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孟华 《档案学研究》2015,29(4):109-114
本文从开放关联数据的含义和链接机制入手,探讨开放关联数据在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知 识链接中的应用价值,构建基于开放关联数据的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知识链接模型;以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和美国国家档案博物馆等的数字档案资源为实例研究对象,构建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知识链接的应用框架,并给出相关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和美国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知识集成服务的现状调研和问题分析入手,利用Web2.0技术和语义关联技术,构建面向用户的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知识集成服务平台。从服务理念、服务组织和服务保障方面分析面向用户的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知识集成服务的应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档案知识库是实现档案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源有序化及知识资源服务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知识组织的角度入手,对档案知识库中档案知识点、档案知识单元、档案知识簇、再生的档案知识以及档案知识服务平台等构成要素的构建思路详细分析,包括档案知识点的分类标引,档案知识点的关联与聚类,档案知识单元的挖掘推理与语意关联,档案知识的再生与利用,以及档案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之间动态对话的结果,是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为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与传承提供了新启示.通过阐述数字人文在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中的价值呈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机制:资源建设机制、数据关联机制与记忆活化机制,最后从协作与融合、数字项目驱动、构建"记忆场"三个方面探讨数字人文视角下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档案馆工程的开展,使数字档案资源的数量迅猛增长,且数字档案资源呈现出分散、多样、异构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诸多“资源孤岛”,给档案管理者的实践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关联数据作为语义网的最佳实践,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关联与集成技术”[1],其发展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新契机。基于此,本文从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把语义网相关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如何利用关联数据及相关技术实现语义网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关联与共享模式,并提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档案资源关联与共享框架,推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向知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档案知识库是实现档案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源有序化及知识资源服务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知识组织的角度入手,对档案知识库中档案知识点、档案知识单元、档案知识簇、再生的档案知识等构成要素的构建思路详细分析,包括档案知识点的分类标引,档案知识点的关联与聚类,档案知识单元的挖掘推理与语意关联,档案知识的再生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档案数据化阶段,档案利用与服务需要满足用户在数据层级的需求,突破页面级阅读和文件级利用的限制,这就要求在组织环节构建起语义层级的档案组织新模式,以实现对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的细颗粒分析与挖掘,面向档案资源增值、开发与智能化知识服务做好资源、方法与技术的准备。[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等方法,立足档案数据化阶段特征,分析档案语义、语义关联和语义组织的基本内涵,比较分析档案与其他信息资源在语义组织过程中的区别与特性,探索在语义完整、链式关联以及网络多维原则下开展档案语义向内组织与向外组织的基本原理。[结果/结论] 档案语义组织是基于数据的含义与关联开展的档案组织新模式,旨在从档案资源的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中发现语义与语义关联。档案语义组织是实现档案数据化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档案机器可理解、机器可操作的关键一步。通过档案语义组织,原本离散、分布、领域依赖的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能够含义明确化、编码形式化、关系链接化,档案数据得以被机器可理解、可操作,档案自动化关联组织、存储与提供利用成为可能,从而最终支持基于人机交互、机机交互的档案资源智能化获取、利用与服务。  相似文献   

8.
小数据是以个体为对象的全方位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个人需求和行为的精确预测,在个性化服务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小数据概念分析入手,探讨小数据在数字档案资源知识集成服务领域的价值,进而设计了基于小数据的数字档案资源知识集成服务系统框架,规划了基于小数据的数字档案资源知识集成服务实现过程,最后从档案知识服务观念确立、用户小数据采取与利用以及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实现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数字档案文化资源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就档案馆的角度而言,数字档案文化资源建设存在数字档案文化资源细粒度不足、数字档案文化资源关联不足、档案文化数字服务创新性不足、档案文化数字产品生产力不足等问题。着眼于国家战略的一系列任务和措施,文章提出档案馆数字档案文化建设的逻辑进路,即文化资源数据化、文化数据关联化、数字服务多元化和数字产品资产化。档案馆应主动抓住机遇,促进档案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钰桐  徐健 《档案学研究》2022,36(5):94-101
数字人文为家谱档案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知识组织逻辑分析与重构,提升家谱档案的知识发现深度与价值呈现维度,使家谱档案在瞬息万变的文化浪潮中维持持续生长的空间与养分。本文从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家谱档案资源重构价值呈现出发,将档案内容分为记忆单元、记忆层面、记忆空间三个层级,构建其知识重构逻辑与技术实现框架。基于数字人文的多粒度知识组织逻辑和技术实现框架,为家谱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