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强调把语言的意义构建到结构的、社会的、文化的维度,通过三维的语境功能来表述语言的具体或抽象意义.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研究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言外之力,实施各种言外行为.交际教学法是言语行为理论在教学领域的有效体现.该文主要通过语言哲学的语用层面,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性以及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广告语言的特征之一,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英语广告是如何通过模糊限制语来获得最佳关联,从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达到商品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20世纪70年代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和不断壮大,Hallidav基于意义来描述语言特点的功能语法越来越被证明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于传统的形式语法.功能语法通过描述语言、语境和功能三者的关系,并从经验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三方面来揭示语法如何作为特定语境中产生和交流意义的来源.该文通过结合功能语法的理论,探讨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如何以真实语篇为基础,通过对语法系统的掌控来实现交际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中,我将在研究了之前关于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文献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个人对于如何有效的学习英语和一些可能适用的学习方法的假设.所有文献的参考的选用都是关于跨语言影响的.在本文的参考文献中,作者所有观点是对跨语言影响如何作用广义上的的解释,并且对母语和目标语是任何其他两种语言都适用.文献中的作者希望他们的理论能够促进第二语言的获得.虽然这些理论很权威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实践证实是对外语学习很有帮助的,但缺乏具体的指导使得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在理论的应用性方面感到困惑.本文将通过对母语是汉语的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跨语言影响理论的分析,来设计几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系统功能语法所倡导的三大语言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的延伸理论.这一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组成,文章尝试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分析研究的工具,对奥巴马和麦凯恩的总统竞选的第一场辩论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以探求演讲者是如何构建他们的新一届领导人形象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言磨蚀论视角,来审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是如何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来达到提高英语语言习得的效率,规避语言磨蚀现象的目的.经过分析,在任务型教学中,“课堂导入”、“任务参与”、“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和“应用提高”这五大环节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可能发生语言磨蚀现象的原因,并在教学环节中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规避来减少或抑制语言磨蚀,客观上起到了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词汇是任何语言都离不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研究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理论层面上近年来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章吸取了词汇附带习得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探讨了在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布置阅读任务和听说任务、运用语境线索知识、猜测词义来实现词汇附带习得.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有教学就有测试,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如何使测试成为教学的有效评价方法,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测试理论来指导听力测试.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出现为听力测试提供了可借鉴的指导原则.本文主要讨论了运用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中的真实性原则指导如何设计听力测试.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今教师语言输入与学生语言输出的种种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教师语言输入促进学生语言输出。基于输入输出理论,试图通过语言输入的特点来制定一套教师语言输入原则,最后分析其对学生语言输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语言的三种重要元功能之一有多种实现形式。在M.A.K.Halliday对语言交际功能实现形式的研究下,结合波恩顿与马丁关于话语基调对语言交际功能的影响的理论来研究在话语基调影响下语言如何实现它的交际功能。系统研究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形式以及在话语基调下如何正确使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该文作为模糊语用的实例分析,主要是从模糊理论的角度来解读英语幽默,具体分析了如何运用模糊语言手段来制造模糊言语信息,以及如何通过模糊言语信息与精确信息之间的转换以及模糊信息的深化来制造言语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武敏 《海外英语》2012,(15):82-83,95
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强调把语言的意义构建到结构的、社会的、文化的维度,通过三维的语境功能来表述语言的具体或抽象意义。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研究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言外之力,实施各种言外行为。交际教学法是言语行为理论在教学领域的有效体现。该文主要通过语言哲学的语用层面,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性以及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双重代码理论中,试图探讨英语新闻阅读过程中如何通过意象构建来提高阅读效率。双重代码理论指出,意象构建能帮助学习者突破语言水平的制约,通过利用语言表现系统和意象表现系统两套系统来提高阅读效率。将双重代码理论运用在英语阅读的教与学意义犹为重要,本文则将研究重点集中于学习者常见的阅读材料且易于产生意象的文本即EFL新闻阅读。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大学37名大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37篇英语会话语篇为自然口语语料,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理论依据,同时将错误分析理论应用到语篇中的衔接问题上.通过分析学生口语语篇中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及具体的衔接错误,从衔接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为框架,从语气、人称、情态方面研究奥巴马就职演说词,探讨如何通过语言手段来实现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境是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语言的习得和运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如何在听力测试中,应用语境理论来寻找符合试题设计者意图的言语意义,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应试者克服听力测试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效度是评价语言测试的重要标准之一,多年来不同学者从各方面对语言测试效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很多学者认为预测效度很难测量。本文通过分析托业考试的理论基础和相关题型来探讨如何优化英语语言测试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18.
袁园 《文教资料》2014,(31):166-168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语言的使用视为一种行为,开拓了从行为角度来研究语言的道路。塞尔发展和完善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且强调语言交流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意向性。 J.Mey提出的语用行为理论把使用语言看作一种交际行为,从情景出发,考察使用者如何达到交际目的。可以说言语行为理论是从微观角度考察人们如何“以言行事”,而语用行为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理论或者宏观的人际交往理论。本文试从发展的角度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评述,并试图构建一个更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晓鹏 《海外英语》2014,(16):25-27
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教学离不开语境。该文通过运用韩礼德语境理论,探讨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语境理论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善学生英语学习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并对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语言运用方面的繁杂现象.Verschueren 认为这是语用学的困境,应该有一个连贯、统一的理论来统辖语用学的研究.语言顺应理论的建立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对 Verschueren 的语言顺应理论作一概述与阐释,并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分析、讨论外语教学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