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和侵占.为了缓解矿产开采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矛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其进行土地复垦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土地复垦的技术,指出了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地复垦对于废弃地的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自然界重要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工程的不断增多,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针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各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使遭到破坏的土地,能够恢复其利用价值。就对矿区土地复垦以及其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矿山土地复垦的涵义与意义,针对对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开采,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的矿山土地问题,提出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总结了我国目前在矿山土地复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矿山土地复垦的相关对策建议,对今后矿山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雷  姜燕  王云凤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68+70-68,70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建设用地与农业土地资源增减挂钩,改善矿区环境的重要渠道。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废弃地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闲置、荒芜而成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形成过程、复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以《土地复垦条件》颁布为契机,认真做好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解决好在复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复垦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矿区土地复垦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矿产资源持续的大规模开采中所造成的一系列矿区严重的土地问题,提出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实施战略,文章总结了目前我国在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的相关对策以及建议,以使对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地复垦方案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主要有定性法和定量法两大类。作者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结合辽东地区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辽东地区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极限条件法,为土地复垦方案确定复垦方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辽东地区土地复垦适应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浅谈土地复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是因地制宜的恢复和发展土地利用价值的活动,也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土地复垦概况、土地复垦标准及内蒙古的土地复垦标准。  相似文献   

8.
露天煤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景观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天煤矿区的资源开发会导致土地损毁和景观格局破坏,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和实施也应该考虑景观生态的保护。景观指数作为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的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并存在生态学意义的重叠,因而针对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进行景观指数尺度效应分析及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是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魏家峁露天煤矿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矿区开采前、开采结束和完全复垦3个阶段的13种格局水平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筛选了能够反映矿区开采损毁、复垦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10个代表性景观指数。结果表明:除斑块丰富度密度指数外,其余12种景观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粒度效应,该生态区露天煤矿区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15m;最终确定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开采结束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几何最邻近距离,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完全复垦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露天煤矿区开采损毁与复垦多阶段、多复垦模式的景观格局变化提供参考,为切实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景观生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樊芳  王芳 《科协论坛》2007,(8):420-421
淮北市作为我国五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其煤炭的开采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由于煤炭开采过程中排出的煤炭系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大量堆积,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本文针对淮北市矿区的特点,提出了煤矸石山的三种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成玉 《科技风》2014,(7):98-98
矿石开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采矿会破坏环境、特别是被剥离、破坏地表土壤土地以及洗矿沉淀物占用的土地都失去了耕作的功能,致使本来已经很紧张的农田用地更加紧张,面对无法耕种的矿山废弃土地,我们有责任通过土壤重构生态恢复以及对废水的监控和处理来复垦和生态恢复,还子孙一片绿地、粮田。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个国家国土辽阔对它自身的实力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被大量占用,甚至一些农业用地也被占用改变成商业用地。但是,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对土地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和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土地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复垦和开发整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损、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约2亿亩土地,其中80%以上没有得到恢复利用。由于大量土地被破坏后不能及时复垦利用,给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一些地区产生了严重后果,一些群众陷入了“无地可种、无房可住、无岗可上、无水可用”的困境。通过矿山复垦,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莱芜市地处鲁中腹地,泰山东麓,大汶河上游,土地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南北长62.2公里,东西宽56.8公里,占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的1.4%。地形南缓北陡,山地多,平原少a北、东、南三面环山,中西部开阔,全貌呈簸箕状。整个地表申山地占56.3%,丘陵4522.3%,平原占21觞。人均耕地0.83亩,已经远远低于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均1亩的警戒线,接近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市之一。因此,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土地复垦作为增加耕地,保护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莱芜市耕地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露天煤矿区的资源开发会导致土地损毁和景观格局破坏,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和实施也应该考虑景观生态的保护。景观指数作为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的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并存在生态学意义的重叠,因而针对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进行景观指数尺度效应分析及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是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魏家峁露天煤矿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矿区开采前、开采结束和完全复垦3个阶段的13种格局水平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筛选了能够反映矿区开采损毁、复垦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10个代表性景观指数。结果表明:除斑块丰富度密度指数外,其余12种景观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粒度效应,该生态区露天煤矿区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15m;最终确定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开采结束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几何最邻近距离,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完全复垦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露天煤矿区开采损毁与复垦多阶段、多复垦模式的景观格局变化提供参考,为切实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景观生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岩石平衡的分析是进行土地复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项目区的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合理的协调统一和效益的最大化。在最新的《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国务院令第592号发布)中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岩石平衡分析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以辽东地区某铁矿为例对岩石的平衡分析做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煤矿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展开煤矿土地复垦首要的工作。以铅山县湖坊山枣垅煤矿为例,结合该区域对土地资源的损毁情况划定评价单元,确定其复垦方向,并对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王丽  陈星明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43+50-43,50
目前我国矿山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大多为采矿中剥离的围岩和表土(排土场)及选矿中有用目标组分含量低的尾矿(尾矿库)。本文着重介绍了对于矿区排土场造成的破坏土地采取生态复垦的方法对其进行土地复垦。主要概述了矿区土地复垦的意义,矿区排土场的土地破坏类型和生态复垦技术,提出生态修复要因地制宜,结合农林牧业一体化和景观设计学等新思想,综合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实现矿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充填开采不仅能减少地表沉陷,提高资源回收率、处理废弃物。充填开采还是对岩层扰动和破坏最小的开采方法,煤矿塌陷区要根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科学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使遭破坏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矿充填保护土地的开采技术,矿区采煤塌陷土地复垦的治理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玉芬 《金秋科苑》2014,(4):101-103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心区的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开滦煤矿,开采煤炭造成大面积土地塌陷积水,后又排污、排废,形成大面积污秽不堪的废弃地,通过规划论证,采取工程措施和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数年后改造为闻名于世的宜人的南湖公园。  相似文献   

20.
土地复垦学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国内外土地复垦的基本情况和新进展,提出国内外重点研究的领域和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的薄弱环节,展望土地复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