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来,学者对"网络语言"的概念界定较为丰富,但"网络语言"的面貌实质仍不够清晰;网络语言的形成是以互联网络不同语境及其语用特点的存在为基础的。划分语境、分析每种语境的语用特性,对厘清"网络语言"的概念至关重要;"网络语言"仍然具有传统语言的本质特征,其区别于传统语言的最大特征在于通过不同的网络语境,使语言形式和承载精神极度扩张直至规模化共鸣效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语言也随之扑面而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语言规范化和传统的语言教学带来了冲击,介绍了网络语言的四种类型,在对网络语言的言简意赅、个性张扬、诙谐幽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3.
高岩 《华章》2012,(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网络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活力,并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变体,它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建立传统语言规范是理解网络语言的基础。利用鲜活的网络语言语料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言网语,培养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挥语言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规则的解构问题,展现了网络语言的特点、规律和规则,为正确的运用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是一种在互联网中使用的,与传统语言规范有明显不同的语言形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的运用愈发广泛,逐渐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由于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也对传统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加上互联网监督难度较大,使得网络语言失范现象频发,给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来对学生的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并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网络语言的优劣进行辨别,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是网络特殊语境里语言符号的变异,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网络语言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规范冲突和它的负面影响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冲击。语文教学应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语言,并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优化学生语文学习语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杜绝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没有局限。网民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语言更是五花八门,从早期出现的“美眉(美女)”、“88(再见)”到正在流行的“偶(我)”、“稀饭(喜欢)”,网络语言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学者、媒体对这种现象所持的意见也是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污染;有的认为是对传统语言的挑战和补充。本文就从语言学的角度,谈谈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对交际的影响已经从网上逐渐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甚至开始对传统语言产生了或多或深少的影响。所以语言工作者们对网络语言也开始了由浅入深的研究,从其定义、特点、性质、表现形式、产生原因、规范的问题、以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网络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非常快,语言工作者应赶上它的脚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准确的指导,使得网络语言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形成了新的语言集团.并不断向传统编码挑战。网络语言传播带来的品位、伦理、合法性等问题,影响着青少年的语言态度和语言情感。网络语言传播促使网络语言向着健康、明、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