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从很早的古代起,我国各民族的先人就劳动、生息和繁衍在祖国这块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都做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警,国旗下的士兵;中国武警,橄榄绿的长城。用热血捍卫正义,用奉献谱写人生。上一线,打头阵,保安全,保稳定,祖国的需要就是命令。前进,前进,向前进,大地回荡着我们的歌声。前进,前进,我们永远向前进!——《武警之歌》武警部队的创建,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有了不少改革,其明确提成了要运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应该学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形成热爱学习的风气。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方法这一话题也展开了讨论。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就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90年代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一切关心和渴望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富强的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在实践中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科技发展的过程究竟会怎么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起什么样的作用?科技界应负什么责任?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些问题是我们应当不断地加以研究,并在实践中予以回答的。我想就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谈点个人的意见。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总休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科技发展的水平和趋势,只有清楚地认识国情和掌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才能制订正确的对策,以坚定有力的步伐,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5,(2):4-19
2004年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科教事业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与民族的兴衰休戚相关。中国正以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速度、日新月异的科教创新成果而屹立在世界各民族中。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奋斗的结果,是无数科学家.教师,企业家、工人,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辉煌。他们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动力,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科教领域的骄傲。作为《科学中国人》杂志,我们有责任宣传报道这些为祖国科教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学家、学者,工程师,大力宣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编者絮语     
我们描绘未来,我们憧憬未来,我们创造未来。未来的实现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行动。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94年到来了,在新的一年里,本刊全体同仁愿与您们——关心中国未来的广大读者、作者一起,携手共进,为中国的改革大业,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事业虽然取得丰硕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我们应以奥运会为契机,把握机会,加快体育向大众化发展,同时走出国门。此外,我们还应改变以往对体育的观念,真正把体育融入生活,真正实现全民健身,促进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伟大的祖国,古代的文化是很高的。在科学方面的成就亦是很辉煌的。以气象学来说,有许多伟大的创作和发明,这些是和中国人民的生产门争分不开的,其中的一项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古代,勤劳的中国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注意到天气及季节的转变,从长时期的经验累积中,将全年分成二十四个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每一个人都与偶自己的祖国,因为祖国是我们的根.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际体育赛场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从内心底发出中国真伟大,中国人真伟大的欢呼.我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同主义精神,是当今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一、利用学生的可塑性从思想上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中小学时代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给学生经常灌输爱国主义这方面的知识,启迪学生的爱国热情,让我们从小确立,报效祖国的志向,长大要为祖国贡献一切的高尚品质,让学生明确学习知识,锻炼身体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祖国的强大、繁荣昌盛,给祖国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建设者,在祖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正是有这一批优秀的创新、创造性人才使我国的发展整整日上。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从小就给学生传输创新意识,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本文重在研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解决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雨薇 《科教文汇》2013,(13):F0003-F0003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以其亲和的风格和清新的理念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并日益成为最为重要的政治话语之一。新时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时代的先锋。关注国家发展、共筑民族梦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文摘     
正为何把祖国比喻为母亲中国古代并不将祖国比喻成母亲。《论语》中有"父母之邦",《孟子》中有"父母国",都有祖国的意思,不过,"父母之邦""父母国"没有性别的差异,主要是一种身份归属的关系。"祖国"这个词在中国出现非常晚,大概在明代出现。这之后的几百年里,"祖国"一般不是中原居民对自己国家的称呼,而是专用于称呼其他民族。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冲击着我们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热衷于外来文化,她们吃快餐,过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看韩剧和日本动漫。越来越熟悉外国的文化,却对我们中国本土文化和节日不闻不问。这种现象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子民人人都应该了解学习的。只有我们深深了解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和悠长历史我们才能增加我们的归属感和爱国之心。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而古诗词和文言文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髓。而小学语文教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重要阵地,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小学语文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  相似文献   

14.
1979年1月16日,中华大地上的一批有识之士,在于光远、梅益、吴明瑜、林自新、罗劲柏、杜大公、李琮、查汝强、秦麟征等同志的发起下,在北京宣告成立了中国未来研究会。从此,现代未来研究活动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198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迎来了十周岁生日。十年,弹指一挥间。然而这十年正是我们国家开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十年,也是未来研究活动在我国从无到有蓬勃开展的十年。这种历史的巧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的祖国已经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改革开放的十年,是祖国巨变的十年。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获  相似文献   

15.
我们始终对为祖国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每一位科学人深怀敬意。因为,他们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激励我们前进的路标,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他们也是我们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人、参与者和推动者!50年前,邓方林考入某航空学院与导弹结缘。从那时起,军人的职责便像血液一样融入他的生命。出身贫寒,从不完整的小学教育到在祖国的关爱邓方林教授在查看装备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1993年8月12日,是中国当代出版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大百科全书》经过15年的艰苦历程,74卷全部出齐。我们的祖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百科全书。今天,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齐3周年的时候,本刊特发表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同志的这篇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7.
1983年,周翔院士应校方之约给国外留学人员赠言:“你可觉得外国友人对你的尊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一员,你爱你的祖国。你可认为,外国的物质再丰富,条件再好,但那是人家的。我们的目标是建设自己的国家,要有尽早使自己成为祖国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众”由我们协会出版以来,已经快三年了。三年以来,我们在宣传基本的科学知识、介绍世界科学与技术的新发展、介绍祖国科学研究工作和经济建设的新成就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刊物是群众性的通俗科学杂志。我们的读者对象是全国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广大干部、工人和学生。我们的任务是通俗地向读者介绍同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科学知识。我们应当争取更多的我国科学家和依靠我们协会的数万会员来写稿。但是,这些方针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许多读者指出:我们的刊物不通俗,文章相当长,讲解不清  相似文献   

19.
创刊獻词     
向战后的中国和战后的中国大众,我们试敬地奉献这本刊物。科学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科学是现代建设的根苗。是科学,将人类导向更充实的思想境界;是科学,为人类建树更美满的生活基础。当世界经历两度惨酷的大战,人类回复到和平的生活与建设的今天,我们反省自己的祖国,有无限的感慨和怅惘。中国有科学,也不是一个很短的历史了。但是迄于今日,环顾国内,我们实绝鲜可以自慰甚或解嘲的地方。我们的国计民生,较之过去,只有更脆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文是各民族之间通用的语言文字,尤其到了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强国.实现这个目标,培养人才是关键之一,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又在中小学.这就要求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要努力学好汉语文.这对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为祖国四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少数民族人才.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