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出师表》是一篇著名的文言文,是课内自读课文,部分文字比较生僻,但文章辞情恳切,感人肺腑。从教材背后的习题揣摩编者用意后,我决定“淡化”字词处理,重背诵,重“入情”感悟。由此我确定了“以背促读”法,以“背诵”切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来让学生进入情景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2.
四、“素读”有量日日清 我给一个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订了一个整体的规划目标: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在实践中,我总结的经典“素读”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大经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标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明确了学生背诵的要求,即在理解基础上记诵,反对死记硬背;保护和扶植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反对以“背”代“惩”;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增强背诵活力的快乐背诵、有效背诵、自主选择和分层要求等原则。创设学生愉快背诵的情境,创建激发和培育学生背诵能力的动力机制,无疑是语文教改的着力点。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是学生对课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以读为本,以悟促读,在“悟”之后能升华“读”,读出情,读入境,达到与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同构。但是,笔者听了一些教学研讨课,听了一些青年教师的优质课评比,发现课堂上学生“读”得轰轰烈烈,“说”得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学生的“读悟”是在同一平面上滑移,根本没有读出层次,悟向纵深,也就达不到入情入境了。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背后,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没有正确走好“读悟结合”的捷径。误区一:急于求成”式的读悟案例:《春天的雨点》教学片段(学生初读后,…  相似文献   

5.
何谓“视听六读法”?视听,指运用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富,激发其学习兴趣。六读,即读通(读正确),读懂(初知内容)、读会(初悟诗的意境)、读熟(读出情感)、读精(理解诗中精要词句的意思)、朗读(感情背诵、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视听六读法”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听录音,学生初读;看灯片,了解内容;借投影,理解诗句;图、乐结合,领悟意境;配乐朗读,体会情感,观看灯片,感情诵读,入情入境。采用“视听六读法”可达到以下效果:一、激发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认知活动的巨大动力。“视听六读法”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胜且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手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课文的背诵,这是掌握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过:“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背诵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且在大力提倡背诵的同时对学生导之以法,助之以力,鞭之以策,结合我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方法:1!熟读成诵式。这是背诵的最基本的形式。读是背的前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读通、读懂、读顺口,才能记得快、记得牢。2!理清层次式。俗话说:“会背书者背结构”,因而在背书之前,我们先要理清要背内容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7.
王俊 《河北教育》2008,(7):36-40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解读”课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创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  相似文献   

8.
古诗精粹凝练、音韵和美,是华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奇丽瑰宝。小学生学好古诗,从这一历史文化积淀中受到熏陶,可以怡情益智。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古诗呢?我想:古人在吟诗作赋中十分讲究“诗情画意”,融情于境,以深邃的意境烘托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情融境,境染情,以达到情境交融的至高境界。教学中不妨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更真切地感悟古诗,提高领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重“诗情”而轻“画意”。我们常常在一个“情”字上下功夫,忽略了“境”的渲染,使“诗情”成了飘渺之物…  相似文献   

9.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奇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香清味浓,孕育着龙的传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有着重要地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古诗文教学的探索,以请教于大方之家。一、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什么是诵读?朱自清先生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以看出,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老师的“范读”,学生的“跟着读”、“练着读”、…  相似文献   

10.
《荷花》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这一课的朗读训练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范读启情上课伊始 ,我就范读全文 ,再配以动感的画面 ,轻柔的音乐 ,力求将活生生的一池荷花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篇文章要求全文背诵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也应以身作则 ,因此 ,我不仅要求自己示范读 ,还要示范背 ,就是要给学生一个榜样。初步的欣赏 ,不仅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 ,更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二、释义悟情朗读既是一种言语活动 ,把书面语用声音表达出来 ,同时也是一种言语艺术 ,讲求咬音吐字 ,表…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博客里读了张五常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专家,却提倡大家背诵古文,这很难得。说到背诵古文,我是有体会的,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能想起来的,背诵的第一篇古文,应该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据说此文排名四大名篇之首,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也选了。可是我读中学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福气。直到进了工厂,做了工人,碰到我的师傅,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漂亮的文章。我的师傅姓陆,单名一个“骏”字,人送外号“老夫子”。他是家学渊源,父亲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本人在“文革”前读电大,学了5年中文,古文底子不薄。他的宿舍里“藏…  相似文献   

12.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很著名的一首赠别诗,我从小就能背诵。但在背诵时,却不曾有所怀疑:李白对汪伦的感情真的比千尺潭水还深吗?直到以后读了《李太白全集》我才明白,李白对汪伦哪里有什么真感情  相似文献   

13.
通用小学语文教材要求朗读、背诵、复述、默写的课文很多,四者加起来约占80%。朗读、背诵、复述、默写绝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对教师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几年来,我坚持朗读、背诵、复述、默写“作业下水”尝到了甜头,现在欲罢不能。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朗读的课文,我首先朗读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首先背诵下来。要求学生复述的课文,我首先能复述。“作业下水”好处有三: 第一,能加深理解教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通过朗读、背诵,或者复述、默写,可以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  相似文献   

14.
背诵比赛,特殊、易行、紧张、愉悦。无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还是从比赛的准备、行进、效果看,它有助于记忆,有助于兴趣,有助于意志,有助于效率。 (一)准备 背诵是多感官的作用,给他们设情置境,让他们多渠道地输入信息,可为背诵者创造最佳的精神状态。因而每每背诵比赛,我总着力布置公告栏——黑板。它的上方艺书大字:“×××(课题名)背诵比赛”,两边工写对联,如:“比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言似出于吾之口,意似出于吾之心”。每次不同,旨在激情鼓劲。黑板中间,数十个编号,排列有序,1—10号用红色,旁画一只金苹果(意即最佳),这十位同学,便是本次大赛的‘背诵十佳”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干扰是产生遗忘的重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大声诵读 ,反复吟咏 ,容易入境入情 ,帮助理解 ;多次默读 ,可以集中注意力 ,读与思结合 ,加深理解。不论朗读、默读 ,都可通过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 ,同时训练语感 ,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研究 ,是语文教研的重要内容。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读”的指导在课堂中又因人而异 ,因文而异 ,不拘泥于固定程式。一、“读”的结构与程序“读”是在以思维为核心 ,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 ,实行“熟读精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结构一般是 :导语激情———初读寻疑———再读释疑…  相似文献   

16.
背读     
背读,就是选择那些短小、精美、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诵读。是一种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能得以提高的教学设计思路。这种教学思路一般适用于文言文,也适用于诗词及精美的现代短文。其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上,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达到“言似出于吾之口、意似出于吾之心”的理想境界。其主导教法就是:学生自读疏通字音,教师范读演示读法,并进行背诵方法的指导,学生仿读,尝试背诵,最后达到完整背诵。如《口技》一文的背读教学。一、导入(播放小品《洛桑学艺》中洛桑徒手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断)洛…  相似文献   

17.
毛红宇 《师道》2005,(4):33-33
作为一位语老师,“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语得多读、多背、多写”,这样的箴言听得不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书上要求背诵的,我要求学生背诵;书上没作要求的,只我认为有必要,依然要求学生背诵。有老师知晓后,惊呼:学生不唱反调呀?我笑眯眯地说: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且自古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好多大预言学家也如是说:“学习英语的窍门只有一个,在非母语环境下学外语,背诵是最笨、最实用、效率最好的办法。”在近20年的教学中,我一直把背诵视为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增强英语能力的法宝,尽管有人觉得“原始”但效果特别好。而且我让我的学生逐渐开始喜欢上背诵。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以“读”为本,是开启英语世界的金钥匙。 毛泽东曾说过“语言的掌握是要下些真功夫不可的。”古人就对“读”这一功夫作过许多肯定与推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这些主张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语言的学习是要符合从量变到质变这一原理的。同样作为语言的一种的英语也只有多读才能达到“胸藏万江凭吞吐,笔者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具体来说,第一是先选好教材,即精读课本、泛读课本。精读课本要求熟读背诵,或干脆叫《熟读背诵课本》,应选择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规范,易于形成能力,适合自己朗读背诵的文章组成,并辅以有关参考资料即可。比如《新概念英语》及辅导手册。它就具有语言地道篇章短小精悍、故事有趣生动,且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独到特点。所以很适合于英语自学者的基础学习。泛读教材指的是广义教材。凡是与英语相关的报刊、书籍、图表都可多接触,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第二是着手精深地熟读,开展广泛地阅读。古人阅读讲究熟读、深思和背诵。朱熹主张“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精读课本的学习就是要这样体现了一个“精”字,使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具体使用起精读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读高一,她能全文背诵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她理应成为“名人”,所以别的班级也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全中国的学生中,只有你能做到……”就狭义的“学习成绩”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