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体中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导我们知道,在伏安特性曲线中,如果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这样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表明该电学元件的电阻值是定值;如果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曲线,表明电流I和电压U是不成线性关系的,这样的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在计算功率中,直接用公式法求非线性元件的功率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拟通过一道例题及其拓展来探讨如何用图像法求非线性元件的实际功率。例题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I/A0.120.210.290.340.38U/V…  相似文献   

2.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所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曲线,如图1所示.怎样根据曲线特征判断灯泡电阻的变化呢?又怎样根据曲线求得小灯泡在某一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呢?  相似文献   

3.
从实验的思想方法来看,高中电学实验可归纳为三大类:伏安法、半偏法、等效法.本文以伏安法模块为主,谈谈这三类实验思想及教学与复习建议.一、伏安法思想伏安法是指通过对被测对象电压、电流的测定来求得其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电动势等电学量,或再由其某些电学量转而求出一些非电学量如长度、截面积等.伏安法是高中电学实验的最大模块,大部分实验均属于这个模块.1.伏安法的基本情形图1(a)为测小阻值电阻的情形,图1(b)为测大阻值电阻的情形(两表内阻均未知).测金属丝的电阻率和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时由于其阻值较小,一般也用图1(a)电路,不过由于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时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大,需配上分压式电路,这里  相似文献   

4.
伏安特性曲线图常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以此画出的I-U图像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如果某一个金属导体,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由于小灯泡钨丝的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这类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  相似文献   

5.
陈正毛 《物理教师》2004,25(9):4-25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是联系初中、高中电学实验的纽带,虽然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在初中已经做过学生实验,但是,我校712名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6.
所谓伏安特性曲线,是指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变化关系曲线.对电阻固定的导体,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但实际上,由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灯泡中的灯丝,随着流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丝温度将升高,灯丝的电阻率增大,导致灯泡电阻增大,所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这就是所谓的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包括含二极管电路和白炽电灯电路,由于这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再是线性的,所以欧姆定律及电路的特点一般也不能再直接使用,故求解这类问题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要想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我们当然要从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人手:根据P=UI可知,我们必须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才能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而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需要电压表和电流表.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是相似的,都是伏安法的一个具体应用.如果实验中我们的电压表或者电流表损坏了,我们又该如何选择需要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呢?  相似文献   

8.
高丽丽 《考试周刊》2010,(48):177-179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增加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且为二级要求,这个实验涉及一些电学的基本规律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探究性实验,且可以作为母题进行拓展和应用。一、伏安法的选择(一)误差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R=U/I,  相似文献   

9.
伏安法测电阻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该实验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后面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打好基础。在使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杨中甫 《中学理科》2006,(10):34-35
导体中电流I和电压U关系可以用图线来表示.用纵轴表示电流I,用横轴表示电压U,画出的I—U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等于导体电阻的倒数;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其上各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等于对应端电压或电流时的电阻的倒数.这里我们主要研究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1.
导体中电流I和电压U关系可以用图线来表示。用纵轴表示电流I,用横轴表示电压U,画出的I-U 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等于导体电阻的倒数;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其上各点的纵横坐标的比值等于对应端电压或电流的电阻的倒数。这里我们主要研究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2.
正由欧姆定律可知,对负载是线性纯电阻的电路,有I=U/R,因此,当R为定值时,U-I图线应为过原点的直线。若负载是非线性的,如有小灯泡的电路,由于灯丝在其两端电压由0增至额定电压的过程中,温度由室温升高到2000℃左右,灯丝电阻率有明显增大,故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中,有两处提及U-I关系图像,这两条图线即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学生分组实验分析,找出实验中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比较重要的电学实验有四个,“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伏安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在这四个实验中都用到变阻器,其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改变自身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电压;另一个是保护电路.但在这四个实验中变阻器的具体操作又各不相同,现分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测量电阻的方法很多,初中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伏安法,即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如图1),根据欧姆定律I=U/R计算  相似文献   

16.
一、疑点的提出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定量关系的一条规律.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即I∝U.通常把这个关系写成I=U/R等,或者R=U/I.其中R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学生在学习欧姆定律新课时,由于之前的初中《科学》课上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初步知识,因此对高中深化和提高的内容作了较好的同化和顺应.然而在做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后,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实验基础、适用条件,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界定等知识点产生了很多困惑,对教科书上相关内容的表述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王肇铭 《物理教学》2010,(3):64-64,F0003
实际白炽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我们不能应用简单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直接计算它的实际功率和电阻。一般可以先用“伏安法”测出该白炽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然后用图解法确定在某个电源作用下的“工作点”,即实际工作时白炽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该灯泡的电流,从而计算该灯泡的实际功率和实际电阻。  相似文献   

18.
1.导体的伏安特性I-U图像 导体中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图线来表示.用纵轴表示电流I,用横轴表示电压U,画出的I-U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等于导体电阻的倒数;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其上各点的纵、横坐标的比值等于相应电压或电流的电阻的倒数.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中学物理中,"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高二物理"电流"一章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学龄为17岁左右。教学要求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通过对电路中灯泡电流、电压的测量、绘制出相应的I-U或U-I图线,知道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非线性曲线并能解释形成曲线的原因。学时为2课时。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讲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及对曲线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许多学生在安排的时间内无法完成实验,对曲线包含的物理意义也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20.
武中安 《物理教师》2005,26(7):31-31
人教社版高中物理教材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学生实验中写道:“……变阻器的阻值由小向大逐渐改变(注意:开始时变阻器的电阻不能为零)”.图1该实验要求电路连接图如图1所示.实验时,变阻器的触头滑到A端,显然在安全上没问题.为何教材特别要求变阻器的电阻不能为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