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作文教学更是各具特色。美国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命运方面的世界性问题,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意识、想像力及生存技能,值得我们很好地探讨研究和借鉴。文章的立意 在中国,文章的立意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但过分追求立意的结果,导致了学生空话连篇。而美国作文是没有定论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关键是要言之有理。情感的抒发 中国的作文重情感,美国的作文重叙事。我们的教师在作文命题中,一直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放在重要位置。而美国作文往往是在搜集整理,在占有大量资…  相似文献   

2.
立意,即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情感,是一篇作文的灵魂。特别是高段学生习作,立意的深度直接影响着作文的得分。作文主旨立意很关键,文章列举了多个例子,供同学们举一隅而三隅反。  相似文献   

3.
林荣凡 《教师》2014,(9):102-102
文章根据一个教学案例,指出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境界决定了文章的立意,并从精神情怀和阳光视角两方面,指出作文修改应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4.
所谓立意,就是作者为文章确立主题。而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统帅文章的"纲",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是评判文章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所以,作文立意是非常重要的。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但是,学生在平时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却没能对立意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学生作文立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作文该如何立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地说明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陈剑波 《考试周刊》2011,(24):68-69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写作是一个人的个性化行为。因此,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个性化作文要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习惯不同……总之,个性化作文重在求异,尽量避免趋同。一般来说个性化作文是学生自主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作文教学更是各具特色。对照美国作文教学,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情感的抒发、文章的立意、意识的创新、想象力的培养还是取材范围等,中美作文都有很大不同,美国作文教学给了我们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一、初中语文作文中学生情感融入现状(一)学生为应试而写作由于升学的压力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平常练习写作时习惯套用优秀作文的立意。虽然优秀作文的立意非常具有代表性,但其实很多学生没有真情实感,无法很好地把握、体现作文的主题,从而使得文章僵硬、别扭。还有些教师为了学生考试作文的高分,在平时训练时传授给学生一些"高分作文技巧或规则",但有些学生并不能把这些技巧或规则运用自如,便造成了作文结构的生硬。  相似文献   

8.
杨艳 《学语文》2022,(4):84-87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作文如何立意至关重要。文章有了深刻、别致的立意,就如灵魂之炬被点燃。不少学生在作文立意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误区:以偏概全、立意肤浅、面面俱到。能否写出一篇立意“新”“深”“变”的作文,是拉开作文档次高低的关键。总之,学生要牢牢抓住作文的质量砝码,进行广泛的阅读,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积累,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勇攀作文思想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9.
过去应试教育的作文教学一直重"文"轻"人",只重教"文"法,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如何行文,记叙文写法一二三,议论文技巧ABC;尽管我们的学生也能写出规范文章,但最终却使学生作文写成了于人一面的八股文。所以,创新作文的研究必须关照作文的主体——人。  相似文献   

10.
张洋 《中小学电教》2011,(7):112-112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如何让自己的作文标新立异、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文章的立意。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没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立意决定了作文的形式与内容。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现就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不少语文教师总在抱怨学生的作文视野狭窄、立意肤浅、内容雷同,选材单调,甚至连思维都如出一辙……这,的确是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渴望改变这现状,渴望学生能作文出新,在作文中看到闪光的思想,鲜活的情感。怎样才能使学生作文如郑板桥所喻“领异标新二月花”那样独秀一枝?依笔者之见,文章之新,关键在于思维创新!  相似文献   

12.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来确定主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只有确定了主题思想,在写作中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和运用语言才有依据,情感倾向才有方向性。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前的中学生往往不注意作文的立意,看着题目、材料就顺手写下去,文章杂乱无章,让人读了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确定富有个性的立意,从而以我手写我心,借文传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从写作中正确立意和创新立意两个角度对初中作文的立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写作立意是学生写作前对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把握。由此可见中学生作文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的立意。当前学生作文立意单调、陈旧、肤浅导致作文千篇一律效果不佳。立意升格是目前初中生作文教学急需关注解决的问题。如何使立意丰富、新颖、深刻并存?笔者提出三个策略,即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制约;打开多元化视角,寻找平凡中的不平凡;塑造象征意象,挖掘哲思深度。  相似文献   

14.
张军 《成才之路》2012,(8):35-35
正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是内容的灵魂,语言文字是为内容服务的。作文训练就是训练自己用语言文字正确、生动、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立意、谋篇、遣词、造句要建筑在自己的真实感受之上。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编造美丽的谎言,表达虚假的情感,这样就等于抽掉了作文精髓和灵魂,失去了作文的活水源头,剩下的只是貌似像样的躯壳。教师一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往往是绞尽脑汁去思考,总找不到素材,总想写点新奇的东西。其实,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15.
所谓"最佳立意",是指文章所立之意与文章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取得深刻、新颖效果的立意。从近年高、中考学生作文看,无立意或立意错误的学生并不多,较为普遍的是立意一般化,达不到深刻、新颖的高度,使其作文缺乏竞争力。究其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切实掌握作文立意的审美标准和基本方法,缺乏立出深刻、新颖之意的能力。怎样才能立出"最佳之意"呢?  相似文献   

16.
所谓“最佳立意”,是指文章所立之意与文章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取得深刻、新颖效果的立意。从近年高、中考学生作文看,无立意或立意错误的学生并不多,较为普遍的是立意一般化,达不到深刻、新颖的高度,使作文缺乏竞争力。究其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切实掌握作文立意的审美标准和基本方法,缺乏立出深刻、新颖的意的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立出“最佳立意”呢?下面谈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7,(10)
提起作文,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头疼。从中考作文在中考中的特殊地位来说,作文的立意无疑关系到整个中考的成败,中考作文最怕内容撞车。想想看,面对成千上万篇作文,阅卷老师满眼看到的都是同样内容的文章,会有阅读的兴趣吗?会给你打高分吗?因此作文竞争的焦点很大程度上就落在立意上。谁的文章立意好、立意  相似文献   

18.
写作,立意是关键。多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常用题型,但不少学生因为审题立意不当,而使作文谬以千里,最后因为偏题立意而得分较低,从而影响了语文成绩。在总结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种立意方法:1.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2.抓住材料的主要对象来立意;3.抓住关键词语来立意;4.结合命题者的情感、态度来立意。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7,(7)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一、立意上求新奇古人云:文以载道。文章是写作者思想情感、观点看法的表达,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刘禹锡曾有诗"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写文章如果缺乏新意,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没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20.
【整体概说】作文是作者内心的流露,是情感的表达,是生活的艺术创造,它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或阐述自己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不少写得不错的文章,虽然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