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薇 《科教文汇》2007,(11Z):122-12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职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坚定学生创新信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途径,强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必须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作人才”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所作为,为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创新意识包括创造的意图、动机、欲望和激情,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它是创新活动的推动力。在创新意识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产生创新思维并作出发  相似文献   

4.
林高峰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76-277,288
发挥学生潜能,进行教育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技能等途径,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该重视创新意识的养成,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6.
王慧 《西藏科技》2005,(7):25-27
实施数学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数学教育创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必须转变,不断创新课堂情景、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以学 《今日科苑》2005,(12):I0003-I0003
实施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学生创新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培养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环节,培养创新、动手能力;要建好实习基地,规范实习管理,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要在毕业设计中强化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贺常平 《现代情报》2002,22(5):151-153,119
创新思维是科技教育的灵魂,科技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和媒体。在实施科技教育中,通过科技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遵循创新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结合实际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10.
罗木枝 《科教文汇》2007,(9X):44-4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1.
高霞 《科教文汇》2007,(11Z):30-30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将课堂教学方式由陈旧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事业挑战的需要,培养当代高校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要着力于实现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人格化能力和创新智力化能力的内在整合。创新思维能力是核心,创新智力化能力是基础和手段,创新人格化能力是动力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地方院校研究生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惠波  刘技文 《内江科技》2006,27(4):8-8,135
在分析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以便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进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最后对地方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会敏 《科教文汇》2007,(7X):45-45
儿童具有了创新的意识,长大才能形成创新能力。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孙红娣  秦丽雅 《现代情报》2003,23(8):212-213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校图书馆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王巧玲 《科教文汇》2007,(8Z):71-71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搞好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创新教育能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的一个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在中小学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构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辑壮 《科技与管理》2003,5(4):116-117,121
科技人才面对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必须具有创新素质。对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即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奋斗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主要依靠教育创新和完善的激励机制等方式来培养。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给当代教育的核心提出了新的目标,即:教育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适应形势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20.
青年创新人才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主力军,高水平人才出自名师的指导和培养。本文论述了创新人才具备的科学素质和能力,以及在市场经济务件下,创新人才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过程中应克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