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妙的绳子     
本课教学中,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体育还原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我依照学生学习的规律设置教学过程,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突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最终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达到本节课的各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跳绳是一项集游戏、锻炼于一体的全面性运动项目,是培养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以花样跳绳项目为突破点,把花样跳绳融合在中学大课间活动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挖掘学生运动潜力,形成大课间特色,扩展阳光体育活动范围,增强校园体育锻炼氛围,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吸引全校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做到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相似文献   

3.
跳绳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竞技运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花样跳绳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中笔者对高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在教学实践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以期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令贵平 《教师》2024,(4):63-65
为通过小学体育教学推动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工作的开展,文章基于教学研究经验,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大单元教学和新兴体育类运动,认识到基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组合大单元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运动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与练习效果,并提出教师可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时、做到以赛促练、落实以练促学等策略在花样跳绳组合教学中突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高质量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我校全面渗透"快乐跳绳"的教学理念,做到人手一绳、每课用绳;绳不离手、以"绳"为本,课堂内外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之余时时与绳为伴,真正做到快乐地跳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实践,全年级171名学生已有169名学生掌握了跳绳方法,能快速连贯地跳绳了。其中男生最快的每分钟达到204下,有4位学生超过了200下;而女生最快的每分钟也达到了183下。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学生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五六年级学生的水平。是什么让学生在短短的一年中跳绳水平有如此大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6.
跳绳是小学体育教学项目之一,而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花式跳绳集绳技、绳操、绳舞于一体,对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以花式跳绳为教学内容,从学生体育品格培养的视角,深入剖析花式跳绳对小学生团队精神、自信心、自我实现、顽强意志等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强化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完成“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21):173-174
跳短绳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测项目。短绳运动特别适用于人多场地小的中小学校开展,因为跳短绳是一项极其安全的运动,很少有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即使试跳过程中失败或停顿,也极少有坠落、跌倒、碰撞或被用具所伤的危险,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锻炼健身价值。有句顺口溜比较简练地概括了跳绳活动的功能:"摇绳练腿劲;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因此,如何提高教师传授跳短绳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跳短绳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快速学会跳短绳技术,并在体质健康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是每个小学体育教师都要面对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与品德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育课堂活动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一、课堂组织周密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严密地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条件,也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运用口哨、手势或动作与学生沟通交流,迅速地调动学生,培养学生动作整齐、敏捷和遵守纪律的习惯;在长跑练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的规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运动兴趣,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手握一根绳子,无需其他器材和道具,可以在任何空间跳跃,这便是跳绳的魅力。跳绳是一项集游戏、锻炼于一体的比较剧烈的全身性、综合性运动项目,摇绳练臂力,跳绳练腿劲,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孩子手脚协调配合,还能促进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但跳绳往往比较枯燥,很难持久下去,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能综合运用优化教学方法,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跳绳运动教学效率,本课程遵循“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综合采取了竞赛激励法、合作互动法、问题探究法、纠错指导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体验到跳绳运动技能的乐趣和魅力。  相似文献   

13.
董峰 《山东教育》2009,(7):98-98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具有显著作用。为了达成和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我在跳绳教学中采用了课上学习、课间提高、课后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罗洁 《教师》2015,(5):100-101
1.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学会自创,在学练中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在学练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2.教材分析跳绳是普及性较高的一项体育活动,它具有器材简单、场地要求小、锻炼价值大等特点,对发展学生上下肢肌肉、协调性、弹跳力、灵敏度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能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胃肠功能并有效促进其身高增长。本次  相似文献   

15.
<正>长绳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传统项目,是一项广泛开展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跳绳运动可以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8"字跳长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跳长绳形式:跳绳时队员按"8"字线连续跳。摇绳队员相向站立,间隔距离最小为3米。跳绳队员依次进入,一人一次跳过绳,计次数一次,在规定时间内,跳过次数越多成绩越好。现  相似文献   

16.
蔡设红 《教师》2024,(4):60-62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其历史久远,具有花样多、便捷等特征。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跳绳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介绍了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跳绳技巧教学的重要性,从实际学情出发,研究学生跳绳运动中面临的困境,立足游戏教学、分层教学、使用信息技术、举办趣味比赛四环节,提出小学体育跳绳技巧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的研究提供参考,培养学生的跳绳运动兴趣,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1 主教材。跳短绳 :双脚跳、单脚跳。2 游戏舞 :七色之光。学练目标(水平一)和同伴一起参与跳短绳和跳游戏舞 ,并能在活动中创新。2 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3 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完成本课任务。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 :学会双脚跳绳、单脚跳绳以及游戏舞。教学难点 :自主学练 ,探究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健康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目标 ,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创新。通过多种手段 ,让学生积极的去看、学、比 ,去展示自我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郑玲莉 《学子》2013,(9):72-72
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中,我发现跳绳看似简单,但是能做到把连续性和速度协调统一起来的学生却不多。经过对学生跳绳动作的观察,我发现学生跳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手部甩绳动作。(1)上肢力量不够引起的甩绳没力。上肢力量过小,使学生甩绳时软绵无力,在女生中尤其常见,破坏了跳绳的节奏性,导致连续不断的失误。(2)左右手用力不均衡。大多数人习惯用某一只手来做事情,经常使用的手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肌肉较发达,力量也较大。在甩绳时两侧上肢用力不均衡,两臂一前一后或者一高一低,绳落地位置不在两脚之间,  相似文献   

19.
高校班主任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类学校体育工作已经把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作为中心,体育活动已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惯例。学校应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在不同的时间里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高校体育运动发展。笔者就班主任在教学班体育活动中的作用,结合自己做班主任体会。谈两点看法: 一、班主任在高校体育活动中起组织作用 1.班主任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执行者 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活动能力(包括身体素质,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准确地执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明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深入细致地,有条不紊地贯彻下去,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念。教师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这门学科中的各种教育功能,使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一致,以便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统一的能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改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是指学生能够从体育课堂上学到最多,获得最多。体育教学对于实现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跳绳运动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喜爱,作为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之一,被广泛运用到学校的体育课中,并占有重要地位。跳绳运动的活动方法丰富,它不仅能够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促进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