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全市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于"三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形成了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巩固提高,延伸拓展,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等难点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做好深化文章,在"求真"、"务实"、"创新"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两个体系"建设,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作为最有价值的档案,把"所有档案都要为人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加快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切切实实地为"三农"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3.
农村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服务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稳定这个大局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然而,如何免蹈以往农村档案工作时紧时松、时进时退的"覆辙",保持其稳定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山东省招远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9年以来,为了使档案工作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有效地服务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我们在全面抓好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达标升级的同时,积极实施档案工作"三延伸"战略,即将档案工作从市直机关向乡镇委政府机关延伸,向乡镇部门延伸,向乡镇企业和行政村(居委会)延伸,在农村这块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认真实施了档案工作的"绿洲工程",使这块档案工作长期荒芜的土地绽开出绚丽的档案之花.  相似文献   

5.
去年,在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上,国家档案局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全国90%左右农村地区实现各种形式档案信息共享的任务.根据这一部署,今年我省将在推广萧山、德清等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要求每个县要完成2-3个乡镇的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环节之一,也是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包括乡镇、村土地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农业基本建设档案、农业科技档案、农村基层建设档案及乡镇企业档案等等.农业和农村档案涉及面广,工作量多,难度大,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搞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谈到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我们都有一种"谈虎色变"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切实加强农村和农业档案工作,是"九五"期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研究对策,本文对我市定海区开展农村档案工作的过程、现状及有关对策作一分析与思考,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强化农村建档意识.宣传的形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印发各种档案宣传小册子向广大农村群众发放;(2)深入农村,开展档案宣传日、宣传周活动;(3)利用"死档案"变"活档案"创经济效益的典型事例,向农村群众宣传档案在农村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4)利用现有的宣传方式,如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进行宣传;(5)配合"科技下乡"活动,搞好"档案下乡",开展档案信息咨询,通过展览、科普画展、录像等传播档案信息,提高农村群众的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我们凭借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召开的东风,审时度势,因县制宜,寻求"结合点",找准"切入点",唱响"为农服务曲",并在求新、求活、求实、求真上做文章,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村级建档工作.至今年8月份,全县555个行政村已基本完成了建档任务、全县村级共整理档案数量达10多万卷,还通过了村级建档合格情况验收,摸索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行政村建档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在档案工作中,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既"管",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和实现其价值的前提条件;而档案的开发利用,既"用",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升华".两者之间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但在现实档案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的现象.大批档案资料被封存成为"死资料",一些相当有价值的资料甚至变成废纸,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档案资料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料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安全业务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档案资源的"管"和"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收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的整理、鉴定和利用等工作.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的收集工作,不仅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同时也是档案部门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施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服务所应做的一件实事.因此,要从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做好新农村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档案时空》2011,(4):7-8
省直及中央驻湘各单位: 2010年,省直及中央驻湘各单位档案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档案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经省直各单位推荐,档案工作协作组初评,省档案局综合评定,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45个单位被评为"档案工作先进单位",钟万民等26人被评为"关心和重视档案工作的领导",周敏等43人被评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现予以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3.
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当前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的"三足鼎立"之一,也是档案工作从"三线"走向"一线"的必由之路.全面加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是档案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选择.档案部门要将社会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档案工作成为"生产力",让档案工作产生"档案力",以此提升档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对人民生活幸福感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14.
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国家档案局最近召开了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对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作了重要批示,这对指导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学习贯彻王刚同志重要批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是全市涉农区县档案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杨燕 《云南档案》2000,(2):12-12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需要做好农业和农村的各项工作,其中也包括做好档案工作".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要求,马龙县加强了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经过努力,全县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现状有了改观,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开展"三农"建档工作,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省档案局<关于加强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中共盘锦市委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提高档案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水平,提高档案工作为农民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潜江市财政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实施"档案兴财"效益工程和开展档案优质服务年活动,使财政档案变"封闭为开放",变"被动为主动",变"低效为高效",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谱写了财政档案工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村级档案工作是农村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基层"的有力保障.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村级档案的作用、做好村级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是当前档案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国工作的中心,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央1号"文件部署全国的三农工作,"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国家档案局在江苏省召开了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对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做好‘三农'方面的档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三农"档案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陕西档案》2001,(6):7-9
10月22日至31日,省档案局、省农业厅和省乡镇企业局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重点检查和一般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分组对西安、咸阳、宝鸡、汉中、安康、铜川等6个市、19个县、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执法检查.通过检查,检查组认为,自"九五"以来,全省各地都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和办法:各级领导比较重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做到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中有部署,执行中有措施,使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很大发展和进步.据统计,全省乡镇机关建档率平均达到95.5%,行政村建档率平均达40.8%,乡镇企业、农科单位比"九五"以前也都有很大发展.各地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总结出宝贵经验.请看来自地市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