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赏识教育是让教育者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育者在享受中教,学生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学生天天快乐,教师、父母日日赞叹的教育。那么赏识教育对教育者都有哪些具体要求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这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但不是惟一保证;二是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只有具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灵活运用;三是拥有健康的心理品格,这是进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如纸质媒介的出现拉开了儿童与成人的距离,而电子媒介的出现又让儿童消逝,让未成年人和成人得以同时面对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同样的道理,电子媒介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时,学生就会消逝,学习者将崛起并与教育者拥有同样面对文化知识的机会。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才有机会培养技术时代所需的教师。与之相应,教师教育课程要以教育教学技术的积累为前提,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修正,才能够保证教师教育培养的未来教师能够融入技术时代,并实现对基础教育实践的引领。实现教育教学知识的持续创新和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开发,需要在形式上已经高等教育化的师范院校,实现形式与实质同步的高等教育化。但是,这一切都离不开支撑教师教育体系的技术支撑,只不过技术并非用于引领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而是用于解放教师教育者在低认知水平事务上的时间与精力。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向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  相似文献   

4.
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就要面向每一名学生,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有价值的文化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者每一位教师心里都很清楚,同样一班学生某某老师教的时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一项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一、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师表的品质,才能以自己的炽热情感去撞击、激发、诱导学生的情感;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把“书情”与“学情”统一于“教情”之中,才能确立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教育和教学的规律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才能在素质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是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赏识,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教师应学会用赏识的目光注视学生,给予学生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赏识可使好的学生变得更好,使后进生变成优秀生。总之,赏识会让教育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问磨去了职教学生的那份应有的自信。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能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赏识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却有许多复杂的教育对象在赏识教育中完成了人格的蜕变甚至是质的飞跃,这说明赏识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比重加大了,并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加大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大了让学生评析和欣赏我国古代文化和古典文学的教育。要完成这一新要求,广大教师一是要了解新旧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二是新教材教学中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知识与能力、讲读与鉴赏的关系。同时,广大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逐步给予肯定,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是课改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逐步给予肯定,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2.
<正>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其拥有"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阳光心态。那么,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呢?一、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赏识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一点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最佳境界.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对于一些学习困难、有个性或容易犯错的学生,教师更应多一些爱和宽容.那么,教师应怎样赏识每一名学生呢?……  相似文献   

14.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教学中采用赏识教育法使我尝到了教育的乐趣,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欣赏者",赏识学生的细微进步和小小闪光点,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以有效地教好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一、师德素质教师的师德素质是教师教育教学之本。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有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思想先进,事业心强,教学严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二、业务素质教师应具有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是对教师“才”方面的要求。它包括较高的文化素养、相应的学历层次、三维的知识结构,即教育理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讲课才能游刃有余。教师的知识面要广博,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之外,应当把自己的视野放开,多懂得一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第四章明确提出:“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和赞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在赏识中健康成长,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那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韩彩云 《学子》2013,(10):42
赏识教育是一种欣赏和激进教育,是学生普遍受欢迎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件法宝。通过赏识,学生可以找到自信。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差,更应提倡以赏识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也许我们都有同感,那就是如果你的学生语文基础太差,让他们掌握语文这门语言,达到口、笔头熟练应用真是太难了,硬性地强迫他们开口与你对话那简直是难以上青天,难道他们真的要放弃语文,语文也真的要放弃他们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赏识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的肯定的表现,是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所必须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而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师都得不到赏识,都不能抬起头来走路,又何以去赏识学生,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一位优秀教师说得好:“得到赏识的教师笑是甜的,不被理睬的教师笑是淡的,受指责和打击的教师笑是苦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经常得到赏识的教师精神愉快,情绪乐观,而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发展欲望和十足的…  相似文献   

19.
激励应适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青睐: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热烈的掌声能给回答者以鼓舞,活跃课堂气氛;老师的奖品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让学生激动不已。但是,有些老师没有把握好激励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是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的教育方法,它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