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名档案是一种专业档案,属于国家专门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地名档案以地名调查和成果类为主要内容,还包括编译出版、科学研究等内容.地名调查等的深入持久决定了地名档案内容不单局限于地名称谓,还包括了诸多地名属性,因而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直接而全面地记述了地名的社会现象、语言现象、历史现象、地理现象以及地名的空间分布情况等.与无处不存、无时不用的地名一样,地名档案的效益重要、广泛且具体,越来越引起社会尤其是档案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阿昆 《北京档案》2007,(2):33-33
开场白:光阴似箭,玉犬走了,金猪来了,阿昆给您拜年了."尘封馆藏因何屡被'发现'?"的辩论,就此落幕了.尽管人们对"发现"颇多质疑,可"发现"毕竟还是让档案人为之雀跃,这绝对是大家的共识.从第三期开始,我们换个新辩题"企业重组话档案",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3.
再论档案与文件的关系--同刘东斌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档案与文件的关系,在档案学界很早就有了共识.通俗地概括是:"'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文件,'今天'的文件将是'明天'的档案".在国内外档案的定义中,有一些就是把档案定义为"……的文件",直接把"文件"概括为档案的属概念.例如:希拉里·詹金逊[英]所著的<档案管理手册>一书中,将档案定义为"某一管理或行政事务(无论公开的还是不公开的)进行过程中所拟就或者所使用,构成该一事件过程组成部分,事后为该一事务之负责人或其合法继承者自行保管,以备不时查考的各种文件".国际档案理事会主持编纂的<档案术语辞典>(1954)写道:"档案是由那些形成它们的人或由他们的职能继任者为自己利用的目的或因为它们的档案价值,经过挑选或未经挑选的,由某个适当的档案馆永久保存的非现行文件".  相似文献   

4.
'98岁末,本溪市常务副市长李波在全市档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说:"在1996年和1997年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本溪连续两年荣获辽宁省档案业务建设'优胜杯',这是继'八五'时期荣获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后的又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原始记录,一种是档案,一种是文物.虽然,档案与文物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某些共性.这使人们在辨别、鉴定具体事物时,颇费心思,难以作出明确的认定,给档案和文物的收藏、利用带来了不必要的混乱.本文拟从分析两者的共性和个性人手,厘清他们之间的"模糊"联系.  相似文献   

6.
"我们要在税务干部中强化三种意识:第一,档案是税务部门依法治税的‘晴雨表';第二,档案是检查工作作风是否扎实的‘试金石';第三,档案是实施责任追究的‘杀手锏'."北京市怀柔区国税局局长郑怀远如是说.为了提高全局税务干部的档案意识,充分发挥档案在税务工作中的作用,郑局长畅谈了全局上下,有重点、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加强档案管理的"四结合一落实"活动.  相似文献   

7.
我发现,一些档案界的同行在谈到与档案的原始属性极相近的事物,或者有些本身就是档案的事物时,往往三句话不离本行,总要在这个事物后面挂上“档案”两个字。比如,说到照片,叫做“照片档案”;说到家谱,叫做“家谱档案”;名人手稿叫“手稿档案”;名人书法叫“书法档案”,还有一种家庭里过去留存下来的有纪念意义的证书、奖状等等叫  相似文献   

8.
2000年第3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了刘东斌同志所著论档案室立卷>一文.文中称:"立卷工作对于档案工作来说不仅仅是基础工作,而且是关乎档案工作生命攸关的工作,立卷工作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命运";①"对于档案部门来说,立卷工作就是档案工作之'本',档案工作之源',没有立卷就谈不上档案工作":②我国经典的档案学理论认为:"并非一切文件都需要和可能成为档案.  相似文献   

9.
"大编研"一词最早见于现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发表在<档案与史学>1994年第2期的<"大编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趋势和新出路>.该文指出: "所谓‘大编研',是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编研而言的,是对传统档案编研的扩展和延伸.传统的档案编研,实际上主要就是档案馆、室以书刊为载体汇编档案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公布.它的编纂者基本是档案馆、室,它的载体基本是书籍、刊物等印刷物,它的形式基本是文件汇编,它的材料基本是馆藏档案,它的发行范围一般也比较小.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小编研'.  相似文献   

10.
夏帆 《湖北档案》2011,(4):17-19
档案馆藏"三多三少、四缺乏"现象长期存在,使得档案收集工作为人诟病.和宝荣先生在编<档案管理学>一书时也说:"‘档案收集'一章本来属于薄弱环节……给人以‘初见其人乃瘦生'之感".[1]不仅是说"档案收集"这一章节很难写出特色,同时也反映出"档案收集"工作的难度确实很大.  相似文献   

11.
我厂档案工作,经过严格考评,被授予'国家二级企业档案管理合格证'.我厂档案工作起步比较晚,真正全面动手抓起来,也只是近一年来的事.档案工作能否搞好,在于全员档案意识,而其关键,又在于主要领导的档案意识,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2.
<正>王玮与王伟市档案局有两位青年职工,他们的名字音同字不同,一个叫"王伟",一个叫"王玮"。他们都是70后,又同时于1997年进入市档案局工作。为示区别,同事们总是在他们的名字前冠以性别来区分他们,"男王伟"、"女王玮"的称谓不胫而走。最近他们两位,同时被评为市档案局(馆)"优秀党员"。根据"女士优先"原则,先来说说王玮。王玮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大专毕业后进入市档案局,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于她可谓专业对口。参加工作不久,王玮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报考了专升本,边工作边学习,获得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王玮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科教处从事档案信息化工作,到今年7月工作刚好满17年。17年中,她人了党,经历了档案信息化工作从起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档案,历史悠久.关于档案一词,明朝以前还未见到,且各朝的称渭都不相同.商代叫"典册",周代叫"中",秦汉称"典籍"、"图籍",汉魏以后为"文书"、"文案",唐宋后叫"案牍"、"案卷"、"文卷"等,明清为"档子"、"档案".  相似文献   

14.
谢梦 《兰台世界》2017,(10):10-13
建国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化翻天覆地、社会价值观演变日新月异,档案及相关档案事物也随之悄然变化。档案文化作为档案事物发展的固化成果在不同的时期呈现着不同的显著特征,走出了一条从"国本位"到"民本位"的发展演变轨迹。理清其发展脉络,把握档案文化发展的核心,对发展新时期档案文化、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读了<北京档案>第五期刊登的西阳同志的杂谈<是缺"米"还是缺"巧妇"?>后,很受启发.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档案部门搞不出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并非缺‘米',主要是缺‘巧妇'."  相似文献   

16.
5月12日,武汉市江岸区档案学会召开"江岸区档案战线'知荣辱树新风'演讲暨倡议书签字大会",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300多名档案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书籍由于书写、印刷、装订、内容等不同,它的称谓也就不同. 1.珍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或文物与科学价值较高的珍贵书籍,叫珍本.  相似文献   

18.
战役性报道在我国新闻工作实践中由来已久,然而在新闻学术研究中却很少涉及.仔细想来,实践中的`战役性报道'往往与`典型报道'、`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组合报道'等学术研究较多的命题联系在一起.战役性报道往往是新闻媒介编辑部围绕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对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持续的或组合式的报道;或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连续的重点报道. 要搞好战役性报道,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好`度'.所谓`度',在哲学上是指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或者说是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一定数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5月12日上午,昌平区档案局主办的"'昌建杯'档案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在区建委举行,由区机关工委等11个单位选送的代表参加了这次演讲比赛.  相似文献   

20.
结构是哲学中的一个概念,结构学说在各学科研究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档案学界,已经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档案的结构,并开始对其加以研究.档案拥有其自身固定的结构,档案结构的特征与一般事物结构的特征也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分析档案结构应从结构本身谈起. 一、结构概说 "结构"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究其本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结构"是某一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结构"的含义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为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一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排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