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在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中,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连续报道多,虽有策划但仍脱不了就事论事、就现象论现象的窠臼。看似报道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却由于限于表面经济现象或事件而未能对其作出合理定位、把握、往往生硬、艰涩。地市报要走出经济报道困境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做到形式上贴近读者,内容上有实用价值。写作上有深度、有厚度。  相似文献   

2.
如何改进经济新闻的报道,使地市报的经济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百姓?怎样才能做出可读性强并具有生活化倾向的经济报道?这一点值得探索和努力。从2010年以来,贵州《黔西南日报》经济新闻部以百姓的视角为重点,切入经济活动与经济现象,把经济报道的"大问题"与读者的身边大事、小事结合起来,"大"题"小"做,从而使经济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生硬的经济报道通俗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报纸面向的主要是本地区基层的普通读者,其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经济政策、经济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并及时反映新近发生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但目前不少地市报经济新闻报道存在着工作性报道多,且数字堆砌,引用的术语、名词太多,专业性太强等艰涩难懂的问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目的是指导经济工作,这种定位决定了经济报道的基本内容和报道形式.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办报思路和思维定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经济报道是新时期新闻报道的主旋律。如何搞好经济报道,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是新闻单位总编辑们不懈的努力方向。那么,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县市报,如何搞好经济报道呢?笔者认为:需要总编辑在指导思想上把握好“五性”。  相似文献   

5.
王仲有 《新闻知识》2001,(11):35-36
本文仅就地市报经济热点报道的策划与实施,谈一点粗浅的设想和体会。一、确立一个基本观念———为受众服务办好办活经济热点报道,尽心尽职为受众服务,是我们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大报的热点报道立意深、气势大,我们地市报不可比拟,但是我们万万不能忽视一点,即我们的读者每天得到最早新闻的途径是当地的报纸,而且他们十分关注发生在自己所处地域、从事行业和身边的事。这是任何大报不可比拟、且十分强大的人文资源优势。地市报必须充分挖掘、发挥这一优势,务必抢在大报与当地相同、相关经济热点报道到来之前,抢抓热点、焦点问题,或…  相似文献   

6.
张涌 《青年记者》2012,(21):51-52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多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多媒体的读屏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  相似文献   

7.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纷纷加大经济新闻报道力度。然而,在经济新闻繁荣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动态性、工作性、一事一报的报道比较多,分析洼、解释性、关联性、建设性的报道少,尤其是地方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由于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前瞻陛研究,缺乏对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多重观察视角,使得地方经济新闻报道普遍存在着报道层次浅、报道视野窄、报道方式旧和报道效果差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亮 《新闻世界》2009,(11):78-79
金融危机给经济报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当下要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应该从宏观、微观经济报道,区域经济报道、突发性重大经济事件报道等几个方面着手,满足金融危机下对经济报道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加速实现经济新闻报道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当前,涉及农民常态生活的新闻报道被不少媒体忽视,即使是处于农村最前沿的地市报,也缺乏以农村人口为目标受众的新闻信息. 把新闻视角投向农村,让涉及农民常态生活的报道进入主流传播范畴,这不仅是地市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在困境中求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日益受到各家媒体的重视,它能够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本文以地市报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发现经济新闻、如何写作经济新闻及如何写深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闻日益受到各家媒体的重视,它能够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本文以地市报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发现经济新闻、如何写作经济新闻及如何写深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2.
县、市报能否坚持面向农村基层、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是能否认真贯彻执行新闻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的问题。县、市报虽然不能办成农民报,而它的侧重点必须放在“农”字上,新闻报道必须围绕“农”字进行。一要拓宽“农”的报道面。县、市报人必须打破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努力扩大“农”的报道视野。要从发挥本地地理优势和自然优势着眼,从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着手,反映农村经济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质量,笔者认为,要改变对经济新闻报道的认识,培养专业的地市党报经济新闻报道队伍,准确把握报道视角,创新报道模式。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房价不断上涨,买房贵、买房难的民生现实,人们对房地产信息和政策了解的需要等,使得房地产新闻在地市报中,不仅比重增加,报道体裁也多样化,读者更是爱看。房地产新闻,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和购房行为。作为地市报,进行房地产新闻报道时,不仅要传递市场信息,更要立足服务读者,关注房产热点,用百姓视角、理性宏观的眼光去审视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立观察和思考,树立房产报道的权威、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经济活动日益多元、复杂多变的前提下,经济新闻报道在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地市党报,如何报道好地方经济新闻?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地市报记者只有把握和运用好地方经济新闻报道的“三种类型”,就能比较主动地做好这方面的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6.
要把县市报办成以县域为中心的区域都市报,要求我们在抓新闻报道时转变报道模式、改变报道视角,确立民生意识,实现新闻报道政治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与统一。而在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编辑担负着重要责任,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既是贯彻编委会办报思路的"操盘手",又是深化记者、通讯员稿件主题的"助推手"。由此可见,编辑的民生意识决定版面语言的表达,也决定着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多媒体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经济报道的难点也不少,专业人士觉得报道很业余,普通读者又觉得罗列大量数字的报道太“硬”,铺天盖地的经验报道、成就报道,一个单薄的事实产生无...  相似文献   

18.
鲍俊 《新闻世界》2013,(10):88-89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新闻报道在地方党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地方经济的发展变化,指导社会生产生活,引导各种经济活动向正确和良性方向发展,成为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职能。笔者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总结几年来的_T-作实践和体会,认为要做好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最主要体现在当好参谋助手方面。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交流的需要,已经越来越显出它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经济报道的重要地位和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并不意味着它碧玉无瑕,相反,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  相似文献   

20.
地市党报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如何搞好新闻报道,积极主动展开策划、组织,在一方热土上当好舆论推进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热情倡导真善美和谐社会的内含是丰富的,真善美是极至。当我们遵循新闻规律,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时,会发现在群众、社会生活和实际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东西。这是社会的真实、客观和主流。贴近其中,搞好策划,全面报道,是地市报人的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传播服务中,为本地读者提供有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新闻事例,是地市报人新的使命。基于上述理念,《益阳日报》适时推出了《邻里亲》栏目,积极策划、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