台上一看,啊!原来阳台窗户的玻璃上布满了千姿百态的窗花。这些窗花,有的像绽开的牡丹,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茉莉,有的像挺拔的松柏,有的像开屏的孔雀,还有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呢……妈妈说,由于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两种温度交汇在窗玻璃上时,便形成了窗花。  相似文献   

11.
爱的味道     
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一种特别的滋味,那就是爱的滋味。为什么说爱是一种滋味呢?因为爱里充满了酸、甜、苦、辣!爱是一种甜的滋味。一次我感冒了,爸爸有事不在家,妈妈看我发烧很着急,赶紧拿来药箱给我找药,给我夹上温度计,倒水,拿毛巾热敷,忙个不停。躺在被窝儿里的我看见妈妈满头大汗,豆粒大的汗珠儿顺着头发滴下,就连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我忍不住用沙哑的声音说:“妈妈,你休息一会儿吧!”可妈妈又问  相似文献   

12.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那天夜里,大大小小的星星布满天空,使整个小镇像是沉入深深的湖底了。不管是马路、是人行道上的树还是插在高处的避(bì)雷针,全都沐浴(mùyù)着蓝色的星光,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邮局本来是深灰色的水泥建筑物,但这时候看上去,倒像是用透明的蓝色材料砌(qì)成的。白天因为总是有人出入而不停旋转(xuánzhuǎn)的大门,这时也纹丝不动,悄无声息。邮局里头,正轮上值班的是老局长,使劲地伸了个懒腰,想钻被窝儿了。“啊,啊呵呵———”老局长正这样打着哈欠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在敲窗户。老局…  相似文献   

13.
妈妈·布鞋     
“我都这么大了,还让我穿布鞋。”我嘟囔着,不情愿地接过妈妈为我新做的布鞋。我觉得布鞋太土。小时候,我最喜欢穿妈妈做的布鞋。穿着妈妈做的轻巧又舒适的布鞋,我走过了快乐的童年。可是上初中以后,我渐渐地讨厌起那土里土气的布鞋来。每当和同学们走在一起,看到他们脚上又时髦又高档的皮鞋、旅游鞋时,我就不免自惭形秽,因为只有我还穿着土气的布鞋。为这,我没少跟妈妈吵嘴,甚至有时候好几天都不答理妈妈。记得去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早晨,我懒洋洋地躺在被窝儿里。听着妈妈在外屋忙碌的声音,我并不打算起床去帮忙。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妈妈走…  相似文献   

14.
土土的阅读一般在睡前,只要卧室的灯一亮,我把被子从柜子里掏出来铺在床上,他就会很自觉地跑到自己的书架前选书,每次拿两三本,然后钻进被窝儿里等着:“妈妈,先讲哪本?”其实,土土每次拿的书都差不多,尽管他的书架上摆着几百本书,但他每个阶段的喜好似乎很固定,曾热衷于阅读《剑桥少儿生物百科》、《兵器知识》、《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世界》、《成语故事》等。我觉得,对于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而言,他阅读的也就是图,书里的字是写给大人看的。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时候,我经常跟其他家长攀谈几句,说的也多是自家孩子的情况。一个家长说…  相似文献   

15.
清晨,温暖的阳光像一缕柔软的丝线从空中飘散下来,任由清风牵着越来越远,而我的思绪也随着风飘向了远方. 早晨,睡意朦胧中,就听见妈妈闹钟般的催促声,我不情愿地钻出温暖的被窝儿.吃过早饭,我抓起书包,走出家门.这时,妈妈突然叫住了我,原来是提醒我穿上厚外套.眼看要迟到,我与她随便说了两句,就头也不回地跑了,只留下伫立在门口的妈妈.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核对妈妈:“丁丁,你又开电视了?”丁丁:“我又不是在看电视妈妈:“那你在干嘛?”丁丁:“我在核对电视报上的节目表有没有印错。”妈妈:“……”左右为难老师:“丁丁,请用‘左右为难’来造句。”丁丁:“考试时,我左右为难。”老师:“是题目太难了,让你左右为难吧?”丁丁:“不,是左右两边同学的答案不一样让我左右为难。”老师:“啊?!”名字有一个人在银行开户,委托银行职员为他填表:“您的姓名?”“费费费雷罗·彼彼彼得洛维奇·帕帕帕里奇。”“对不起,您口吃吗?”“不,我父亲口吃,那个为我进行出生登记的官员简…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需要现代公民,培育良好公民是“德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将公民教育纳入“德育”。但是,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往往缺失培育权利主体、理性主体等现代公民教育理念。本文将从几则课堂教学案例说起,进而揭示出“我在&#183;我思&#183;我言”,是当代公民教育的进路。  相似文献   

18.
<正>班主任幸福时刻: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晚自习,我在讲台上记录今天的3件“小确幸”,学生们安静有序地做作业,看到他们认真投入的状态,自己也在慢慢觉察反思。以前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你怎么又迟到了”“为什么黑板还没擦”“为什么作业没交齐”“不要打瞌睡”“抬头,看黑板”“不要走神”“不要讲话”“不要抄作业”……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了,我要让自己拥有松弛感,找到情绪管理的秘诀,学会换位思考,发挥自我优势。虽然有时还是会emo、内卷、有些丧、想躺平,但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哲学家尼采说:“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随笔一:我在躲雨呢葡萄2岁10个月了,非常喜欢玩想象游戏。这天中午,刚准备好午饭,我发现葡萄不见了。我急声呼喊:“葡萄,你在哪里呢?”“我在这呢!”一个稚嫩的声音回应我。低头一看,葡萄躲在一张折叠桌下看着我。高高悬起的心总算放下了(生怕发生危险),我微笑着走过去,问:“你在桌底下干什么呢?”葡萄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说:“下雨了,我在下面躲雨呢!”  相似文献   

20.
论“偶像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在青少年中,出现了“偶像热”,如“××歌星是我的偶像”,“××球星是我的偶像”,“××富豪是我的偶像’,“××文坛巨星是我的偶像”,“××港姐是我的偶像”,等等。青少年崇拜偶像,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就偶像的若干问题,作如下的讨论。一、偶像产生的心理基础偶像产生于心理的需要。儿童凭着直觉,进行形象选择,最优先接受的形象就是父母,接着就是其他家庭成员。随着接触面的扩大,所接受的形象就越来越多。在众多的形象中,只有那个最能爱护他、满足他的喜爱,在他心理上最喜欢的人,才是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