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事求是地讲,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有了明确的教学大纲、管用的教材,而且涌现出一批语文教育改革家,总结出了不少宝贵经验。然而也直言不讳地说,语文教学改革的春风仍未渡通都大邑关,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仍然十分缓慢。这固然与师资水平不高,缺乏开拓精神有关,而最重要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根棒子——升学考试、三条绳索——“题、分、率”严重困扰和束缚了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活动的纽带,它是教学的中介,又是评价教学的标准.建立符合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的教材体系是教学最优化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在论述教育改革时说“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①这里不仅说明了教材建设的重要作用,而且指明了编写教材的具体要求.这就给我们今天讨论中学语文教学法体系指明了方向.由于多种原因,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长期处于无书无序、有书无序的状态,严重影响了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中央十分重视本学科的建设.董纯才同志强调指出“语文教材和教法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任务,一定要突破这一关.”②在各方面的关怀和支  相似文献   

3.
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于2001年12月30日至31日召开。本届年会以“新世纪、新理念——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题,邀请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顾之川作了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专场报告。会议指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现代语文教育理念,才能适应进而引领语文教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全国师专教育研究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划并组织编写的师专“语文教学论”课程的系列教材 ,由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主编 ,顾黄初主审 ,包括《语文教学概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三本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我们认为这套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一、在体系建构上 ,开创了“语文教学论”课程教材三足鼎立的新体系有识之士早就指出 :考虑到师范院校的“高教性”和“师范性” ,“中学语文教育”应视为高师中文系语文教育学科的总课程 ,其整个结构至少可包括“中学语文教育概论”、“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是不容乐观的,我们有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滞了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集中表现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课堂操作,轻基本素养;重科内学习,轻科外涉猎;重作文指导,轻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用整体性原则设计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其作为教材的价值首先应该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掘优秀作品的价值,力求把它转化为学生的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守整体性原则,保持作品的科学性、艺术性、整体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动情地品读,深入地思考,热烈地讨论,积极地模仿,大胆地实践,无畏地创造,才能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真正认识美、创造美的不断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过程。二、用“大语文”的思想指导语文教学语文是综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高师中文系本科语文教育课程的方向性、系统性和基本功的训练,在原有“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基础上,我们重新构建“语文教师引论”(一年级)、“中学语文教学法”(二年级)、“语文教育学”(三年级)等三级训练体系,其中穿插安排教学见习和教育实习,使语文教育能力的培养贯串全过程。自1986级开始,我系经过四轮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使训练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阐述了“语感”的概念,从语感教学涵盖着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感教学制约着语文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感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从三个层面强调语感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中心,进一步指出语文教学中应采用多种途径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与“三个面向”早在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给景山学校题词中就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论断无疑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1年转瞬即逝,审视中学语文教学“三个面向”的改革历程,可谓喜中有忧。先说喜。一是适应“三个面向”需要的改革正纳入教育决策者的议事日程,并开始变为实施行动。以教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不是无情物”。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文章,无论是议论、叙事还是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沟通作者与学者的情感,使彼此灵犀互通,感情共鸣,必能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语文教材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了中学语文教材必须蕴含着多方面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是激起学生对“善良事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在课堂上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学语文。”当今语文教学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进行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决不能只限于课堂上学语文教材,我很推崇“大语文”教学观,力主广辟语文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订阅多种报刊杂志,养成  相似文献   

12.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演变历程,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教材建设在曲折往复中波浪式前进,逐渐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教材都有着强烈的改革意识,其编写涉及教材改革的各个方面,这不仅大大地推动了语文教材建设,而且对整个语文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新语文教材的使用,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何扣准新语文课程标准?如何更加灵活地运用新语文教材?这是我们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大课题。本文试就如何建构开放的中学语文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一、树立开放的观念语文教学不是在一个封闭系统里进行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解放自我,解放学生身心,树立开放的观念。1.开放的学生观。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尊重就是不强制。教师必须彻底抛弃内心的“我比你懂得多”的心理。“你听了没有?”“我在黑板上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最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几套新课标语文教材(七~九年级)。编写者不约而同地将“名著导读”(有的称“名著引读”)纳入了教材编排体系,使之成为语文教科书内容的一部分。这在以往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是没有过的。这是一个蕴含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指向而又容易为广大师生所忽略的新栏目。如何认识它的意义,特别是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切身实践,以期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是此次新课标语文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此,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 (以下简称新课标语文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具体设计,介绍一下我们对课外阅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最后一两年对语文教学现状的“空前的批评”,其矛头所指是现行语文教材。一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等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其多数篇章的批评都关涉现行语文教材。一是抨击现行语文教材过于意识形态化,过于强调作品的思想性;二是斥责现行语文教材“变化是空前地慢”,“成了‘废品收购站’”。在相当……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语文教师,使学生掌握毕业走上教育岗位后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学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教学这门课程的模式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后,依据教材结构顺序从绪言开始一讲到底。最终导致了“三张皮”现象出现,即语文教育理论、学生原有的语文教育知识与毕业后所面对的语文教育实践严重脱节。进行语文教学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打破相对僵化的教学模式,针对其弊端采取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学的中介 ,是藉以实现某种教育功能和预期效益的重要载体 ,教材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功能和预期效益的变化。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新” ,不仅体现在篇目结构的新 ,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理念的新。过去对语文性质的理解 ,主要偏重在“工具说”的层面上 ,即使在目前 ,中学语文教学中 ,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仍很盛行。针对这种现状 ,新教材的编写说明中的指导思想部分明确增加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的内容 ,这和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是…  相似文献   

18.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及其带来的轰动效应.使“莫言”成为了今后中学语文教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本期我刊特设“莫言与语文教育”专题,从莫言谈语文教育、莫言作品介绍、莫言作品与语文教材、如何开展莫言作品教学四个角度,揭示莫言与语文教育的不解之缘,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19.
桑哲 《现代语文》2004,(10):2-5
张定远,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家级刊物《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主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人教社报刊社社长等职务。社会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等职。编辑、撰写、合著、主编“中学语文通编教材”、“初中重点中学分编教材”、《中学语文教学丛书》、《中学生怎样学语文》、《中学语文知识趣谈》、《中学生作文例话》、《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思想精粹》、《近现代名家作文论》、《建国五十年语文教材建设》《叶圣陶教育文集》、《初高中语文词语集释》等六十多本书。发表论述语文教学和教材建设的文章60多篇,撰写序言40多篇。《张定远语文教育文集》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新时期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在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改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名师。但就全国来看,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很不平衡,教学效率不如人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举步艰难。在新世纪将临之际,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借鉴他人经验,努力地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