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小华 《考试周刊》2011,(10):147-148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高中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模块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部分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智的消费观,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色彩。在第三课第一框引导学生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客观因素和形形色色的消费行为后,  相似文献   

2.
高一《思想政治》第七课中谈到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中对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了详细阐述:首先,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理解正确消费观的内容;2.理解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现实意义。能力方面:通过对社会、家庭及学生个人消费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消费行为的针砭,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良消费习惯,进而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觉悟方面,通过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 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 (一)本框在第七课及全书中的地位 第七课讲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第二节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第一节内容的逻辑结果和必然延伸,本框则连接第一框家庭消费内容和第二框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明确了家庭消费的内容、重要性及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的有关知识后,才能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有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者权利意识,才有可能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就全书来说,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生产、交换、分配共同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因而正确的消费观对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这是经济常识下册第五课第一节第三框题的内容,是前两框题内容的延伸,同时为后面所学知识“税收”做了铺垫,是衔接前后知识的纽带,是第五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第三课教学的落脚点,在这一教学内容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难点问题。有些学生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与其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在今天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鼓励消费的背景下,再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好像不合时宜,因此在理解和接受这一原则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教学只有突破这  相似文献   

7.
【教材结构特点及对策】本框题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和运用的,又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了解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能从理论上明确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是正确消费观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消费观的本质所在。因此,三个方面都很重要。对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教材显得理论有余,材料不足。要想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需补充一定的实际资料。讲解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问题时,要引出新的观点,深化…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生活》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首先讲了四种消费心理,接着讲了四个正确的消费原则。那么,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四个消费观之间又具有怎样的关系?初读似乎凌乱,细读则不然,贯穿其中的主线和灵魂是"双赢"。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清课本的思路,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做出价值选择,在想到自己的同时,想到他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盲目从众心理易迷失自己,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9.
那次,我在理科班讲《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这一框题。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在上节课已经讲过,这个框题主要讲应用,这个框题内容含量较少,而且又通俗易懂,学生兴趣索然,高二阶段主要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前不久年级里举行班级辩论赛给我的灵感,我打算趁着学生这股余热未消时,在班级里也举行一场临时辩论赛。通过辩论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再进行引导、教育学生要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接着便由小见大,扩展到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这样,既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为学生打造了一堂生动的政治教育课。我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生动活泼的课堂和同学们跃跃欲试的热情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特殊社会消费群体。中学生不仅自身可以直接参与社会消费活动。而且他们直接引导着其所在家庭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由于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以及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中学生有其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消费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等特点.但也出现了许多非伦理化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消费方式进行伦理的框扶。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法眼看金钱     
第一部分 课堂设计一、课型 :新授课二、教材特点及对策 :1.“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这一框题 ,在知识上虽没有重点和难点之分 ,但是要突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所以 ,在说理时不能空洞而要有针对性和深刻性。2 .本框题的逻辑中心是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很重要 ;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 ,也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这是这节课的中心。3 .本框题的逻辑关系是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错误的金钱观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后者是逻辑归结点。因此 ,重点在后者。4.教材中没有进…  相似文献   

12.
根据蚌埠市1100名大学生的消费抽样调查问卷,从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三方面分析其消费情况和消费特点,根据大学生消费存在的差异找出蚌埠市大学生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合理化建议,进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3.
作为特殊社会消费群体,中学生不仅自身可以直接参与社会消费活动,而且他们直接引导着其所在家庭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由于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以及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中学生有其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消费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等特点,但也出现了许多非伦理化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消费方式进行伦理的框扶,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二教材第八课第一节第三框。第八课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第一节集中讲实践的作用,共三个框题。从理论上说,在第二框学习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后进一步学习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才能与第五课学过的“意识能动的反映论”原理结合在一起,从而较全面地掌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形成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现实意义上说,明确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对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及提高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二、…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深刻认识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所造成的危害,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6.
在打磨《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例中,群组先后运用不同观课工具进行了两次观课.第一次观课,使用以往的观课工具.第二次观课,观看视频录像,运用我们开发的“以学定点学教合一”观课工具.从两次观课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清楚看到,运用“以学定点学教合一”观课工具,有利于保障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一、教学效果观察点对比分析“教学效果”观察点,第一次由高凤丽老师负责观察.教师设计了“课后检测题”,利用“后测统计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倪丹阳 《文教资料》2006,5(9):18-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行为无处不在,而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这一特点,有助于了解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向,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的第一个框题:人生难免有挫折。(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②懂得挫折能磨炼意志,在挫折的磨炼中能增长智慧,增长才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客观地看待挫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在复杂的事物面前学会选择、学会判断。②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采取…  相似文献   

19.
一、意识作用的四种提法 关于意识的作用问题,在《哲学常识》上下册都有所论述,其中比较明显的有四处。一是在上册第一课《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这一框题中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高二的政治课程中,其人生价值观部分侧重于学生的"三观"教育,思想教育的色彩很浓。在开篇,是通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来导入价值观的讲解的,所以在第一课有必要让学生明确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的重要性。在这一框题笔者上了一节全校的公开课,想不到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