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前教育信息化无法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割裂与孤岛"等结构性的问题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高原期突破的瓶颈.本文从教育信息生态进化与发展的视角阐述了生态观对教育信息系统构建指导的适恰性,指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必然要从以硬件为中心的低级态进化到以人本为中心的高级态.高级教育信息生态的核心价值是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核心驱动力是信息化教学实践,生态观指导下的应用导向设计是突破当前应用瓶颈、深层次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众多困惑与问题表现为教育信息生态失调,亟待加强教育信息政策与法规、标准与规范、信息伦理道德等人文环境的建设.本文首先从微观生态因子层面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各个人文环境因子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策略;尔后,从生态视角的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教育信息人文环境宏观层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文环境建设的生态策略;最后,指出人文环境建设必须强调以技术关照和人本关怀为建设基础,以应用导向和整体效应为建设目标,以生态发展为建设特征,最终达到并促成一种人、技术应用与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等相统一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把“信息生态”这个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比喻式概念迁移到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借用其生态观和系统观,引入“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内涵,对解决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瓶颈问题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10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仍然存在大投入、小产出,高投资、低回报等局面.本研究为了解并分析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教育信息生态进化与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荔湾区56所学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内容分析,围绕着硬件环境、软件工具、教学资源和人才等相关信息要素,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实践一线探寻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教育信息生态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够突破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瓶颈.  相似文献   

5.
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的生态学归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生态学的思想和观点引入教育领域以来,教育生态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为教育生态的微观领域,课堂生态是我们研究教育生态的实践场和出发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课堂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中遇到的问题,从教学思想、教学实践和课堂支持环境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课堂信息生态得不到进化升级、整合难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信息生态环境,以期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整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校通”工程自2001年全面实施以来,已进入第六个年头,各地纷纷建设的校园网、城域网究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多大的效益?各地学校的资源库少则几十GB,多则成百上千GB,可老师们还是找不到适用的资源;各地教研部门进行了各种信息技术培训,而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常常只是用于公开课的“表演”;大投入、小产出,高投资、低回报……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对之进行思考,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信息生态学”学科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信息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应用中教育信息、人、教育信息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过程、规律及其整体生态平衡的一个教育领域的崭新分支学科。它从生态视角透视教育领域信息化实践,为其跳出技术论、资源论和环境论等种种盲人摸象的论调,提升到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论提供了价值理念指导,并在崭新理论框架体系中推动相关学科群的发展,从而引导教育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时进化。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校校通”工程自2001年全面实施以来,已进入第6个年头。各地纷纷建设的校园网、城域网究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多大效益?很多信息化设备虽能提供非常强的功能,但常常没能有效利用就淘汰废弃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学校的资源库少则几十GB,多则成百上千GB,可老师们还是找不到适用的资源;各地教研部门进行了各种信息技术培训,而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常常用于公开课的“表演”。大投入、小产出,高投资、低回报……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对之进行思考,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生存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人能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阵地,通过课堂信息技术、师生、教学活动等各因素彼此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互动,使各因素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共同维持课堂系统的整体动态"平衡",形成课堂层面的教育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最新的教育信息化生态观和教育技术绩效理论为指导,全面回顾与总结了佛山市近几年在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和取得成效,并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观念的“五个转变”,对于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和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