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教学中要适时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脱离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光荣传统,树立起振兴中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进行忠于祖国,为维护祖国尊严和统一的爱国教育。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只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突出重点,是能够通过历史长河五彩缤纷的生动事例给学生以启迪,在他们的心田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并引导他们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在学习历史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本质不了解。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的态度入手让学生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现在的教育是发展学生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不能单纯地依靠记忆知识点来提高历史水平,这样的学习方式只是单纯地提高了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存量,学生不能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一、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认真分析和思考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内容,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有所熟悉,还要能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本文重点阐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策略,以此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史,尤其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民风民俗等知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家乡的可爱。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中国历史与地方史结合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达到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树立以历史学习来巩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化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引领,精神得到陶冶,历史教师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强化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一是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二是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想教育;三是教师应当树立情感交流的强烈意识;四是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五是教师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6.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目前,乡土史的教育教学价值在国内的历史教育界是公认的,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理应成为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同时,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血肉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祖国的兴衰成败,还要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产生自豪感,使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赏识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师及时恰当的赏识,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和家长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认为"副科"学不学无所谓。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对历史的学习不能主动进行探索,这就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在面对历史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历史学科是需要记忆大量资料的学科,学生对记忆枯燥的知识很反感,这就导致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断减少,不对历史知识进行关注。这种不重视历史知识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历史成绩不好,同时他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看法也不会深刻。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就是使历史事件再现的过程。通过历史再现让学生详细了解历史发生的真实情况,他们会对这些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学生不对历史的发生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只是对知识点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对历史知识只是机械记忆和生搬硬套。没有对知识的理性认识,也就没有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对学习历史不具备主动性。所以,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体会历史的  相似文献   

10.
正什么是长效教学?长效教学是既重知识建构,更重能力培养和人文感悟的教学,是让学生终身难忘、终身受益的教学,是让学生持久学习的教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长效呢?关键在于把握、落实历史学科思想。笔者认为,历史学科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在历史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基础上的核心知识结构,二是重证据的历史思维能力,三是历史学科蕴含的特有的人文内涵。把握、落实历史学科思想,主要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找准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找足证据论证观点,三是感悟并内化历史学科所蕴含的特有的人文内涵。一、找准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核心  相似文献   

11.
左联芳 《大学时代》2006,(8):127-128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审美活动。历史教师在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鉴赏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满怀热情、充满信心地走进历史课本,在学习中产生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作为一面永恒飘扬的旗帜,作为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它不仅具有神奇的历史穿透力,而且具有最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在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它作为当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扎实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动员和激励青年学生为改革开放和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3.
杨娅萍 《家长》2022,(2):96-98
在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部分历史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说教与解惑的辩证关系.他们只把历史教学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取得高分,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尤其是未能充分利用历史的独特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补治岐 《甘肃教育》2011,(16):84-8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笔者就尝试让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记忆历史知识,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一、记忆历史年份1.数轴法。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学起来无用,因为他们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都是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久远的事情.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新课改以来,如何改变这种局而,成为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历史,这样才会让他们自己体会历史知识的实际作用。上个学期,我讲了一堂公开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一课中,针对以上问题我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效果还不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有国才有家,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因此,历史教学历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也赋予不同的时代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下面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教育价值在于不仅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学科的思想,把握历史的规律,汲取历史的智慧。提升教学立意,能达到使学生读史明智的效果。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把握六个"度",才能科学立意,构建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历史科目相比,历史与社会科目的综合性更强,知识体系涉及范围更广,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更为深刻。中学阶段正处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完善的关键时期,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科目之间的知识综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与完善,让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将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内化,不断完善他们的认知体系,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9.
马厚威 《教育艺术》2001,(12):18-19
在中学历史教学三大任务中 ,知识教学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 ,能力培养是核心。我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不渝地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为主线 ,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等个性心理品质为出发点 ,以教育学生强志明理为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以祖国的文明史培养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情感 ,“形象地说是感情和思想结合的产物。它要求不仅用理智 ,而且首先用心灵来理解神圣的祖国。”我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 ,让学生从我们民族的“根”中汲取爱国主义的营养 ,…  相似文献   

20.
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祖国历史长河的支流。热爱祖国要从热爱家乡开始。家乡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元的文化、丰富的特产让我们引以为荣,更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而且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紧密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