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编辑部报告     
《科学课》1997,(1)
1997年,在纷飞的瑞雪之中,随着新年音乐会的优美的旋律翩然而至。这是美好的亲切的一年——中国人民将迎来世纪之交的一次团圆:香港回归;这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一年——人类正由工业时代走向信息富裕时代,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朋友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弗·伊·列宁诞生九十周年来到了。我们江苏人民和全国、全世界劳动人民一起,怀着无限景仰的心情,来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庆祝列宁事业的光辉胜利!同志们!费·伊·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全世界无产阶极、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最伟大的理论家、战略家和革命导师.他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保卫了这个学说的革命精神,粉碎了修正主义的思潮,建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苏联共产党,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在列宁的时代,社会主义由科学变成了  相似文献   

3.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那个时代的思想,每个民族都有反映自己民族智慧的语言,其精华的集中体现自然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谚语。  相似文献   

4.
論严复     
严复(1853—1921年)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经历着急剧深刻变化的时代;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企图变中国为殖民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而中国人民为独立自由不断进行反抗斗争的时代。这样特殊的、严重的、斗争尖锐的时代所给予严复的影响,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反映在严复思想上,是矛盾冲突、瑕瑜互见,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由于前者,使严复成为先进中国人之一,在文化思想遗产中至今存着光采和功绩;由于后者,促使严复堕落倒退、复古反动,予社会以恶劣印象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忠诚和热爱,使得刘炽声乐作品紧贴时代、紧贴生活、贴近人民;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修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动机"与西洋曲式巧妙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刘炽的音乐旋律平易近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10,(4)
主持人的话:从亘古蛮荒的年代到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悠远流长的人类文明经历了读形时代——简单绘画传情达意;读字时代——文字的出现;读文时代——印刷的发明;读图时代——影视技术的发明;读网时代——网络的出现和普及。当网络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时,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也充斥着我们,当轻点鼠标就可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时,读网时代已经到来。身处其中,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7.
走进花丛中(演讲席上布满花篮——编者注),一种崇高感油然而生.我们人民教师,不正是为了"花的事业"而献出一颗颗呯呯跳动的爱心吗?然而,究竟什么是人民教师的爱呢?我以为在开拓创造,振兴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爱应焕发出时代的光彩!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理解——尊重——奉献.  相似文献   

8.
荷马史诗中的人民大会及其政治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国王、长老会和人民大会构成了荷马时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关于荷马时代政治制度特点的争论中 ,人民大会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根据荷马史诗所提供的材料 ,结合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对人民大会的政治作用进行探讨 ,指出人民大会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职能 ,举凡有关全体的大事 ,都会被提交到人民大会上讨论。但它毕竟不同于古典时代的人民大会 ,缺少定期集会制度 ,所讨论的问题局限于召集人的兴趣 ;在会上发言的都是贵族 ;发言者从来不向人民呼吁 ;人民大会没有投票制度 ,从不通过决议 ,偶尔通过决议 ,也无力贯彻和执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主要是平民内部分化严重 ,政治素质低 ,缺少自己独立的政治和经济要求所致。因此 ,在荷马时代的政治舞台上 ,人民大会大多数时候只是个被动的看客  相似文献   

9.
求真务实是一个鲜活的时代主题,让我们的生活处处添新意。政府工作很务实——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降低GDP发展速度,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政府办事更透明,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招标采购,带来了新的形象、新的信任。党的建设抓落实——条例法规齐颁布,打开自我监督的大门;反腐倡廉力度大,党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新闻报道求真实——禽流感疫情早公布,跟踪报道很充分;直播新闻与事实同步,尖锐问题不回避;会议报道在减少,形象工程难发迹。关心群众很切实——“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农村新天地;929个救助管理站新建改建,17万多流浪乞讨人…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人民的心声,人民是文学的灵魂。作家胸中积郁的愤懑一旦和人民的悲苦搅在一起,便会产生振撼人心的力量。以“拥抱现实”为创作宗旨的蒋于龙,把自己的头伸到现实生活的肺管里,与时代同呼吸,和人民共休戚,写出了《乔厂长上任记》、《拜年》、《赤橙黄绿青蓝紫》、《开拓者》等一篇篇反映当代改革潮流的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乔厂长”鼓舞着生活中的“武耕新”,现实生活中的“武耕新”又激励着作家蒋子龙写出了中篇纪实小说——《燕赵悲歌》,这部小说反映了改革时代的最本质特征,成功地塑造了改革时代的英雄,鸣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一、反映了改革时代的某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解读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深刻内涵进行时代解读:学会求知——步入学习型社会的通行证;学会做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劳动者的角色;学会共同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学会生存——发展、提高、完善做人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121页)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开在自己时代这棵大树上的一朵鲜花,都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语),并且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哲学和时代血肉相连。 早在马恩从事哲学活动的初期,就非常重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的第一篇哲学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流露出了很强烈地重视时代、重视现实的意向。马克思指出:“哲学已经不再是为了认识而注视外部世界;它作为一个登上舞台的人物,可以说与世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们党所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群众路线的具体表述与表现形式不是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而丰富与发展的。究其实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契合历史使命、贴近时代主题的群众路线。鉴于人民群众生存所需物质生活资料得以基本保障的现实,以人为本将群众路线的主体从人民群众拓展至全人类,并将终极价值目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出于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不科学发展观的矫正,以人为本将为了人民群众的方式指认为科学发展;为了切实地推进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倡导践行人民共享理念。正是在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得以不断推进。由此,以人为本实现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高尔基的好友伊·格鲁口杰夫回忆说,高尔基曾在一封信里这么写道:“‘前进——向上’——您知道,这是我的老一套,也许我就只有这么一套了。”①高尔基的话,既是他一生文学实践的概括,也是他对文学创作的希望和要求。高尔基认为,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自觉地跟上历史的步伐,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写出历史发展的趋势,给人民以前进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沂蒙地区党组织和沂蒙人民在相互信任、彼此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伟大精神——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战胜任何艰难困苦、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它是革命精神,也是建设精神、改革精神,它既是革命斗争时期的产物,又是推动时代发展、随时代前行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构建多主体、多向度的沂蒙精神践行机制,使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在科学的机制上真正发挥出来,并转变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觉的行为实践。  相似文献   

16.
《蝴蝶》中的张思远虽然产生了“庄生梦蝶”般的身份认同的困惑,但是最终在“人民之子”的身份上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归宿”。或许这也正是这篇“反思”小说“反思”的最后结果。作者试图通过小说中两种层面的代际冲突即“人民(父母)——张思远(儿子)”、“张思远(父亲)——冬冬(儿子)”来分析小说构建的“人民”神话的想象性意义,以及“人民”认同的叙事策略又是如何舒缓了新时期之初的时代心理紧张。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的时代要求、社会形势、发展状况等一系列问题和要求综合形成的思想理念,分析与总结这一价值结构体系中人民——价值主体、初心——价值取向、美好生活——价值目标这些对应关系,有助于深层次地理解这一思想内涵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并为进一步理解这一思想提供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人民性”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冼星海和施光南是近代音乐史上仅有的两位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作曲家,他们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音乐作品的“人民性”表现出一定差异。冼星海生活在抗战时代,他的作品的“人民性”主要体现为“救国救亡,反抗侵略”;施光南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位作曲家,浓浓的“乡国之爱”成为其作品“人民性”的核心主题。冼星海与施光南音乐作品“人民性”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他们都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把滚烫、赤诚的爱国热情融入音乐创作,把民族音乐的灵魂贯穿于创作生涯,奏响时代的最强音符。文章试通过比较冼星海和施光南音乐创作的“人民性”,探索他们成为“人民音乐家”的原因,力图为现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今后十五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000年在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灭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相似文献   

20.
异步教学携手新课程地理课教学绽放异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面对时代对教育的挑战 寻求教学的有力杠杆 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人才对教育的要求——高效的素质教育;教育对课堂教学的需求——能真正培养学生素质的课堂;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一运用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