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他曾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并于2019年9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黄河流域正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篇章,这不仅为沿黄河城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对沿黄流域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他曾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并于2019年9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黄河流域正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篇章,这不仅为沿黄河城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对沿黄流域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厚军 《出版参考》2021,(1):45-46,51
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水利出版人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和任务.本文从探讨解析黄河治理历史文化的价值特点、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黄河文化的价值转变等理论研究出发,结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在开展黄河文化出版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以期为聚焦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版界同仁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河文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张含英所著《历代治河方略述要》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古代传统经验相结合的治河理念,对民国时期利用科学技术治理黄河起到了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历代治河方略述要》的修复实践,探索了民国时期黄河文献的装帧特点、修复流程、修复重点,推动了新时代黄河文献原生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以期为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人民治黄是黄河治理新的历史阶段,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视察黄河作为人民治黄事业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媒体报道的反复言说中形塑着人民治黄的国家记忆,并将黄河治理与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治黄成功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章把国家治理理念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范畴来分析,主要论述国家治理理念的十大内容:即,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地发挥治理作用;采用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治理手段和方式;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同时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社会的再组织化是国家治理的主导机制;建立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国家治理结构;国家治理过程以互动、协商与合作为主;强调公民权利的同时强调国家的权威或政府的权力;国家治理的目标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不仅都有秩序而且也都有活力;强调国家治理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强调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邓红 《中国博物馆》2001,(4):27-29,26
回顾黄河博物馆半个世纪的生存状况 ,分析正反得失 ,或许能得到些关于行业博物馆规律性的认识。  一、生存状况的回顾黄河博物馆是由主管黄河治理开发业务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创办的 ,属自然科技类型的水利行业博物馆。它的前身是 1 955年展出的《治理黄河展览》。当时 ,国家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治理黄河被列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 ,国家专门成立了黄河规划委员会。到 1 955年 ,历史上第一个黄河规划制定完毕 ,并拟提交当年召开的一届二次人代大会审议。黄河水利委员会为了宣传规划并动员人们参加黄河建设 ,根据黄河规划的内容举办了《治…  相似文献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炎黄子孙把她喻为母亲河。在多年的治黄历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文字、图纸、照片等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是黄河业务部门防汛抢险、防洪工程建设、经济发展和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我们治理开发黄河的重要依据。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对于维护治黄历史的真实面貌,正确地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规划未来,加快黄河治理开发,确保黄河安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来,对黄河本身的治理和灾民的救助,都呈现出近代化特点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虽然制度落后和生产力低下等因素影响治理效果,但是近代以来为治理黄河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及积极意义对现代黄河治理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12月优异策划"黄河支流生态调查"报道,央视《经济半小时》,2019年12月4日-5日简介:2019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把加强黄河的治理和保护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一策划可以看作对座谈会的回应。报道分两期节目呈现,分别是《流向母亲河的污染》《母亲河的“伤痛”》,关注黄河流域河南段、甘肃段的支流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晚清以来,对黄河本身的治理和灾民的救助,都呈现出近代化特点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虽然制度落后和生产力低下等因素影响治理效果,但是近代以来为治理黄河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及积极意义对现代黄河治理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是黄河文化再次繁荣的历史机遇。通过梳理黄河文化传播力的现实需要和现存问题,提出从制度化、符号化、观念化和生活化四个维度重构黄河文化传播“共通意义空间”的路径,从而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效能,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正向循环。  相似文献   

13.
1清代治河机构清代黄河决溢频繁,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尤其威胁清政府从江南向北方输送粮食的漕运的安全。为了保护漕运、稳定社会、巩固统治,清政府对治黄非常重视。年轻有为的康熙帝曾将“三藩、河务、漕运”列为三大事,书于宫中柱上,用以提醒自己,下决心治理黄河。清代设立河道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其中也对黄河文化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出版单位在学术期刊、学术专著、大型丛书、百科全书及其他融合出版方面做出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尝试,此外仍有文化资源保护、水利成果展示、文化认同、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创新需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覆盖菏泽全域,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和平台。黄河档案是黄河流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形式不一、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它们既是黄河文化的历史记录与物质承载体,又是弘扬发展黄河文化的重要媒介。[1]档案管理部门应深入挖掘利用黄河档案资源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信息,探索符合菏泽实际的新路子、新机制、新方法,把稳档案文化的建设方向,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主动融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6.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历来被中外研究者所关注。"外国人讲黄河故事"在当下主要表现为有关黄河的媒介产品。纪录片《中国黄河源之旅》作为他者视角的个案,其建构出的黄河存在共性与差异;并通过内外叙事视角的互补、线性叙事结构的强调、对叙事对象的观照等共同勾勒出此形象。超越个案反思他者视角偏见与误读等问题有助于建构积极对话的黄河文化主体性传播范式。  相似文献   

17.
科技前沿     
科技创新能力 得到明显增强1998— 2 0 0 3年 ,我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成就突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完成、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实验工程建成、超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研制成功、“神舟”系列飞船试验成功等 ,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治理开发与管理 我国建“三条黄河”根据《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我国将全面建设“三条黄河” ,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与“模型黄河” ,推进现代化的治理、开发与管理 ,以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航天飞机又失事 载人航…  相似文献   

18.
赵诚 《档案管理》2005,(2):82-82
也许是冥冥之中一种机缘和巧合,黄万里一生的命运都和与他同姓的那条不到万里也有好几千里的黄河息息相关。当年他放弃铁路桥梁工程师的优厚待遇,出国改学水利,是因为1933年黄河多处决口,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他“听说黄河是最难治理的,便立志学水利治黄河”。1947年在甘肃水利局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确保其生命力,但在"如何确保"这个问题上,起初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保守路线认为现代遗产"物化"手段和"环境稳定"是不二法门;激进路线则认为与时俱进的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近几年讨论较多的生产性保护就是在这两种路线基础上形成的新路线,它强调从文化生产角度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的方法,既强调继承性,又重视发展性;既强调精神性,又重视实践性、经济性;既强调外在保护,又重视自我发展。当然,生产性保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为主、依法生产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黄河断流是近年来世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而治理黄河科技资料的"断流"问题,同样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1995-1997三年间,黄河档案馆基本没有科技资料进馆,治黄科技资料已经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