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句子级知识抽取在情报学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句子级知识抽取与词语级知识抽取的差异性,分析句子级知识抽取在情报学中的意义,表现在四类典型应用系统:学术抄袭检测系统、参考文献自动标注系统、文献自动综述系统、知识库构建系统。分析了知识抽取的难点与关键技术,针对难点与关键技术提出了知识抽取的3个转向:抽取对象转向以学术文献为主;抽取技术转向以内容结构分析为主;抽取目标转向以构建知识元数据库为主。  相似文献   

2.
国外知识抽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知识抽取的概念和起源进行论述,介绍GATE、KIM、ArtEquAKT等国外典型的知识抽取系统,分析各个系统的整体架构、关键技术、抽取过程及应用领域,挖掘这些系统在知识抽取方面的核心理念和突出特点,并从学习机制、抽取算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得出知识抽取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抽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知识抽取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柏林 《情报杂志》2008,27(2):60-62
信息泛滥与知识贫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用基于NLP的技术从文献中抽取知识有望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对知识抽取的含义进行界定,接下来论述知识抽取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知识抽取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知识抽取的抽取对象、抽取模式.发现国内关于知识抽取研究差距较大,从文献中抽取知识并进行实验研究的还很少,有待重视.  相似文献   

4.
基于规则的学术概念属性抽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文献作为科研成果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属性抽取作为知识抽取的一种应用,是把不同学术文献中对于某一学术概念的属性描述集中起来,用来构建属性描述知识库。本文通过人工构建规则的方法,形成了属性抽取的九大类描述规则,并对属性描述进行了数量关系和情感信息方面的分析,然后对学术概念属性抽取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并对《情报学报》2007年和2008年的文章进行抽取实验,对系统抽取的结果和人工标记的结果进行了测评,并进行了实验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学术定义是学术研究中一种基础性的知识。科技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定义,对定义进行自动抽取是知识抽取的一种应用。这些定义具有一定的特征与规律,利用这些特征与规律形成规则对定义进行抽取是常见的方法。定义抽取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规则构建。文章通过对定义语句的结构方式和分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规则的学术定义抽取规则构建方案。该方案通过构建模式规则、句法规则以及加权词规则,构建学术定义抽取所需要的多重规则。  相似文献   

6.
谭荧  唐亦非 《情报科学》2020,38(4):23-27
【目的/意义】将知识抽取的粒度细化到知识构成的最小单元--知识元,能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和精准度。【方法/过程】本文利用命名实体识别和事件抽取技术,探索了在科学文献中自动抽取事实知识元的方法。【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科学文献中的事实知识元,自动抽取效果出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准确抽取科技文献中的方法知识元,实现科技文献更细粒度知识组织和检索。【方法/过程】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方法知识元抽取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方法知识元初始描述规则半自动化 识别阶段和方法知识元及其描述规则自动化抽取和更新阶段。第一阶段根据方法知识元的特征,以人工—机器相 结合的方法识别方法知识元的组成维度及初始描述规则。第二阶段依据第一阶段识别的方法知识元初始描述规 则,自动从科技文献中提取方法知识元,并基于PreFixSpan算法从新识别的方法知识元中挖掘出新的方法知识元描 述规则,以实现方法知识元及其描述规则的动态更新。【结果/结论】在对16篇科技文献的初步评估中,实验结果P、 R以及F值分别为0.71、0.80和0.73(均>0.5)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抽取方法对更细粒度的知识组织和 检索也有一定借鉴作用。【创新/局限】方法的局限性在于需要一定的人工参与方法知识元描述规则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从半结构化文本知识抽取的载体类型、内容与技术方法3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近年来,科技文献资源呈爆炸性增长,海量科技文献中依旧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摘要。非结构化摘要一方面不利于学者阅读与理解;另一方面不利于对摘要内部信息进行知识的自动化抽取和相应的检索。研究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的知识表示模型及其自动化抽取方法,对学者快速阅读和机器自动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元本体理论,构建了一个面向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的知识元本体模型。通过分析非结构化摘要的写作特征,将文本按句子级划分为目的、方法、结果或结论三个要素,统计每个要素句中的线索词、句型和位置,建立相关规则库,根据本体模型和规则库构建相关抽取算法。最后,下载《计算机技术与发展》中的部分文献进行实验。[结果/结论]通过增加句型集和线索词集,完善了非结构化摘要的要素,构建了非结构化摘要知识元本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地对非结构化摘要中的知识元进行抽取。[局限]实验的不足之处是需要人工对摘要中的句型和线索词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为细粒度发现相近学科间的知识关联,推动学科间知识交流,通过抽取方法知识元,探析不同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的交流态势。[研究方法]以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学为例,首先,编写方法知识元抽取规则,基于规则抽取两学科领域大样本文献的方法知识元,构建学科领域方法知识元库;再利用LDA模型抽取两学科领域代表性期刊的方法知识元;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两学科领域的高频研究方法、已交流的研究方法、存在交流潜力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两学科已交流的研究方法有:聚类分析、LDA模型、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主成分分析、协同过滤、文献计量等;具有交流潜力的研究方法有:提高准确率的分类算法(AdaBoost算法、XGBoost算法、SMOTE算法)、图卷积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模型GloVe模型等。该研究不仅能为情报学研究者选择计算机科学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而且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网络扩展学习的知识团队创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团队是组织执行创新性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同时它也是知识员工知识分享、整合和创造的基本单位.引入知识空间、知识链及知识链网络的概念,分析了知识工作者、知识链网络与知识团队的相互联系,并对基于创新性任务的知识链网络与知识型团队互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基本概念及其模式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的体系及其运行的保障机制;并提出知识共享体系的优化方案。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构建更好的知识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使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合作中基于知识位势的知识创造模型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党兴华  李莉 《中国软科学》2005,49(11):143-148
本文从知识位势角度出发,在网络环境及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背景下,以Nonaka SECI模型的认识论、本体论为基础,修正与改进SECI模型,构造知识创造O-KP- PK模型,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4.
知识资源、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概念、特征和测度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杨志锋  邹珊刚 《科研管理》2000,21(4):105-111
本初步探讨了知识资源、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的概念,知识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对知识资源的测度问题。中首先提出了知识资源的概念定义,认识知识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并得到知识资源和经济财富关系定律。中认识知识一和知识流量概念是基于知识资源概念的,从其概念出发可以得到几个关于知识流量和知识存量的几个命题,知识资源具有总量稀缺特征、余值累积特征、积极效用特征、创造性特征、类新陈代谢特征、规模报酬递增行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位势的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定义了有关知识位势的基本概念,探讨了知识主体间进行知识扩散的条件,给出了知识主体的知识位势扩散函数描述,探讨了知识位势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对知识主体进行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知识表示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宝祥  叶培华 《情报科学》2007,25(5):690-694
知识表示(Knowledge Representation)是知识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存储在计算机中,并便于计算机处理。知识表示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知识系统的成败。本文将介绍目前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的特征和优缺点,并进行一些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知识计量单元是进行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基础,知识计量与评价就是要通过对确定有效的知识计量单元进行处理以便对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合,达到知识服务、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的目的。随着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发展,知识计量单元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文献计量单元到信息计量单元既而到知识计量单元的演变过程。本文从知识计量单元的演变及其关系出发,对3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计量单元进行了比较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知识网络节点组织之间的知识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组织惯例、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存在差异,知识网络节点组织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知识冲突。知识冲突一般要经过知觉阶段、行为阶段和适应阶段等几个阶段,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知识冲突对知识网络组织之间的合作创新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在知识冲突的管理过程中,要正确看待知识冲突存在的客观性,通过寻找具有知识协同点的合作伙伴,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提高信任度等措施消除知识冲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