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欣 《乒乓世界》2008,(12):156-156
当回顾起自己的乒乓记者生涯时,我脑海里立刻闪现出的,竟然是两年前孔令辉与我说第一句话时的“不寒而栗”。和随后他的那一抹微笑。而这,也刚好印证了我的两年乒乓时光—从陌生到熟悉,从冰冷到温暖。  相似文献   

2.
殷超 《乒乓世界》2006,(12):I0020-I0020
接到《乒乓世界》袁编辑向我校乒协约稿的短信。着实让我吃惊不小。作为一个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大学乒乓球社团,能够有幸成为《乒乓世界》选择介绍的对象,真是我们意料之外的,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可是当这样一份难得的机会真正摆在眼前的时候。我却发现不知该从何处落笔。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又似乎共同经历了太多太多。此时,一个个画面就如荣太奇般从我眼前飞闪而过。  相似文献   

3.
李强 《乒乓世界》2014,(4):142-142
在河南南阳乒乓球界,经常会听人谈起一个首开先河的宗师级人物——董文治。他开创了南阳乒乓球的历史,带出了第一批乒乓人才,为今天南阳繁荣的乒乓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冬日里一个宁静的下午,怀揣着崇拜之情,我和南阳市乒协的金晓辉、崔志兴一起拜访了董老。  相似文献   

4.
季文镭 《乒乓世界》2010,(5):144-144
《乒乓世界》: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球? 魏一明:1965年,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打了一年以后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当时我读的小学不是体校,但乒乓球是学校的传统项目。我后来从郑州去了洛阳,1969年又开始打了,当时的学校是洛阳师范第一附小,那个学校曾经出过很多知名的运动员,比如黄亮,还有他弟弟黄金健。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体博会气势恢宏,乒乓器材品牌众多,一进入乒乓展区,马上就感受到了乒乓器材从球台到球板,从服装到包装各个系列满目琳琅、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显示了国内乒乓器材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景象。 在乒乓器材展区中,有很多忠实的乒乓球迷前来参观,借众多产品汇聚一堂的难得机会,集中了解和学习专业知识,充分满足平日里对各类乒乓器材的巨大兴趣。事实上,乒乓球迷就是乒乓器材的消费主体,也就是乒乓器材厂商的  相似文献   

6.
该从陪女朋友去北京学习说起,那时的脑海里只有两个字——考研。甚至系领导找到一个事业单位,都被我断然拒绝,直到现在家里还会埋怨幼稚的我的幼稚决定。要知道,这年头找个稳定工作真难啊。在北京的一个多星期,女友每天去上辅导班。我呢,从舅舅家出来就在北京化工大学里看别人踢球。人造草  相似文献   

7.
1981年3月3日,中国第一本也是目前惟一一本乒乓球杂志──《乒乓世界》创刊了。2001年2月份,我们迎来了《乒乓世界》第100期的出刊。100,这是一个多么吉祥。美满的数字,为了回馈20年来支持《乒乓世界》的广大新老读者,我们决定在正常出版2001年第2期之外,增出一本100期珍藏版。 于是,从2000年10月份开始,我们几个人一边忙着编辑每月一期的《乒乓世界》,一边抓紧一切时间筹备100期珍藏版,小小的办公室里每天都充满了电脑键盘噼哩啪啦的声音。把珍藏版编成一个图文并茂的 资料阁 关于增刊的内…  相似文献   

8.
黄明明 《乒乓世界》2006,(9):I0012-I0012
在少男少女的圈子里,为周杰伦尖叫,为小贝痴狂的人有很多,但是为了乒乓而有哭有笑的人,却常常感觉近在咫尺,远在天涯。喜欢乒乓的人有万万千,却似乎都不在身边。很想倾诉一心里对某人的喜欢,很想可以常常把某人挂在嘴边,可惜没有知音。 小编曾经也是一个痴狂的孔迷,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苦恼。那时《乒乓世界》就是我的精神家园。一直到今天,每当发现一个乒乓球迷,我都会非常惊喜,每当拆球迷来信时候,心里总是满载着幸福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我相信,只要存在便有意义,每个人的心都是一片美丽的天地。虽然王皓,王励勤,张怡宁,王楠……,他们似乎远在天边,但是我也相信,心诚则灵,他们能听到我的声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从1995年到2005年,从天津世乒赛到上海世乒赛,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到雅典奥运会,《乒乓世界》在见证世界乒坛十年历史的同时,也在风云际会中走过了一段从稚嫩到成熟的历程。十年只是一瞬,却有着春华秋实的沧桑,您眼前这本《乒乓世界》,与十年前相比,一如2005上海体育馆与1995年天津体育馆的差异。1995年,我还只是《乒乓世界》的读者,在1995年改为月刊以及2003年变为全彩的过程中,我参与了杂志的改版策划,1999年至今,我为《乒乓世界》撰写了大量的综述、评论、现场报道以及专栏文章。对于回顾《乒乓世界》十年来的历程,编辑部主任夏娃认为,我非《乒乓世界》的员工,并无当局者迷的困惑;我与《乒乓世界》过从甚密,又有近水楼台的孺慕,所以却之不恭,于是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10.
幽默故事     
酒鬼聊天两个爱尔兰人坐在一个酒吧间里喝酒。其中一个问另一个:“你是哪里人?”另一个回答:“我生在科克郡?”“不是开玩笑吧?我也生在科克郡!咱们再来一杯吧!你生在科克郡什么地方?”另一个笑道:“我生在我妈的房子里,门前有一条小河从萨克村南边流过。”“上帝保佑,”第一个人叫道,“你能相信吗?我也生在我妈的房子里,也离萨克村不远。为了咱们的亲近,来,我们再干一杯!那么你是在哪个学校上学呢?”“我上学是在镇上的圣母受难学校。”另一个答道。这时第一个人已经兴奋得不能自已,他大声叫了起来:“天啊!太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1.
来到《乒乓世界》的第一周,我就被委派跟着栾蓝老师和赵欣悦老师去南通做“乒乓地理”专题。本来非常忐忑的我,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度过了十分欢乐的一周。下面就通过几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我第一次出差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乒乓千字歌     
王忠国 《乒乓世界》2012,(7):140-140
我是一个狂热的乒乓爱好者,乒乓球早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接触乒乓这些年,感悟不少、心得不少、收获也不少。借此机会,我将多年来自己对乒乓的全部融入到这首千字歌中,并祝愿我国乒乓健儿能在奥运会中续写辉煌。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9,(1):140-141
又到年终岁尾啦,各太媒体都在忙着评这个奖那个奖的,《乒乓世界》也不例外,自发地耒了个内部评选,小编仿照本刊“年度风云”系列的方式,对2008年《乒乓世界》编辑部来个大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笑过,哭过,我们努力了,我们也收获了……  相似文献   

14.
蒋兆兆 《乒乓世界》2008,(1):154-154
我今年66岁,打了60年乒乓球,对国球可谓是“一往情深”。现在是浙江省绍兴县老年体协乒乓分会会长,平时在轻纺城搞纺织品分析、设计工作。除了打球,还喜欢写一些比赛赛况,记录下当时的心情。今年赛场上发生了两件让我兴奋的事,从此更加坚定了我体会乒乓乐趣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夏娃  陈洁 《乒乓世界》2003,(9):32-33
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女孩闻闻,在中国乒乓网上发表了一组系列文章“我去巴黎看世乒”,其中一个章节的标题叫“神秘老人”,是这样描述的:  相似文献   

16.
4月26日赶完德国甲级联赛最后一轮,我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机前往上海。对我来说,此行具有双重身份:《乒乓世界》驻外记者和德国代表团先遣部队。4月28日德国队从汉城直飞上海,虽然因为老公李乒在德国任教练的关系,我与这些德国国手们相识相处已有两年,但在中国见到他们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我仿佛变成了他们的中心,每人都有一大堆关于中国的问题等着问我,赛前的共同集训和这十几天的朝夕相处让我见到了他们球场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7.
xyz 《乒乓世界》2006,(11):100-100
时光荏苒,从2000年时开始用红双喜的狂飚套胶,它伴随我快乐的乒乓生涯转眼已经有6个年头了,回顾6年来的点点滴滴,我的乒乓技艺的提高,不禁想用下面的文字,来纪念这几年共同的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四年之约     
张玉湖 《乒乓世界》2006,(12):I0014-I0014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一期编者按的内容那就是:“一篇文章所上发的连锁反应”。如果要分段清晰地说明缘由,那就不得不提到《刘国梁,等待清白的日子》这篇文章,原因在于它充当了这起连锁反应的“导火索”。本期征文的作者(仍在服刊中)在读了《刘国梁,等待清白的日子》后,从而改变原来颓废的生活态度,树立了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从浑浑噩噩到积极进取,从心如止水到乐观向上。于是2003年6月的一天编辑部收到了这个刑期之中的年轻人的[《乒乓世界》伴随着我大墙生活]的投稿,并把这篇投稿刊用在第6期的《乒乓世界》的分册《球迷俱乐部》上,事情还没有结束,令人惊喜的是[《乒乓世界》伴随我大墙生活]的投稿又再次打动了一次父亲,最终在这位父亲的撮合下刑期中的青年和这位父亲的儿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狱中年轻人的鼓励下,这位高中生经受住了高考的挫折,从头再来,最终步入高校的学堂。现在,他们两次相约四年后用一分满意的答卷,一个从高校的学堂里毕业,一个从监狱迈向新的社会生活,遂有下面《四年之约》的出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读者俱乐部     
TIGA我的“乒乓世界”有奖征文 TABLE TENNIS 王家声教我不惧挫折 贵州大学成教学院2000级汉语言文学 杨亮 “乒乓球不是每个人都能打好,不经过专业训练就更难成才,小伙子,你打起包裹闯省城,这劲头我很欣赏,用这种劲头去学习何悉不成功?高考失败了有啥,可以从头再来嘛!” 七年了,王家声主任的话还时时在我耳畔回进省城来了。” “乒乓不是每个人都能打好,不经专业训练就更难成才……”这番语重心长的开导,使我心情陡地一热,这一热,几乎打掉了此行的目的。 “主任这把年纪了,91年还去学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0,(7):46-46
《乒乓世界》:女团决赛之后你是第一个哭的吗? 郭焱:也不是吧。最后打完了在场边没忍住哭的。丁宁第一盘输完就哭了吧.反正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当时我在场上。只是觉得要尽力去打好自己这一盘。在场外我拼命为同伴加油,我也能理解丁宁、刘诗雯第一次打团体赛这种巨大的压力和比赛难度。输了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