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治良 《精武》2009,(9):11-14
形意太极拳是李氏形意太极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精髓所在。以师爷杨永蔚先生所传“山西太极”为纲,融合了车派形意五行十二大形(改编为五行十二丹法)及宋氏形意内功心法,具有通周天开百脉,生擎天架海大力的功效。形意太极拳共一百八十一式分四路,可单练,也可通套练习。  相似文献   

2.
张云龙 《武当》2007,(11):9-9
心意六合拳是形意拳的“近亲”,也属传统内家拳种。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三年打死人”,可见传统形意、心意拳的技击威力是多么的强大。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心意六合拳也不例外,“形意三年打死人”也正被沦为一个遥远的传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0,(5):21-22
形意先贤有句名言:。万法皆出于三体式。”说明三体式是形意至关重要的入道之门,故称为“形意母式”。由于传播年久,就其外形已有不同之处,究其实质更有较大差异,为了追求体用实效,不能不深入地做些比较和选择。对这个似乎既简单而又枯燥的桩功,前辈们却说:“桩功是个宝,得它才能好。”特别强调必须坚持练它,而且必须练好它,究竟为什么?是该弄个明白。尚氏形意认为三体式和鹰捉,一个是母式,一个是母拳,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我们会不会用它?又该怎样地去用它?也该弄个明白。尚云祥先生对它作过精微的剖析,对我们会很有启迪意义的。现扼要择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武当》2007,(10):2-2
潘小杰,江苏徐州人。现任徐州市武协副主席、常务秘书长,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委,徐州武当拳法研究中心主任(法人)。1961年,拜形意八卦大师钱树樵(字松龄)先生为师,研习形意八卦四十余年,是松龄先生的关门弟子。为全面研习形意拳之功法,又拜山西宋光华为师,研究宋式形意拳术,集河北、山西两派形意拳于一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何树礼 《武当》2006,(6):19-20
形意问世,如长空一道闪电惊世骇俗。明末清初,南山隐士修得形意神功,仙风道骨,身形飘忽,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时令姬隆风惊奇万分,竟自三顾茅庐,拜师学技,由此,形意流出玄门,传扬于世。咸丰年间,形意异人李老能,功至修虚归无,遇袭不惊,泰然若定,其刚崩强飞之功惊魂昆仑,令悄袭者曾君大惑不解,疑老能身有邪术。  相似文献   

6.
武之魂 《武当》2014,(5):26-28
“粘黏拧裹”是形意拳术的粘黏连随、拧裹钻翻的俗称。是形意拳术的重要标志,属基本技能之一。形意前辈常讲“黏得上,吃得住”就是胜利,就是指粘黏拧裹之技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1,(5):25-28
鹰捉的涵义和作用:桩功三体式被视为形意拳特有的静功筑基功夫。而鹰捉则是桩功三体式诸多技法的运用,是形意拳动功筑基功夫,也是对形意拳的动作要领、基本技法的体验和掌握过程,是为了练形意拳打好基础的一趟拳。经云:“起手鹰捉。”正说明锻炼形意的各种拳法都要从它开始,所以人们称为形意之母拳。说“三体式是母式”,“鹰捉是母拳”,两者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刘肖娟 《精武》2009,(10):49-49
我跟刘治良师傅学习李氏形意太极拳刚好五个月。今天向朋友介绍李氏形意太极拳时,我要用“神奇”这个词来形容它。是的,它是非凡的,在我身上,确实有神奇的功效,让我受益良多,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学拳后的种种改变。  相似文献   

9.
史明 《武当》2001,(11):21-23
形意自创派以来,历经前辈先贤数代的心血凝聚,形成了独特的技击风格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初习形意拳,先以五行拳入手,五行拳为其入门拳。形意门中有“五行为体,八字为用“之说。劈拳乃五行拳之首拳,也是五行拳之母拳。  相似文献   

10.
刘建炜 《精武》2009,(6):37-37
刘实君(1900—1964年),字瑶琨,河北沧州人,是我国宋氏形意拳第三代传人,是形意门中的佼佼者,是一代实战技击名家、一代宗师。刘实君先生自幼酷爱武术,五岁习武,先后拜刘德宽、纪子修、宋虎臣为师。从学八极、六合通臂,后主修形意、八卦、盘根气功,精通散手技能,出手似闪电,有“快手刘”之称。  相似文献   

11.
杨维 《武当》2000,(11):14-17
尚氏形意拳在我国形意拳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尚云祥先生(1864-1937)毕生的经历,以客观的比较和亲身的体会,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先师李文彬(1918-1997)师从形意大师尚云祥学练形意,曾为中国武协终身荣誉委员和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相似文献   

12.
张永建 《精武》2008,(6):36-37
我上大学时,在武术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介绍郭云深行侠仗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故事,才知道形意这一传统拳术,也知道了它的厉害。我马马虎虎地选修了一学期的形意拳,所以对形意拳有一些了解。多年后的一本书,又把我带上了习练形意拳之路,以下是我学习唐传形意的一些见闻。  相似文献   

13.
布秉全 《精武》2005,(12):6-7
布式鸳鸯脚组合打法,是手法和腿法的连击混合运用。套路中,每段都有发一招连发数招的组合打法,因此手法变化和腿法连击形成了布式鸳鸯脚组合打法的特色。形意、戳脚两种拳法兼而有之,拳称形意,脚起鸳鸯,互相丰富,具有一定的健身、技击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06级套路专项本科生进行两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口诀法教学对提高形意五行拳的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形意五行拳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王大陆 《精武》2010,(6):71-73
当我再次提笔和大家讨论李氏形意太极拳内功的时候,有朋友问我李氏形意太极拳内功是不是和别家拳种的内功不一样,针对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继续研究一下李氏形意太极拳的内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查法,分析了车氏形意诞生的原因,探析儒家思想在车氏形意诞生的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希望武术界人士秉承意志,在形意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7.
史明  胡顺 《武当》2009,(8):18-20
形意门中八字功拳法是由“斩截裹挎挑领云顶”八个单项套路组成。而由此衍生变化的有传统八字连环拳和金刚八字锤外,尚有八字战锤等技法。但是这些均属于奇门八字功,也就是软八字功。还有一套正门八字功,也叫硬八字功,这可能只有李存义派形意门才有,其它门派尚未见介绍过。形意门中素有“五行为体,八字为用,金刚八式易筋洗髓”之说。过去囿于门户之见,加之师门清规戒律甚严,门内人辈德高艺精尚不传授,外人更是鲜能窥其门径了。笔者受教于著名武术家恩师陈盛甫教授,复受益于武当名家原金锁老先生,多年来勤加习练,  相似文献   

18.
杨梅 《精武》2009,(9):40-41
本人自幼修炼内家三拳(河北形意、陈式太极和程式八卦),主要师承我祖父杨青林(形意八卦一代大师,曾经跟随张占魁师爷和李存义师爷多年),其间且受到诸多武林大家的亲传和指点,对内家拳、中医、气功和道家内丹等有着一定的体会和修为。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的科研方法,对我国形意五行拳与中医养生学关系进行研究与阐述,进一步发掘形意五行拳的健身价值。形意五行拳以五行学说为拳理基础,并与中医的脏腑学说相统一,具有坚实的中医养生理论基础,为形意五行拳今后在健身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孙式太极拳修为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为一的概念。将孙式太极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极,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这是非常错误的练法。孙式太极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和形意举一触即发之本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