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7年12月20日上午,梅州市客家研究院成立暨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周天鸿,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梅州市市长李嘉,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我校党委书记李俊夫,省社科联副主席李蒲弥,分别为“一院两基地”挂牌揭幕。李嘉市长、李蒲弥副主席、嘉应学院程飚校长和嘉宾代表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何星亮教授、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陈春声院长等在仪式上作了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碧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近芳,我校党委副书记王舒平、副校长邱国锋、侯宪华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院校和《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挂牌揭幕仪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广西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单位和个人发来了贺信贺电。嘉应学院1989年就在全国率先成立“客家文化研究室”。1990年又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客家研究所”。2006年4月起,与梅州市政府联手,整合全市资源和全校研究力量,成立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梅州市客家研究院”,实行“一套人马,两...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12日至14日,由嘉应学院主办,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地方特色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球客家移民与地域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海内外近百名学者聚首客都梅州,进行学术交流与田野调研。  相似文献   

3.
●沿革与机构 客家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客家文化研究室".1990年8月,成立了"客家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11-12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与嘉应学院联合主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承办的"办学特色与地方院校发展论坛"在广东梅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部分地方高校的近50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3,(3):F0003-F0003
<正>2007年7月,梅州市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于嘉应学院正式成立。梅州市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是: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廉洁文化氛围;结合实际,拓展廉洁文化研究领域,促使整个廉洁文化体系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以优秀的客家文化推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2):1-F0002
<正>客家方言研究所于2002年2月成立,挂靠在中文系。2006年4月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成立,客家方言研究所并入,成为其中的一个所。目前研究骨干是温昌衍博士、温美姬博士、侯小英博士、黄婷婷博士、黄映琼硕士等。现任所长为温昌衍教授。承担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主持的省级以上项目主要有:客家方言词汇的调查与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年);广东客家话、潮汕话、粤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以梅县话、潮州话、广州话为重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011  相似文献   

7.
梅州客家拳派是广东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梅州客家拳派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围绕“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概念,阐述客家拳派的发展策略建议,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3,(10):F0003-F0003
<正>由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和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国际移民与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2日在梅州隆重举行。此次参会人数达90余人,分别来自毛里求斯、留尼旺、塞舌尔、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上海等多个省市,收到参会论文36篇。  相似文献   

9.
<正>宋德剑(1971-),男,江西丰城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历史学硕士,研究员。兼任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地方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1998年至今在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从事客家历史文化研究。主要从事区域历史文化、客家民俗、民间信仰等领域研究,2014年晋升为专门史专业研究员。十多年来,先后完成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主要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春节·广东卷》(2010年立项,第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通过田野考察实证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客家研究方法 ,拓展客家研究空间的一些观点。内容包括族谱与客家研究的思考、田野调查与比较方法在客家研究中的运用、拓展客家研究的空间。并简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在与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教授合作项目“客家传统社会结构与原动力”(1994-1999)研究的基础上策划实施的新轮一计划 :“梅江流域 (韩江上游 )客家传统社会与生计”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赣南师范学院就成立了客家研究所,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客家研究机构。2003年初,在客家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客家研究中心。2003年4月,被确定为首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2006年和2010年两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单位"。2012年,被评定为首批  相似文献   

12.
1 “客”从何来?何时为“客”?这些百年争论的客家学问题,在“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上取得了初步共识。1997年12月13日至15日在广东省梅州市举行的这个研讨会,是由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福建闽西客家联谊会和江西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来自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辽宁等11个省、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昌、西安、郑州、桂林、长沙、深圳、韶关、汕头等12个大中城市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共124人出席了研讨会。其中教授25人(含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36人。研…  相似文献   

13.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重要一支,从中原迁徙到赣南、闽西、粤东等地,其中以梅州最为集中。客家文化具有崇文重教、勤俭诚信、保守谨慎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深深地影响了梅州唯一一所高校即嘉应学院。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方院校师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特点,以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专业课程"客家民俗舞蹈"课程建设为例,研究与探索梅州地区民间民俗舞蹈的教学资源开发思路.通过构建理论+实践的新模式、建立客家舞蹈授课群.在此基础上建设创新型校外合作平台,谋求多类型的资源,更好地开发与传承区域舞蹈文化、技术、音乐、创意、智慧等资源.建设系...  相似文献   

15.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且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又因其发展的地域性显示出独特的多样性。论文在岭南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文化重要源流的基础上探寻两者的关系,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文化论述岭南客家文化的相似性,以“客家古邑”河源的客家文化论述岭南客家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0):2-F0002,F0003
<正>嘉应学院音乐学院成立于1993年,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是嘉应学院2012年第三轮校级重点扶持学科。为支撑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2008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了旨在为全体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围绕客家音乐文化进行科研的平台——"客家音乐文化研究所"。围绕"客家音乐文化"为核心的学科建设,形成了由13位教师为骨干的建设团队。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近三年"客家音乐文化"学科建设成果中,省级以上科研立项40余项,发表论文300多篇,获省级以上表演奖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大学思想教育艰难和艰苦时期,区域文化传统和乡土优良美德,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介体。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嘉应学院为例,客家千年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同根同源,客家美德继承、发扬、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客家民系聚居区的传统美德,是客都大学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汲取客家优秀传统道德,以客家传统美德为生长点,整合并发扬光大,这是当前地方大学进行思想教育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18.
《怀化师专学报》2013,(7):F0002-F0002
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成立于2010年9月,是湖南省第四批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基地挂靠于怀化学院与湖南商学院,坚持”理论研究为先导,应用实践为重点,服务地方为宗旨”,从芷江和平文化入手,立足于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面向全国和平文化研究。同时,基地围绕学科建设需要,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活动,力争使基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和平文化学优秀成果库和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地处世界客都梅州,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客家历史文化资源,科学设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结构合理、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客家学课程和传统历史学课程的有效衔接,实现客家学教学内容和传统历史学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实现历史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彰显客家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4,(5):F0003-F0003
<正>5月7~9日,我校客家研究院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我校客家客家研究院合办"变迁中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布朗大学、西印度群岛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马来西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內中山大学等知名学者20余人参会.我校校长、客家研究院院长邱国锋教授亲切会见了与会学者,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山大学特聘教授陈志明博士、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前院长房学嘉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根据会议安排,与会学者就"屋与仪式"、"南美的客家人"、"东南亚的客家人"、"公益慈善"、"社会变迁"五个主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真知灼见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