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路 《百科知识》2004,(8):31-32
最近一些媒体上进行了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研究(支持科学)与反科学的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和发展,又提出了历史上的索卡尔事件,事情好像是越闹越大了,也越来越热闹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科学主义的起源及其历史表现;分析了科学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反科学主义的合理性及其危害性,揭示了反科学主义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得出:我们应该坚持辩证的反科学主义,反对极端的反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需要反对“科学主义“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来年中,中国知识界一些人士呼应西方后现代主义中的反科学思潮,将“反科学主义”在中国(尤其是在大众文化界面上)演绎为一种时尚。按照这种“时尚”,科学主义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人的“缺省配置”,因而学习自然科学的人是天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详细地分析了科学、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概念的内涵与演变 ,指出了三者之间在当前存在的紧张与矛盾。文章指出 ,造成当前认识混乱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区分出三者之间存在的差别 ,文章的结论是 :科学与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相似文献   

5.
再说"反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写过《反科学种种》,登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引起一定的反响。有人起先以为是批判反科学的,读后发现原是通过语义分析消解“反科学”帽子的。个别人读了不舒服,却也找不出太大毛病,给文章定罪吧,一是时代不同了,另外发现文章通篇竟然没有我的主张(我故意这样写的),只是分析人们对词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开心剧场     
老妈学英语我正在看书,老妈捧了本书进来问:这个“I don't know”是什么意思?我:“我不知道。”老妈:送你上了这么多年学,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我:不是!就是“我不知道”嘛!老妈:还嘴硬……(一顿爆揍)老妈:你再给我说说这个“I know.”是什么意思你该知道吧,给我说说。我:是“我知道。”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大科技》的忠实读者,看了“神圣的好奇心更需要呵护”这篇文章感到很不理解,特别是文章中列举的一些例子,我认为非常不恰当,作者拿生物课上的解剖试验和美国“挑战者”号机毁人亡来做比较显然有点不着边际,我甚至感到有些可笑,要知道刘海洋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在校生,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大科技》的忠实读者,看了“神圣的好奇心更需要呵护”这篇文章感到很不理解,特别是文章中列举的一些例子,我认为非常不恰当,作者拿生物课上的解剖试验和美国“挑战者”号机毁人亡来做比较显然有点不着边际,我甚至感…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述和评论了几年前发生的索卡尔事件和由此引发的科学家和反科学思潮的一场争论及其在国内外的反响.讨论了在20世纪末兴起反科学思潮的原因.引述了一些著名物理学家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反科学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对比分析,批判了中国反科学主义者企图借用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抽象概念对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科学主义"思潮进行非历史性的评价,从而复兴传统儒家文化的特殊学术主张.指出,这种特殊的学术主张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并强调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在全民中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申明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21日、22日,京沪两地从事科学文化研究的学者聚集上海,举行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会后发表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此宣言的发表引发了大陆一些学者的关注,地质学家陶世龙在他的一篇题为“一份奇怪的宣言”文中置疑这次学术研讨会为什么可以称为代表会议?清华大学的赵南元将这12位正式代表冠以一个称号——“反科学文化人”。但在另一些学者眼中,他们认为此份“宣言”仍不足以对目前盛行于中国的“科学主义”及其危害构成根本性的动摇,虽然他们表示欢迎“宣言”的出场。 我们认为在科学权威高于一切的这个时代里,这12位学者“宣言”的背后,绝不仅是他们的勇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泛泛的意义。“宣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甚至是全社会、尤其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从这份“宣言”里我们会联想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人们希望中的科学与现实中的科学其本质区别是什么?科学应该在整个人类多样性文化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信赖科学与去信仰一门宗教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反科学是反科学中的什么?“科学主义”是现代人人都具有的一种精神气质吗?如果我们从前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即使曾经涉猎过这些问题,但在今天,当我们再次思考和梳理它们时,一定会丰富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