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丽 《考试周刊》2014,(44):46-46
《湘夫人》是湘水男神表达对湘水女神的思念仰慕之词。湘水女神是忠贞的湘君的凄美爱情的对象,彰显湘夫人的魅力。面对如此绝代佳人,湘君用独特的方式赢得佳人垂青,表达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湘君不顾一切地追求湘夫人,正如屈原不顾一切地追随楚怀王。屈原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鲜明生动的语言,把湘水男神对女神的追思渴盼描写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南方用于祭祀的歌舞俗曲改编而成的一组祭歌。《湘君》和《湘夫人》是其中一组独特的爱情诗篇。本文着重从文本内证的角度,浅析《湘君》《湘夫人》中存在的一些疑问:(一)“湘君”“湘夫人”分别所指何人?(二)分别由何人演唱?并且剖析论证“捐”“遗”二字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湘夫人》(第三册第一单元读背篇章)与《湘君》同为《九歌》名篇,系屈原在民间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讲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爱慕追求及两情相悦却执手分道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凄美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4.
将《湘夫人》的主旨理解为湘君、湘夫人的一场爱情故事其实是一场误读。其中包括人物性别的误读,目前学界并无确切证据证明湘君为男性神,相反有不少资料认为其为女性神;人物关系的误读,湘君、湘夫人到底所指为谁,是何关系,并不明了;人物形象的误读,"恋爱说"不仅歪曲了舜的明君形象,也颠覆了作者本人的忠君爱国形象;最重要的是文本的误读,"恋爱说"无法清楚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疑难之处。湘君、湘夫人应为姐妹神,屈原借用了楚地祭神乐曲,修改原先的祭词,表达了自己矢志不渝的忠君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5.
<正> 《湘君》、《湘夫人》是两首祭祀湘水之神的优美的古老恋歌。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高超的想象,凭助楚辞艺术形式的特点,塑造了湘君、湘夫人两个艺术形象,赞扬了湘君、湘夫人坚贞而深厚的爱情。它们都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九歌》除《国殇》外,都是古代祭祀神灵的歌舞曲,最初为劳动人民(包括民间艺人)所创作,屈原在学习民间文艺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加工后的《九歌》,与民间原始的粗糙的东西相比,在艺术上就更加精粹美妙。  相似文献   

6.
现行人教版选修教材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收录了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教材对第二自然段中的“公子”一词的注释是指“湘君”。如果照这种理解,那么“思公子兮未敢言”写的是湘夫人对湘君的思念。  相似文献   

7.
《湘夫人》(第三册第一单元读背篇章)与《湘君》同为《九歌》名篇,系屈原在民间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讲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爱慕追求及两情相悦却执手分道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凄美爱情故事。诗歌开头,湘君即抒发了对湘夫人的一见钟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的“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引自《诗经·卫风·硕人》)是如此令他心动,使他着迷。希冀着能再睹她的芳颜,他登高远望,可是佳人已逝,跫音不闻,不禁忧心忡忡:她究竟会不会接受我的追求呢?此时,正值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之际,置身于秋风洪波木叶之中,在先秦以秋为嫁娶良时的社会背…  相似文献   

8.
《湘君》《湘夫人》所咏神话,为舜妃传说与湘水神话渗透叠合之产物。湘君是原有的湘水之神,湘夫人是二妃。“二湘”反映了女巫与湘水男神、男巫与湘夫人,以及湘夫人与舜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恋关系。  相似文献   

9.
“等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范式,作为原型反复出现在楚文学中,是集体无意识造就的活生生的经验。沈从文《边城》等小说和屈原的《湘君》、《湘夫人》中的“等待”意象是带有楚文化特色的原型意象,既有一脉相承性又各具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等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范式,作为原型反复出现在楚文学中,是集体无意识造就的活生生的经验.沈从文《边城》等小说和屈原的《湘君》、《湘夫人》中的"等待"意象是带有楚文化特色的原型意象,既有一脉相承性又各具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湘君》、《湘夫人》(以下简称“二《湘》”)是屈原《九歌》的第三篇和第四篇,它们实际上是同一首诗的上下两章。这是一首抒写“巫者”的失恋之歌.同时也是一曲“节妇吟”。以上是笔者对二《湘》长期思考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九歌》。名为“九”而实为“十一章”的现象,为历来《楚辞》注家重视而不断进行探讨的问题。通过考证:我们发现《九歌》,原本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等九章,《礼魂》是前九章的“乱辞”。屈原《国殇》写于楚怀王十七年,是作者后来或后人编入《九歌》的,因而形成名为“九”而实为“十一章”的格局,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九歌》是屈原创作的楚国郊祀祭歌。  相似文献   

13.
《湘夫人》是写湘君得悉湘夫人来寻他的消息之后来到洞庭湖畔等待湘夫人而终于不遇的经过的。《湘夫人》一文有如下的艺术特色。一、寓情于景,亦悲亦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起首极力渲染深秋萧瑟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秋风与主人公落寞、孤寂之情相融,为“愁”抹上了一层浓浓的色彩。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顿时如泉涌出。至此,一个不顾寒气侵骨、伫立远眺的人物形象活现在我们眼前。秋天的萧瑟悲凉,湘君的惆怅凄迷,构成了全诗特有的气氛。当主人公思念急切,无法倾吐蕴藏在内心的深厚情感时,…  相似文献   

14.
《湘君》、《湘夫人》人们通常叫“二湘”,是《九歌》中最动人、最令人喜爱的篇章,也是《九歌》中情节最完整、最富悲剧色彩的作品.我国战国时代产生了如此完美感人的歌舞剧文学作品,这是很了不起的,它纠正了过去中国戏曲史研究的某些错误论断.但是楚人祭祀中的湘君和湘夫人所指的究竟是哪个神灵,“二湘”表演的到底是什么内容的神话故事?前贤的研究成果已很可观,但说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种说法:  相似文献   

15.
从秦初洞庭一带民间所祀湘神,乃是与舜之传说相联系的"二妃",证明了屈原<九歌>二<湘>所祀神灵,也当与"舜,妃"有关.并从湘水之神的"原型"及其变迁上,论述了屈原时代所祀湘神,已不再是远古时代"万物有灵论"观念下产生的无主名水神,而已为有主名"舜、妃"之神所取代.在此基础上辩明王逸所注"湘夫人"为二妃,"湘君"则为二妃"所留"之舜;韩愈以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之说,乃是既不合情理也不合礼制的附会.由此得出游国恩、马茂元等的二<湘>"恋爱"说,并不符合舜与二妃的神话传说背景,而有的研究者试图用"殆已失考"的原始湘神传说,来为二<湘>"恋爱"说圆场,也无补于事.  相似文献   

16.
《湘君》描绘出一幅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女神——湘夫人的形象。本文分析了湘君在追求爱情时约会、寻找、失落、等待四步小曲。在美丽壮阔的水乡背景之下,湘君情感美摇曳多姿,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17.
《九歌》组诗并非屈原纯粹无意的艺术加工 ,而是借助楚地民间原有的诗歌形式所创造的发愤抒情之作。“湘君”“湘夫人”与舜之二妃无关。此两篇的主旨在于抒写作者求君、求贤的失败 ,表达孤独、无助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改编刨作的具有独特体制的祭歌。共11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湘君》、《湘夫人》、《出山》、《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国殇》,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之曲,为各篇所通用。每篇各主祀一神,从“东皇太一”到“山鬼”所祭的  相似文献   

19.
《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及《少司命》,都是写爱情生活的优美诗篇.由于在神的世界里,这四篇祭歌中的主人公,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职司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因而他们的性格是各异的.他们在爱情的历程上都是坎坷不平的,都是与各自的恋人长期分离,最终未能晤面的.这四篇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以说  相似文献   

20.
历代吟咏湘妃的诗作一直延续不断,然大多为唐以后所作。文章将唐以前除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首而外的湘妃诗遴选为一篇,共计十首,加以简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