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朝前期的治藏政策在清代整个边疆民族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通过阐释此期清廷在治理西藏过程中,当时藏传佛教作为西藏社会中一股强力被上层社会的统治者所利用,以保持和维护西藏地区的稳定和安宁为根本,使治藏政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对当时及后来的西藏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地方不承认其与中央政府的政治隶属关系,其"离心"势力为追求国际地位而积极活动,西方势力也加紧对西藏地方的渗透,恢复和强化中央政府的治藏主权,遂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治藏的核心内容。但国民政府自身因持续不断的战争和内部日益严重的腐败,始终无力切实解决西藏问题,遂以羁縻笼络之策对藏开展政治运用,其表现之一即是优崇藏传佛教。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对西藏地方开展的传昭布施,即是国民政府希冀通过优崇藏传佛教增进西藏地方对中央权威政治认同及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之一。驻藏办事处在种种困难之下坚持开展传昭布施,对于宣示中央政府的治藏主权和增进西藏地方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年出版了苏发祥著的《清代治藏政策研究》一书。全书 2 0余万字 ,分为八章 ,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清代近 30 0年间中央政府对治理西藏地方政府的一些政策。对我们清楚地认识清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全书主要内容涉及 :1 17世纪前期西藏的形势。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帮助黄教寺院势力集团在拉萨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 ,甘丹颇章地方政权对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清朝对藏政策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2 政教分离、以蒙治藏政策的确立及结束。清入关以后 ,比较顺利地继元明两代实现了对西藏地方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4.
清初康熙帝平定西藏,结束了蒙古诸部在西藏地方的统治,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祖国统一。清朝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决定排除蒙古诸部首领在西藏的角逐,通过支持本民族领袖来执行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施政,从而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直接管理,这是清朝对西藏施政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试论清朝的治藏方略彭建英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其治藏政策中吸取了元、明两朝治理西藏的经验,并最终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治理措施。清初对西藏的治理,其所面对的并非单一的藏族地方势力,而是由蒙古势力统治下的西藏,即由蒙藏两族的上层势力控制下...  相似文献   

6.
清朝尤其是自乾隆时期,清朝政府在治理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诸如:扼制世俗势力,积极扶持达赖喇嘛,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地位,加强对西藏地方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实行摄政制度,解决因达赖喇嘛圆寂出现的西藏地方权力真空问题;制定法律、法规,依法治理西藏地方事务,等等,从而使清王朝对西藏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明朝治藏方略的内容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亡明兴,只不过是中国不同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而已,其根本性质并未发生改变。随着王朝的递嬗,明王朝也继承了西藏地方对中原王朝的政治蕃属关系。但与元朝治藏政策相比,明王朝对西藏的治理政策,在沿袭元朝旧制的同时,也作了一定的调整,主要内容有:一、建立军政机...  相似文献   

8.
柳森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2):139-141
民国初期,西藏地方局势日趋紧张。袁世凯执政后,重申民国政府对藏主权,积极倡导五族共和;同时,其恩威并举,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行政管理;在中英交涉过程中,其拒绝签订出卖西藏的非法条约。但其运用封建性的政治思维是不可能解决西藏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华冷战背景下,杜鲁门政府放弃了不介入西藏事务、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传统政策,开始考虑以涉藏心理战阻挠中国统一,给中共统治制造麻烦,分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建国之初,涉藏心理战引而不发。中苏结盟,特别是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签署后,美国积极寻求英印的支持,利用流亡藏人和西藏境内的"藏独"势力将该战略初步付诸实施。由于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正确的治藏举措,加之印度的消极态度,杜鲁门政府的涉藏心理战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但它也开启了美国此后借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清朝乾隆年间,西藏发生的廓尔喀大举入侵西藏的事件,经过清政府派兵进藏,很快地平息了这场侵略战争。在此同时,清乾隆帝和清政府深感育必要对西藏地方进行一次深入的整顿,所以颁行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一章程的颁布对西藏当时以及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政治、宗教、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末年,英帝国主义者对西藏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并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我国在西藏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损害。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四川总督丁宝桢观察时局,筹划保川固藏,驻藏大臣文硕首倡在藏练兵自卫,保全藏土。之后的张荫棠、联豫等都曾力言编练新军、派川军入藏,以巩固边防。他们的军事思想一脉相承。本文主要通过史料来阐述清末"编练新军、川军入藏"军事策略的产生过程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关西藏的影视作品,共同特点是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化的西藏,强调了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冲突,进而为西方社会"救赎"西藏寻求依据和创造社会舆论环境。从史学角度出发,对《小活佛》、《旅藏七年》、《昆顿》三部较有影响力的美国好莱坞西藏题材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可以发现,三部好莱坞影片刻意虚构情节,严重误读历史,曲解了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关系,影片的主题思想传递了美国社会对西藏长期持有的错误认知和自身价值诉求,这类影视作品明显受到美国政治环境的影响,是冷战后美国积极以"西藏人权"为由向中国政府施压的外交政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40年代,国内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尤其是鸦片战争的影响,致使清政府在西藏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为了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清朝政府决定七世班禅出任摄政职务,查办藏事,化解西藏地方矛盾,这对稳定西藏局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荫棠乃清一代驻藏大臣中之出类拔萃者,也是百余位驻藏大臣中仅有的两位汉族大臣之一.清季在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藏族人民遭受蹂躏、祖国领土面临被割占的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张荫棠挺身而出,对外积极维护国家主权,与英人据理力争,修订不合理的条约;对内他励精图治,积极整饬藏政,弹劾贪官污吏,推行实施了一系列安边治藏的政策,赢得了广大黎民百姓的赞扬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清初治藏政策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设立了驻藏大臣,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后世治理西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藏由于远离内地,在政治经济方面与中原有较大差别,同时由于历史上受蒙古部族控制,中央王朝很难对西藏进行直接管辖,另外,准噶尔部在当时多次侵扰西藏,这些都使得驻藏大臣的设立成为顺应时代之举。  相似文献   

16.
自13世纪以来,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就一直置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其间,中国虽经历改朝换代,但无论是哪一朝代或哪一个民族的统治者执掌中国的中央大权,都在西藏地方有效地行使着主权。本文试图分析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治理,阐明南京国民政府对西藏地方的重视,这标志着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与中国西藏接壤的今尼泊尔地区,在清朝记载中称巴勒布、廓尔喀,清朝前即与我国有贸易往来与交流,直至18世纪后期。随着廓尔喀王朝统治时期向外扩张的需求增加,在一系列借口及英国势力的明扶暗助之下,开始侵略我国西藏地区。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分析3次廓尔喀战争中清朝对廓尔喀、西藏政治、军事等政策,阐明我国清朝时期保证藏区稳定与不容外敌入侵的决心,及第三次廓尔喀侵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当代的启示与鞭策。  相似文献   

18.
驻藏大臣是清政府派藏机构的核心人物,其治藏水平与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清廷施政西藏的成功与否。本文在查阅分析、跟踪研究众多史料的基础上,继姊妹篇"论百年驻藏大臣研究进程"一文,阐述了百年(1910~2010)间藏学工作者对驻藏大臣研究的成就和欠缺之处。  相似文献   

19.
1918年5月至1922年9月间,中英两国围绕川藏划界(包括青藏划界)问题展开争论。整个争论分三个阶段:1920年3月前,英国政府竭力迫使中国政府承认"内藏"、"外藏"区域的划分;中国政府虽然主张川藏以金沙江为界,但因遭到川青各方反对而设法搁置争议。大致在1920年3月至1921年1月争论"暂告停顿"期间,李仲莲、朱绣入藏,设法通过内部协商解决康藏冲突;贝尔则入藏实施"武装西藏"政策,策划康藏冲突。1921年1月后,争论又起,英国政府以所谓划界让步换取中国政府承认西藏"完全自主";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西藏的天然界址不能更动。由于解决时机并不成熟,川藏界务只能搁置。  相似文献   

20.
果亲王允礼具有风流文采和行政才干。雍正时曾奉命经理达赖喇嘛人藏事宜,并沿途检阅各省军队防务,乃当时清朝治藏的一个重要事件,显示了清朝国威,印证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期间所撰《西藏日记》并《奉使纪行诗》,刻画人藏旅途多变的风光,体现了热爱山水、融入自然与不忘使命、彰显国威相结合的双重内涵,具多方面价值,对研究清代西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