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铁饼新技术的问世,使男女铁饼世界纪录很快突破了70米大关。现在男子铁饼世界纪录为74.08米,女子铁饼世界纪录为74.56米。苏联女子铁饼运动员萨文科娃曾以73.36米创造世界纪录并在一年内(1978年—1979年)由62.18米提高到65.78米,就是由于掌握了铁饼新技术。我国自1973年引进铁饼新技术后,男女技术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到10年时间男女铁饼均突破了60米大关,双双打破并保持着目前亚州最高纪录。女子现有3人进入60米,最高成绩为63.48米,改变了我国较长一段时间内铁饼技术水平总是徘徊在55米左右的不景气状况,开始腾飞,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铁饼技术,以其无可辩驳的伟绩为世界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我国与世界男子铁饼项目之间的差距及其原因,研究对我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李少杰)与德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里德尔)的赛前训练计划及专项力量训练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表明,尽管中外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均十分重视重器械、轻器械与标准重量铁饼投掷练习的交替与有机结合.但从赛前专项训练负荷的安排可以看出,里德尔的重器械训练内容较李少杰的相对较多.此外,从最大力量与专项力量指标的比较看出,李少杰在专项力量水平上与里德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研究认为专项力量与专项能力训练负荷水平的差距可能是我国男子铁饼项目落后于世界水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铁饼和铅球同属重器械投掷项目。长期以来,人们侧重于发展活动员的肌肉力量以及如何在投掷圈内适当加长工作距离上下功夫。它们的成绩都取决于出手速率、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但铁饼由于其几何学性质不同于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空气动力影响较大(能影响成绩十余米),所以铁饼的成绩还取决于空气动力学的因素。那未,空气动力对铁饼有哪些影响呢?本文试图运用空气动力学的一些知识来分析铁饼的飞行情况,并由此得出关于投掷铁饼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供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论述了一般力量、速度力量、专项力量与铁饼成绩的关系,认为:各项素质与铁饼成绩均呈正相关;一般力量是取得铁饼成绩的基础;速度力量是取得铁饼成绩的关键,专项力量是提高铁饼成绩必然转化的途径。各项素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铁饼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通过6~8年甚至更长时间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因此,在少年训练阶段,除根据铁饼项目特点选材外,在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同步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望培养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一、铁饼运动员的形态特征及身体素质训练铁饼运动员要有较高的身材(男在1.叨米以上,女在1.75米以上,两臂侧平举指间距超过身高),身体健壮,体重较大,肩宽,腰圆,上肢粗长,大手大脚,肌肉发达。力量素质和反应速度是铁饼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条件,肩、髓关节灵活性也不可忽视。身体素质是少年铁饼运动员训练的…  相似文献   

6.
掷铁饼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性较强的力量项目,针对目前铁饼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这一薄弱环节,分析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生理学依据,阐释当前青少年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提出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的原则,以期为改善青少年铁饼运动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铁饼运动员来说,最好的训练是投铁饼。作为辅助训练有力量、速度、协调、灵敏和节奏几个方面。技术训练被认为比力量训练还重要。所以,运动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练习复杂的旋转动作。旋转中速度和加速度是不可能少的。实际上投铁饼的重要因素,是把在旋转时产生的动量能正确的作用到铁饼上。  相似文献   

8.
拉萨地区一年一度的“五四”杯中专田径运动会一般都如期召开。全区首届中专田径运动会也于今年举行。我们学校领导对此活动历来就十分重视和关心。每次运动会之前都要责成我们体育组抓紧建队、积极训练。铁饼项目的训练就是其中之一。我校男女铁饼代表队的训练,这几年来都是由我承担的。从九二年至今,我每年都要从进校的新生中选拔数名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铁饼业余技术训练。仅管他(她)们个头不高、有的才1.49米,体质也不算好,看起来很不像个“材料”,加之铁饼技术,特别是背向旋转技术比较复杂,每提高一米难度都很大,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吴健是近几年国内男子铁饼界顶尖运动员之一。2009年他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得亚军。近三年来,吴健在国内赛事中一直扮演领头羊角色,其最好成绩达到63.54米。吴健多次将铁饼掷出62米开外,成为国内公认的男子铁饼第一人。分析并诊断他的投掷技术对提高我国男子铁饼运动员的投掷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一、  相似文献   

10.
金智 《中华武术》2010,(5):21-24
2009年,中国田径有13人在9个项目的成绩进入世界八强,包括男子6人4项、女子7人5项;位列世界第一的仅有一项——女子铁饼。而且,是两名已过而立之年的女子铁饼老将:来自黑龙江的李艳凤、来自河北的宋爱民分别以66.40米、65.44米,排在当年铁饼世界第一、四位,如此形势,是多年来中国田径难得一见的。  相似文献   

11.
铁饼的世界记录,男子是71.86米,女子是74.64米。我国的记录分别是60.40米,61.80米。怎样提高我国的铁饼运动水平?无非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铁饼本身的投掷性能。例如可从外形、材料性质、质量分布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它的投掷性能。二是,掌握好投掷技术。通过对铁饼投掷运动的力学分析,研究各种投掷参数(如出手速度、高度,铁饼倾角,投掷角,铁饼旋转速度)及风速、风  相似文献   

12.
掷铁饼是技术性很强的速度力量性投掷项目。人体通过一系列技术动作、使铁饼获得尽可能大的出手速度和适宜的出手角度,以保证铁饼飞行得尽可能远。对国内外忧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特征的研究表明,他们都具有强大的全身快速力量、技术合理、转动中能平稳地加速和放松协调用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铁饼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是由适合于该项目的力量,连跳力量和跑的练习组成。应该记住,在发展技术基础上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应使运动员做出有力的和完善协调的投掷动作。铁饼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应基于下列原则之上: ——综合发展身体能力,不允许任何一项在训练计划中起支配作用。——目的是最理想地综合使用这些达到一定水平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和协调的能力。——发展身体能力的顺序应从耐力到力量到速度,从力量、速度到投掷训练。力量训练要结合跳跃和柔韧性的练习。跑的练习安排在训练课的结束时,跑距60米以上。——对于专项力最来说,用标准量和轻于标准量的变换来训练绝对力最和相对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铁饼成绩提高很快,男、女世界纪录都已超过70米。技术上的改进,使身体能力合理发挥是其重要因素。运动实践证明,已经成熟的新技术就是背向站立大半径旋转投掷技术。近年来,这种技术已被多数世界优秀铁饼运动员采用。自1973年以来我国就开始引进了这一新技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年来我国男、女铁饼纪录被多人多次打破,充分证明与技术类型的改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掷铁饼是一项速度力量型项目,其专项力量训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了自己对专项力量概念的认识,阐述了发展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的重要性,并提出铁饼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为铁饼运动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铁饼的男女世界纪录都已突破了七十米大关,这不仅说明铁饼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对掷铁饼的初速度和掌握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仅从初速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兴山于1990年9月考入山东省体育学校运动班。他从89年开始铁饼训练,入学时铁饼成绩为46.76米。经过2年的系统训练,他的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以及专项技术都有了全面提高,今年5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业余体校田径比赛中,以56.70米的优异成绩夺得铁饼第一名,并创造了个人比赛最好成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铁饼运动员在掌握正确技术的前提下,除了具备速度、柔韧、灵敏等素质外,更需要运动员具备最大力量能力和爆发力。因此,力量训练是铁饼运动员的首要任务。只有把基础力量、最大力量、爆发力量、针对性力量与专项力量相结合,科学地运用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才能使铁饼成绩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德温琴·蒂斯最高成绩是64.54米,稍逊于西梅翁1976年所创造的65.10米意大利全国纪录。目前蒂斯的64.54米是最好成绩。他在日本举行的八国对抗赛中曾以60.82米获得男子铁饼冠军。这次在北京中意友谊赛中又以61.06米获第一名。蒂斯生于1943年,是一个即将结束运动生涯的体育教师,准备从事铁饼教练工作。他身高1.85米,体重106公斤,两臂长1.96米,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态匀称,两臂稍长的优秀铁饼运动员。他身体素质水平也很高,杠铃负重下蹲240公斤,卧推200公斤,立定跳远3.20米,30米起跑3″8,原地投饼53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多年的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掷饼的世界纪录男女都突破了70米,要赶上这个先进水平,在我们的一些人中看来是望尘莫及了,但历史地、全面地分析一下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就会对此建立胜利的信心,并为之努力奋斗.投掷铁饼曾是我们国家田径运动中第一个达到世界水平的项目.1958年,男子就投出49.08米的好成绩,居当时亚洲之首.女子则在两年前达到了50.90米,已进入当时的世界水平.事实给我们的启发是:我国存在着投掷铁饼进入世界水平的能力和人材,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