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瑞华 《家长》2023,(2):105-107
<正>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才能为学生未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更好的基础。传统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往往将重心放在数学应用题知识学习上,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新时期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关键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应用题生活化教学的几方面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关系数学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培养数学思维。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同时数学思维活动也是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二、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是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必须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基础,将学生世界作为学科数学的背景,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引导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技能、感悟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初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数学应用题是应用性极强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掌握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数学应用题多是以实际生活问题为原型,通过相关的设计形成数学问题。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使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切身地感受到数学与我们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8):69-70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学中大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我们这篇文章要着重探讨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数学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基层教师,除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我们更多地还要注重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特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出几点浅见,以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顺利实现初中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因此,要加强初中数学教学,切实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分析的能力,为以后理科科目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最容易提升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地方。高效的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为衡量标准,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理性分析、综合发展等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初中数学教师观摩研究课、示范课、实验课等活动,对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总结相关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的高效教学实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学数学知识富有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生活,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那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般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通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一、联系生活,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但它们与生活实际都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必须联系生活,使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到数学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教师应特别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对于数学思想来说,其主要是指人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内容的认知,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初中生实施创新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等,还要让学生能够把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用数学思维去分析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运用。对此,教师要对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创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初中数学对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初中数学不仅和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学好初中数学可以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而且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探讨一些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应用的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从前只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进行培养的策略已经出现改变,当前也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在教材编排与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都是基于学生个人思维发展情况设计的。初中学生抽象思维不强。而在初中学习阶段,方程与函数是常常出现的内容,其综合题更是重点考查的内容。本文基于初中数学方程与函数综合题的几种类型展开探究,以期加强学生的思维、解题等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不再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再是简单的记忆与模仿,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精神。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育的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通过数学复杂严密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获得对数学知识理性上的认识.初中数学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找到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教师要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初中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数学综合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解综合题有明确要求: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综合题的教学.一、综合题的编拟初中数学综合题有两种,一种是学科内的综合,另一种是跨学科的综合.初中数学中各个知识点间有交汇之处,依据他们之间的联系编拟学科内的综合题,以期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以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有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就需要落实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可以融入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认知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