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及教学,培养学生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能强化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及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教学,促进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措施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相似文献   

2.
高校中自考助学类学生自我认同感低的成因分析和改善是相关部门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自考生中普遍存在的自我归属感缺乏、统一性不良及自我意义感丧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引导和培养自考生正确的自我认同是一项基本而迫切的任务。本文分析了自考助学学生自我认同感低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认同感是影响教师内化人文价值教育的心理基础。运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对青海西宁市4所参与人文价值教育项目教师的认同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客观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对人文价值教育的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年轻教师比资深教师更加认同人文价值教育。此外,不同时期项目的教师对人文价值教育认同存在差异。其影响教师认同感的因素包括实施人文价值教育的学习活动、师生关系理念认同、学校支持、以及教师水平。  相似文献   

4.
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形成的认同感,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否顺利地形成对自身的性别认同,将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健全发展,是学生社会化中非常重要的步骤.文章将探讨儿童性别认同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性别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若能重视并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尊重、热爱和关怀学生,就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不断发展,中职学校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各类学生的青睐,但由于人们对中职学校的传统认识根深蒂固,需要中职教育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提升自身档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证明中职学校的实力。首先,学校和教师应从基础方面"寓情于教,以感促学",以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入手,为社会接受中职人才、学生认同中职教育做准备。其次,教师应该深入改进课堂,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中职教学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刷新社会、家长和学生自身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从而真正解决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现实中,农村教师对其作为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认识已发生改变,对其作为指导者与促进者、终身学习者和心理辅导者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其作为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角色缺乏认同;同时,农村教师缺乏对教师角色规范的理解和把握,对其在扮演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终身学习者和学生心理辅导者等的角色时充满了挫败感。发展农村教师的个人理论,增强农村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明晰教师角色规范和要求,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实现农村教师角色意识转变。  相似文献   

8.
黄铃 《云南教育》2007,(8Z):3-4
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对所属群体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在我国教育界,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比较晚,受传统思维习惯和教育制度的影响,心理教师的身份还存在着许多争议。从而导致了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模糊甚至偏差,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职前—职后"的重要衔接期,师范生对自身教育实践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其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及认同。本文采用问卷法,以864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探讨教育实践满意度对师范生认同感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教育实践满意度正向影响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心理契约分别在教育实践满意度与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心理契约也在二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分别在教育实践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感、心理契约与职业认同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对自身的身份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模糊,甚至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专业认同、功能认同及自我评价等方面存在着误区.  相似文献   

11.
Holding teachers accountable for other people's (students) behavior is inappropriate policy that results in ineffective teaching, diminishe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lower levels of achievement. There are both legal and psychological reasons for this. Making teachers responsible for students' behavior absolves students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actions and develops an externalized locus of control in students that leads to teacher control and student dependence. Because every person is accountable for his or her own behavior but not for what other people do, teachers must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what they do as teachers but not for what their students do as learners. Stud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learning.  相似文献   

12.
民主的课堂气氛,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师生课堂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民主的课堂气氛表现为课堂人际关系的融洽,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与交往,教师与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是影响课堂气氛形成的主要因素。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教育威信,形成教学艺术风格,提高课堂调控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3.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自己和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完成作品、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交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激发者角色定位与影响激发因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丽 《许昌学院学报》2003,22(4):118-12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非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讲授,而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教师职业的这一角色定位不仅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更是由其影响并激励学生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激发者,应当具有准确地理解学生学习动机、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具备首先能够激发自己动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评教"评价机制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教师应该努力做好心理调适,认知教学中的师生伦理关系,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坚持教师的道德原则,坚守教师的道德规范,自觉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伦理道德境界,才能起到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During their years of schooling, students develop perceptions about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cluding the ways in which teachers impact on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This paper presents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eacher pedagogy as interpreted from a study focusing on students' experience of Year 7 science. A single science class of 11 to 12 year old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 were monitored for the whole school year, employing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with focus groups of students, their teacher and other key members of the school. Analysis focused on how students perceive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s pedagogy in constructing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they considered conducive to engagement with science learning. Two areas of the teacher's pedagogy are explored from the student perspective of how these affect their learning: instructional pedagogy and relational pedagogy. Instructional pedagogy captures the way the instructional dialogue developed by the teacher drew the students into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enabled them to “understand” science. How the teacher developed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udents is captured as relational pedagogy, where students said that they learned better when teachers were passionate in their approach to teaching, provided a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made them feel comfortable. The ways in which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direction for the middle years and science education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作为"主导"的教员其自身的学识和授课时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各高校实行的各种教改项目也是在不断探索如何才能让学员效率更高的在课堂上收获知识。与此同时,作为"主管"的学员队干部也会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尽量保证学员们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学习时间,但这两方面都是外在因素。而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员本身的态度这个重要内因往往被忽略。文中从内外两个因素讨论了教员,队干部和学员三方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从内因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学员学习现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时代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为人师表的前提,教师要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教学管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想象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想象训练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语言感觉和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语文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创新氛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树立合时的语文教学观;树立科学的语文训练观;树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同时,语文教师要处处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