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艳伟 《黑河教育》2013,(10):14-14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在读文中感知作者对三峡景物的选取意念。 2.学习景物特征的描写。 3.进行随笔化习作。教学重难点:景物特征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谭刚旬 《现代语文》2009,(9):108-109
教学目标: 1.领会文中描写景物的委婉细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鼎湖山听泉     
<正>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二、学习重难点1.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2.文中深含的哲理。三、基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楹联()·泠泠()·淙淙()·汩汩()古·刹()怅wǎnɡ()污ɡòu()pú提树()xiá()想请你记录下文中还应注意的生字词。  相似文献   

4.
一、定向 (一)定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能顺畅地朗读诗文。2.掌握背诵方法,让学生当堂把诗文背下来。3.情景再现:用自己的话说出"庭下月色"的美景,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定重难点1.重点: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特征进行描写)。2.难点:学习借鉴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层次清楚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朴素清新、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2.教学难点:掌握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教学方法:使用导读法、在本教材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因而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第一步,在审题、辨体的基础上了解本文是写景散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文写了什么。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黄进宇 《广西教育》2008,(17):39-39
一、创新教学目标。精心钻研教材 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设计: 第一,让学生领会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细致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用语言的朴实清新、准确生动、句式富有变化(在散语中夹着对称或排比的短语短句)、既流畅又整齐、很有表现力等。  相似文献   

7.
吴迎霞 《黑河教育》2014,(11):60-60
正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2.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写作能力;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习作者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不同时段景色;2.体会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设想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抒发的热  相似文献   

8.
《小石潭记》是古代写景散文名篇,自然教学的重点就是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同时体会作者借描写景物所表达的情怀。而教学方法则采取"问题探究式阅读法",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自古至今诸多文人墨客在作诗吟咏时,景物都作为主要的吟咏对象,景物描写在我国的文学发展中,可谓有着极为悠远的历史。在当代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之下,学生更应通过观察力及思考力去修炼景物描写的技巧,进而提升学生本身的写作水平。1.变换角度及感官彰显景物层次美景物描写中极为重视层次及结构,诸多文章会采取不同描写手法及不同角度完成景物描写—通  相似文献   

10.
写景,通常有两种写法:定点描写和动点描写。定点描写是先确定一个立足点,然后从这个立足点出发。按一定顺序把看到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动点描写与定点描写相反,作者的立足点不断改变,随着这种改变,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景物进行描绘。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校园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二。 教学目的: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2.学会移动观察的方法。3.激发热爱校园一草一木的情感,乐于表达,融情于景。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节和描写细节的能力。(2)学习记叙类文章细节描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教学准备]1.借助书下注解及工具书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佁然、去、邃等)和虚词(以、为等).2.大致读懂课文,画出有疑问的文句,以便在课堂提问或讨论.[教学目标]1.在不断积累文言词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结合、借景抒情等描写方法.3.触摸文中描写自然风光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变化,窥探彼时彼地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2."批"文人情,通过品味景物描写窥探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4.
杜一仙 《现代语文》2010,(3):129-130
在记叙和抒情的文章中,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就像一幅山水画,但是景物描写的写作教学难以落到实处。在景物描写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往往只是粗略地勾勒景物轮廓,缺乏色彩,语言平淡。如何进行景物描写训练呢?笔者经历多次失落和反思,积累了一些指导学生景物描写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2009年执教的市课改展示课《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以春为载体,学习景物描写的写作指导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野景偶拾》是一篇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咏物散文。这类散文,常常要求作者不断变换立足点,从不同视觉角度,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并借助景物描绘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这类散文的教学,我主张抓“体”务“景”,一课一得。所谓“抓体”,即抓文体的特点;“务景”,即致力于景物描写的教学。只有抓住文体特点,致力于景物描写的教学,才有可能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得。为了做到抓“体”务“景”,在教学中,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语 ,品味语言情致。2 .强化朗读训练 ,培养语言思维。3.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感悟三峡美景。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顺序的方法。教学建议 :本文仅用了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 ,却以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学习本文 ,应突出不同形式的诵读 ,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积累语言 ,丰厚底蕴。同时 ,积极质疑、探究。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媒体设计 :可制作多媒…  相似文献   

17.
[技法点拨] 语言干瘪,手法单一,语无伦次,景物不够鲜活,特征不够突出等,是同学们进行景物描写时很容易犯的毛病.变换角度写景,就可以避免以上诸多弊病. 所谓变换角度写景,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景物.可以使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可以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感触景物描绘景物,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突出景物特征,可以通过具体而细致的描写来写实景,也可以通过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来写虚景,还可以通过描写相关的人物活动来点缀、衬托景物等.下面我们结合两个经典片段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8.
景物描写     
《新作文》2007,(Z1)
教学重难点1.学习景物描写要掌握的方法;2.如何在习作中恰当运用景物描写及前几讲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五篇文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从所写的景物看,有写名山、名城、海滨等著名景观的,也有写野景的;从所写的时令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致都涉及到;从写作方法看,也各具特色。因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抓住景物特点有条理地记叙描写的方法;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写景的作用;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从而学到描写景物散文的基本写法。从阅读方法上,初步了解并学会高级阅读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江西教育》2014,(6):16-1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件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深入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同时了解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来凸显人物品质特点的写作方法。 2.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了解环境、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景物描写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