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是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遵循“逻辑起点一逻辑中介一逻辑终点”这样的理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这三个维度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这三个维度的内在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结构,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和科学性提供了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显著体现于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这四大维度之中。基于文化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基于理论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承继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魂”;基于历史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肇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之“根”;基于实践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入推进的一个全新历史方位。这项伟大事业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也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其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作为党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成就,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和历史逻辑。它既体现为由政治道路、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所组成的内在逻辑,也体现为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建党学说,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奋斗历程的艰辛探索和经验总结的历史逻辑。这两个逻辑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充分证明了我们党在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中,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立场,坚持人民导向,走出了一条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学理逻辑,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逻辑、历史逻辑和发展逻辑。其中,话语逻辑主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概念、范畴、术语及其宣传和普及问题;历史逻辑主要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发展逻辑则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产生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蕴含着理论自信产生的基本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学理逻辑研究,正是通过这三个逻辑的维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科学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素结构与理论体系,并在探究社会未来发展规律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讨论,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商品”“生产关系”“人民”“国家”四大核心范畴展开。而关键性争议则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经典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形态发展成熟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观点等一系列核心命题。这种状况反映了既有相关研究一方面呈现学术观点多元,另一方面呈现缺少充分对话的特征。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研究,需要回答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合理推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把握逻辑起点确立的原则性与现实适用性的辩证统一。逻辑起点直接决定着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点与逻辑方法,因此对逻辑起点命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基于此,应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所处时代的问题、主题、特征做出整体回答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命题,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大局”的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下中国和世界做出全面判断的基础上对时代做出的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在21世纪的最新表达。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新思想产生新飞跃,对新时代做出科学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基本依据。新时代观秉承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三重逻辑,即以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为尺度的发展逻辑,以解决现实根本性问题为导向的实践逻辑,以哲学方法探讨时代本质的思维逻辑,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具有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7.
全面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三重逻辑,弄清楚其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对于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根本属性。从历史逻辑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镌刻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之中。从实践逻辑看,“坚持人民至上”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百余年探索,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从工业化到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的历史过程。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化解现代化危机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分配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分配观。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进程,始终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全局与局部、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破解当今中国社会分配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从历史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历史和现实自洽的统一;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在问题导向下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从价值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综合运用,必将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IF逻辑全名为独立友好的一阶逻辑,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欣迪卡提出.欣迪卡发现在数学和自然语言中,不但存在传统一阶逻辑所刻画的量词之间相互依存的情况,有的时候还有不存在依存关系、相互独立的量词.为了刻画这种现象,他向一阶量词逻辑引入一个独立指针“/”,表示指针上面的量词与指针下面的量词不存在依赖关系.IF逻辑在句法上是对一阶逻辑的直接扩张,表达力相当于二阶逻辑.之后,Bradfield尝试将IF逻辑的思想用于表示计算机系统执行路径的相互独立,用模态之间的独立来表示事件之间的独立,发展出IF模态逻辑.IF模态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新兴分支,还存在很多有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逻辑信息系统采用一致的方法并利用逻辑程序对信息进行刻画、查询,最后借助信息进行导航、分析和更新.逻辑在逻辑信息系统中,尤其在数据库模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给出了逻辑信息系统的规则以及建立在系统基础上的程序.在逻辑程序中,通过对逻辑的内涵概念和外延概念的解释,可以对不同的逻辑程序进行优劣的比较,从而为选择最佳的逻辑程序提供标准.  相似文献   

14.
15.
IF逻辑全名为独立友好的一阶逻辑,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欣迪卡提出。欣迪卡发现在数学和自然语言中,不但存在传统一阶逻辑所刻画的量词之间相互依存的情况,有的时候还有不存在依存关系、相互独立的量词。为了刻画这种现象,他向一阶量词逻辑引入一个独立指针"/",表示指针上面的量词与指针下面的量词不存在依赖关系。IF逻辑在句法上是对一阶逻辑的直接扩张,表达力相当于二阶逻辑。之后,Bradfield尝试将IF逻辑的思想用于表示计算机系统执行路径的相互独立,用模态之间的独立来表示事件之间的独立,发展出IF模态逻辑。IF模态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新兴分支,还存在很多有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逻辑到普通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逻辑是传统逻辑主体内容的扩充,其中贯穿着兼容并蓄的大逻辑观,是高等院校科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吸收论”的角度坚持普通逻辑的特点和现代化的改革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普通逻辑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对全国高校普通逻辑教学改革与现代化的进程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典逻辑是现代逻辑发展早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成果。它成为现代逻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现代逻辑的发展表明,经典逻辑既有其适用性,又有其局限性。数理辩证逻辑是在保障其适用性,又克服其局限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逻辑系统。数理辩证逻辑将现代逻辑适用领域扩展到非直谓性、不确定性和内涵性推理领域。数理辩证逻辑扬弃了源于经典逻辑的逻辑悖论;防止了基于经典逻辑的逻辑怪论。  相似文献   

18.
演绎逻辑及其价值屡屡遭到错解与误视。虽然前提蕴涵结论,但演绎逻辑仍然具有"创新"功能。在形式结构上,逻辑真理表现为重言式,但重言式不等于同语反复,更不应该用它们来反对演绎逻辑。  相似文献   

19.
20.
实质蕴涵的提出引起学界极大争议,蕴涵怪论一直是争论焦点之一。20世纪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构造排除蕴涵怪论的形式系统。制约逻辑和相干逻辑均成功避免了迄今所知的一切蕴涵怪论。因制约逻辑系统、模态逻辑系统以及与严格蕴涵、相干蕴涵相联系的E系统都采用entailment这个词来表征,故易被误认作相近的系统。事实上,制约关系与相干蕴涵不同;制约逻辑接纳而相干逻辑排斥选言推理,故此二者殊异。认为制约逻辑与相干逻辑等价,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