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来发展思维获取知识。现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谈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李敬 《云南教育》2007,(9S):26-2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来发展思维获取知识。现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谈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离不开学具操作,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性认识,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本文从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具的巧妙利用,将为改革中的数学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笔者通过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浅谈点滴体会,以飨读者。一、操作学具,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是由过去的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或方法弄清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新知的认识就如烙在了脑中,运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组织学生恰当地操作学具,对学生体验知识的形式过程起到牵引和指导作用。如在认识长度单位———“米”的教学中,1米究意有多少厘米,过去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1米就是100厘米,而后…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学具操作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要基于适当的时机、学生的特点和课堂生成,突显学具操作的必要性、过程性和思维性。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操作学具能丰一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学习难度.操作学具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学具的作用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7.
李韵 《学子》2016,(6):43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由于其年龄特点,低段学生学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具体形象、表象或动作进行思维。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认为动手操作对于学生掌握新知识非常有帮助。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探究发现知识,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个性,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充分利用学具,让每个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9.
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便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是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提高学生的操作质量,要做好课前操作准备、课间操作指导和课后操作重演的工作。在几何知识操作过程中,课堂操作指导的核心就是如何让学生从操作中沟通新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转化。提高操作质量,就必须让学生凸现转化的过程.并要体会转化前后的变化,在操作中领略转化的效果.启迪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让学生能过学具操作来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已被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所重视.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的作用等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具的功能和优势,学生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感知并形成概念;在操作学具中观察比较,探索规律,形成各种能力.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简朴的真理。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学具进行操作,旨在促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亲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变被动的学为积极主动的学、富于创新的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具,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学具的功能探究知识,推动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下面,简要阐述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一、利用学具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学具棒是低、中年级学生最常用的学习用具之一。学具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定律、性质等都需要学生利用学具、教具亲身实践活动来体验。动手操作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实践活动,也是小学生学好数学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学具、教具,验证教学知识、定律、结论,才能对知识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相似文献   

14.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往往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由于操作活动更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和“动作的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规律的主人.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从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学具是供学生按照教育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加工组装或操作的基本的材料和器具,分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类,属教育技术装备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条件,在课堂上选择正确的时机有序地组织学生操作学具,注重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获得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散数学思维,培养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架构完善的素养结构.但数学知识抽象、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颇有难度,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学具,将遥不可及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具体的事物,让他们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深刻、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促进结构化知识体系的形成.文章就学具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积极的探索,旨在让学生高效获取数学知识,积淀动手操作的经验,从而建构更加精彩、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把教材中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要实现这个转化,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必须指导学生恰当使用学具。通过动作思维的协助,凭借形象思维的支柱,达到逻辑思维的程度,并促进辩证思维的形成,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但是,在当前使用学具操作中,存在着不顾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操作;只图用学具做对题目,不管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仅把使用学具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等状况,那么,如何恰当地操作学具呢?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学具教学是常见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学具的有效使用,可以变"教师讲解"为"学生演示",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探究、爱上数学,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体验性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活动,它使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操作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对新知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新知的猜想、验证与构建,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挖掘体验性操作素材、收集体验性操作学具、明确体验性操作规范、开展体验性操作探究和展示体验性操作成果五个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性操作的策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