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冲突话语是言语行为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借助《来来往往》这部小说,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冲突话语进行分析,具体有分析冲突性话语的语言形式;并借助Verschueren(1999)的语言顺应论,发现冲突性话语是交际者在顺应语境的条件下,为实现交际意图而对语言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冲突性话语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只是从一般的礼貌言语行为角度来讨论其策略原则,并没有与具体的语境相结合来对其进行动态方面的研究,因此采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对实际交际中的礼貌话语进行研究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冲突话语是夫妻之间不可避免的言语行为,如何选择话语策略来消解冲突关系达到家庭的构建与和谐。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考察夫妻冲突话语的消解策略,发现说话人有意识的选择减少听话人面子威胁程度的话语,顺应对方的语境世界能有效地缓解和终止冲突。  相似文献   

4.
非言语交际的顺应论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说和顺应论为语用学领域的研究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进行了合理的诠释。但非言语交际行为(如身势语、副语言、沉默行为等)在日常交际生活中的表意功能同样不容忽视。然而Versehueren对非言语交际的顺应性并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阐述和说明。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人类主要交际模式的特点及分类,非言语交际的顺应本质值得探讨。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善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将非言语交际纳入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并尝试性提出交际顺应论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从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的视角来看,新闻标题中时髦词的选择所体现的顺应主要是对交际语境的顺应,这具体表现在顺应受众求新求奇的心理、顺应新闻报道者求精求简的心理、顺应社会文化和规约、顺应社会环境、顺应所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从语用学的角度,以顺应论为理据,对新闻标题进行的研究较之以往从文体学和修辞学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更具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教师话语历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教师提问作为教师话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利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提问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从交际语境的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层面分析教师提问这一动态过程,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际策略,模糊语言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中的常见现象,更是政治演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言语手段。以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中的语境顺应角度为视角,对奥巴马每周演讲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发现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为顺应语境而作出的选择,以达到保护面子,显示身份和权威以及表达愿望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成如萍 《海外英语》2014,(17):238-240
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际策略,模糊语言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中的常见现象,更是政治演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言语手段。以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中的语境顺应角度为视角,对奥巴马每周演讲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发现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为顺应语境而作出的选择,以达到保护面子,显示身份和权威以及表达愿望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称呼语作为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打开社交大门的钥匙。以往的研究多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忽视了交际中语言现实和心理动机等动态因素。文章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结合具体影视语料,分别从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至今三个时期对称呼语的演变进行历时分析,探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如何顺应语境要素的,旨在帮助我们在今后的言语交际中学会适时调整称呼策略,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心理及认知等因素深刻影响小说人物的语言选择。运用Verschueren(1999)的顺应论,可从综观角度构建基于语言选择与顺应的小说人物对话分析框架,从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三大维度探析美国华裔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人物语言的动态语境顺应过程。通过话语生成和解码语境动态顺应探究主人公如何在多民族文化冲突中重塑跨文化华裔身份。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标记性句式,英语前置句式在言语交际中并非常式句的简单语法替换形式,而是有着特定的语篇、语用及修辞用途。本文基于顺应论,着重分析语言使用中前置句的选择,研究其语言顺应性,阐释前置句具有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与意识程度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语言顺应论是一个极富解释力和适应性的理论,它对翻译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顺应论认为顺应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翻译是一个根据语境不断进行顺应性选择的动态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对译语语境以及译文的语言结构的顺应。本文主要从语用学视角探讨了语境顺应对电影《英雄》字幕翻译的影响,指出了语境动态顺应在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提出动态的语境观,认为语言选择是语言使用者有意识地不断调整语言、顺应语境的过程.顺应论的语境顺应现很好地解释了外事口译语境动态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指导口译员理解外事语境对译语词义选择及语言结构选择的制约,并能发挥能动性,灵活地选择译语,获得最佳的译语质量和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维什尔伦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通过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四个方面来研究翻译,可发现顺应论对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将顺应论应用于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翻译研究迈向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从语用的角度展开对翻译的探索,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翻译界的关注。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e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1999)一书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和诠释语用学。随着顺应论的提出,它逐渐被学者们借鉴到翻译研究中。顺应论具有四个特征: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及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然而,在翻译实践中顺应是有限度的,顺应只是翻译中的一种现象,忠实才是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指导英语听力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语言学定义语言学习与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关系的本质,它可帮助教师选择学的方法。本文如何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探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根据这一理论,当一个说话时会同时产生三种行为,即:言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最关注的是言外行的为,它试图解释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语境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语境顺应,即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从而揭示了语境顺应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巨大解释力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商贸活动书函的重要组成部分,索赔信无疑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语言达到行为目的的活动。成功的索赔信要运用各种语言手段,按照一定的语言策略采取不同的言语行为来实现其交际目的。把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引入索赔信的研究,通过实证,系统地对索赔信的种类和功能、不同言语行为的词汇、语法和句法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探讨在索赔信的书写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语法、词汇手段,充分利用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礼貌地提出索赔,提高言语交际能力,促进有效的商业交际,以维护正当的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19.
Verschueren顺应性理论与元语用指示语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ersehueren的顺应性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选择过程中总是在努力顺应语境、顺应语言结构,具有动态顺应的特征。元语用指示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影响话语真值,仅表达说话人情感并帮助或引导听话人顺应其交际意图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分为承上型、当前型和启下型三种类型,Versehuerenr的顺应性理论能够对以上三种类型的元语用指示语作出动态的顺应解释。 的顺应性理论能够对以上三种类型的元语用指示语作出动态的顺应性解释。的顺应性理论能够对以上三种类型的元语用指示语作出动态的顺应性解释。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其他言语行为如问候、道歉、拒绝等的研究,国内外对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较少。作为日常教学中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教师的批评言语行为尤其值得人们深入地研究。文章以“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依据赛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论,讨论教师在批评言语行为中所采用的策略,并就各策略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批评策略的不同接受程度的基础上,提出选择恰当批评策略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