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班额背景下的双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双语教学挫伤了一部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单向式输出、缺乏与学生的学习互动,使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明显不高;专业课程内容受制于教材的羁绊,其丰富性、深刻性、趣味性严重不足。基于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理,在大班额双语教学背景下开展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的意识,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提升了教师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及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中"师生同写"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英语写作实践。泰州地方文化英语研究性学习采用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个人独立写作与小组合作写作相结合,师生多元互动修改的"师生同写"策略,调动了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促进英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现状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高中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以及交流合作等形式来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最终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将高中英语写作推向更高的层次。但是在我国高中英语写作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并且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些教学现状就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度较高,而基础差的学生参与度较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要以情境营造氛围,多给予学生代入感;以互动增强交流,促进师生互帮互助;以合作带动探索,保障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5.
王金钰 《甘肃教育》2014,(19):58-58
正所谓互动教学,就是上课时教师为活跃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是教师先发起,然后邀请学生与自己合作达到某一教学目的,做出某种东西、解出某一道题,或是完成某个事情。师生共同讨论,师生共同思考,师生共同探究,是互动教学的主要特点。利用师生间有效的互动,可以扩大课堂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活跃课堂气氛。互动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教学环节,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实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堂要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批改与反馈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途径,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英语课堂昂扬着生命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生动化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提高。但现如今,高中生物课呈现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差,课堂知识归整不及时等问题。应用"喻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1高中生物教学现状1.1师生缺乏信任和交流高中生物课堂上,师生之间总是无法实现真正的互动教学,这与师生之间缺乏信任、缺乏交流有关。师生之间的不信任造成了教师在讲课时容易形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一门综合性的技巧,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把合作学习运用到英文写作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教学方式的最佳表现形式。将合作学习运用到英文写作教学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教师的批改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角度的互动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雪芽 《快乐阅读》2011,(8):150-151
在对话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是师生双方进行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它既是民主、平等的教学,又是互动、交往的教学;既是沟通、合作的教学,又是创造、生成和以人为本的教学。其本质就是:真正以学生为学习作文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把写作看成是找寻自我和形成人格的过程,在思想的对话和交流中逐渐形成自身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关链。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拓展,加强师生交往,促进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很少,没有教师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不积极,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便成了“哑巴英语”。一、互动合作教学互动合作教学就是指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创设的模拟真实条件的教学环境下师生、生生、教学媒体之间发生的多向交流、对话以及互动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互动合作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师生人际互动。这种互动合作教学为学生占主体地位提供了有效的思路,教师通过“教”来促进自己进一步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二是互动合作教学是一种师生情感互动过程,在合作解决问题中既能实现课堂教学任务,也能增进参与者之间的情感,因此师生互动合作教学的核心在于情感“交互”。  相似文献   

12.
正合作学习主要是以生生、师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以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利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中英语的学习之中,从而不断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被动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方式单一、刻板。当前,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是每个历史教师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试从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德成 《考试周刊》2013,(84):43-43
文章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教学的脉搏,从学生的成长进步、全面发展出发.创新教学理念,创优教学方法,创设乐学情境,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创作能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新型人才。教师要创设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语文教学成效.使“教”与“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发现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只好自己唱独角戏,缺少了学生参与的课堂变得失去了生机,极大地打击了师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课堂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促使学生互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教学重难点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许佃民 《中国教师》2013,(18):24-2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之中很多隐藏较深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课堂完全被教师掌控,学生缺乏自主性,师生之间也缺乏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与实践在课堂中失衡,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由此可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互助互动,小组交流合作,挖掘学生潜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成绩提高。目前,合作学习作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教学组织模式被广泛研究和使用。本文仅"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推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的目标以及内容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通过设计一些不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从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引入合作教学入手,阐述了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