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果朋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15-116
湘西北侗民歌是数量最多、生命力最强、特色浓郁的歌种,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曲调多样,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湘西侗族情歌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地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特点,探索民族音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侗族情歌是侗族民族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品种。它往往用生动形象、质朴简洁、诗意浓郁、感情真挚且富有音乐的语言,表现侗族人民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间接地折射出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3.
"鱼"的生殖意义,"水"的婚恋意义,使本就不分的"鱼水"意象与女性、爱情紧密联系起来,这在侗族情歌中表现尤为突出。侗族情歌中"鱼水"意象是侗族社会自然环境、时代环境、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思想倾向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4.
侗族情歌是侗族民族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品种。它往往用生动形象、质朴简洁、诗意浓郁、感情真挚且富有音乐的语言,表现侗族人民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间接地折射出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5.
优美的自然生态、和谐的人际生态和精神生态共同织就了侗族河歌、京族情歌的生态意蕴和意趣。侗族河歌低徊柔婉,其意象选取与山水景色及农耕文化有关,是一种内倾型生态美蕴;京族情歌以大海为主要观照对象,具有明朗开阔、刚健雄浑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外显型生态美蕴。京侗两族民歌都受到了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艺术上力求突破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限,达到物我和谐、自我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侗族情歌具有恋爱自由、真诚高尚、忠贞专一、大胆追求、选择对象等恋爱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7.
侗族情歌具有恋爱自由、真诚高尚、忠贞专一、大胆追求、选择对象等恋爱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然地理社会环境,人们生活实践与审美意识,万物有灵的交感思维,共同构成了情歌中“花草”意象的文化成因.情歌中“花草”作为一种原型意象,蕴含侗族同胞的情爱心理、生殖崇拜和神巫气质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艺术是人类用形象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手段而幼儿与艺术之间有着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共同特征。纯朴浓郁、独具特色的侗族艺术时时处处影响着侗族的后一代,其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幼儿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总人口36.13万,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5%。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又由于侗民族“艰苦朴素、  相似文献   

11.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物质标志 ,它的产生与侗族古代婚姻制度的形成以及定 (论 )姓结亲、破姓结亲、姑表结亲等婚恋形式的出现有着紧密关系 ,通过对鼓楼与侗族婚姻制度与婚恋形式的关系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对鼓楼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2.
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婚。婚姻习俗男女社交公开,恋爱自由,婚姻缔结与解除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程序。但婚姻不自主,"姑舅表婚"较为流行,习惯早婚,结婚极少去民政部门登记,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等。侗族婚俗与我国现行婚姻法相比较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悖离之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地区。因此,对黔东南州的侗族婚俗习惯与国家婚姻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理论研究,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在侗族地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论侗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锦是侗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然而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现代化浪潮在观念与物质层面的双重推进,侗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迁。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侗锦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危机。加强侗族文化资源的宣传,加大对侗锦技艺的研究力度,培训侗锦技艺传承人员,使民族艺术保护与民俗旅游协调发展,是处理好这个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关系到侗族的历史文化与未来。  相似文献   

14.
榕江侗族风情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榕江县是贵州侗民族集中的聚居地,侗族风情十分浓郁。有独特的侗寨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和民族节日,以及传统的民族工艺,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瑰宝。针对侗族风情旅游的特点和状况,提出几点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侗语是侗族的灵魂与血脉,是侗族最重要的社会特征和交际工具,是维系侗族同胞共同心理素质的主要文化因素。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它不可避免地向现代文明靠拢,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侗族祝赞词是在社交场合中为了构建人际间、村寨间的和谐关系所说的好听之语,即所谓的溢美之辞。在传统的侗族社会生活中,大量运用到祝赞词。它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经久的艺术生命力侗族祝赞词是一个民族的声音,增进人际团结和友谊的润滑剂,促进社会和谐的诗篇,属于人类生活的赞歌。可见,侗族祝赞词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学遗产。我们要继承与盘活好这笔遗产,使它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更好的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