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二语言语行为的研究中,有无必要习得、能否习得、如何习得二语的言语行为是研究重点。通过梳理二语语言水平与二语言语行为的关系、二语学习者是否能达到操母语者言语行为水平、言语行为能否教学等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提高二语言语行为能力应与提高二语言语能力一起进行;显性的言语行为教学是有效的,也是言语行为习得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问题进行探讨。中介语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对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及时纠正习得中的错误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程式语的相关研究已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热点,其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研究者们因为侧重点不同,导致对于程式语的界定,定义,分类等看法不一,整个研究也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对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较多的关注口语与写作等方面。本文指出程式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利用基础英语课堂来实现。基础英语课堂的重要性决定了学生对于程式语的认知,学习及应用能力的提高都应由此实现,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二语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存在大量以整体形式出现的语块。语块理论以语块为研究对象,对于语言的教与学具有重要作用,为二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正确认识语块及其作用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语用能力和言语地道性。本文拟从语块理论出发,探讨语块理论应用于英语为二语的教学方法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关于石化现象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城的关注。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语学习者应明确外语学习目的,注重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而减少或防止中介语的石化。  相似文献   

6.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有争议的论题,它对二语习得和教学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文章简要概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贡献,分别指出其理论基础和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希望借此整理外语教师在二语习得理论上的思路,为二语习得教学和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建立在儿童母语习得研究的基础上,但有别于母语习得。因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的前提下,而大多数情况下又是在脱离目的语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在中国汉语环境下二语习得的认知因素对二语习得者的中介语的影响,了解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英语初学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心理特点,以帮助我们认识外语教学的性质,进而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尽快顺利渡过中介语阶段,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8.
孙彩光 《考试周刊》2009,(34):121-122
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助于探索二语习得者语言系统的本质,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本文对中介语理论的产生根源和发展阶段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且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探讨了该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关于石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关注。该文将从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特点和引起中介语石化产生的心理认知机制作些探讨,旨在进一步认识潜在的控制石化现象的内部机制,以求对二语教学产生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一个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国家里所教授或学习的语言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语言。这种过渡语同目的语非常接近,但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方式、心理因素、语言水平以及他所处的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过渡语同目的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过渡语理论是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课题。所以,对过渡语的研究将会给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的教学与学习带来一系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对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对外语教学和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和认知学范畴的标记性被视为语言迁移的两个制约因素.语言学范畴的标记性主要指语言本身的标记性,注重母语本身特征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而认知范畴的标记性则强调语言使用者对标记性的心理直觉,着重讨论母语结构对二语学习者认知能力形成方面的影响.文章主要从语言学和认知学角度出发,探讨标记性在语言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对二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介绍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类型、焦虑源以及焦虑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继而提出降低焦虑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代类型学中的“蕴含共性”、“标记理论”和“语法层级”等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实证研究运用这些理论对中介语语音和句法的习得特征进行预测和阐释,结果发现:类型学共性对二语语音、句法习得的顺序和困难有较高的预测效度。基于类型学理论的中介语研究,有助于中介语语言学的构建、二语习得研究的拓展和外语课堂教学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出现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动态性和僵化性等特点,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中介语和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迁移是指来自母语和已习得的其他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通过英汉对比,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文化背景层面上分析了中介语在汉语中的负迁移现象,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利用母语知识,减少母语的干扰,消除母语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It is a common concer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students’mother tongu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regard in Psycho-Linguistic and SLA studies.The emphasis of those studies,however,has been placed on the negative transfer,and not much attention paid to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This paper is to raise the issue of positive transfer and explor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sycho-Linguistic studies and SLA.  相似文献   

17.
Moore和Kearsley(1996)主张远程教育者应提供三种互动形式:1.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2.学习者和学习指导员之间的互动;3.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互动.根据互动学的二语习得理论和Kransen理论的一致可知充分理解的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关键,互动有助于二语的习得和增强语言的流利程度.当然有效的信息输出对二语的习得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对语言学习本身的研究,二是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这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认知特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智力因素等,这方面的研究被称之为“个体差异研究”(ID)。文章通过第二语言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讨论,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在外语教学中正确对待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联结主义角度看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二语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联结主义学习观证明母语影响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特征,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阻碍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母语积极的一面,并通过建立新的权重联结来克服其对二语习得的阻碍。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内在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回顾总结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定义、操作模式的基础上,从二语习得理论出发,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语言环境、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及任务型教学法中的教师与学习同伴的作用等任务型教学法的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该教学法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目标语言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