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伴随论坛的茁壮发展,我们不断收到来自期刊编辑、作家以及各方师友的反馈和指教,尤其是陈思和先生在《上海文学》12期发表的对我们论坛的公开信,更是对我们巨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将坚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点评原则,力争向陈先生期许的那样,做“刊物之诤友,编辑之知音”,同时,为读者提供可信的指南,为文学史留下可靠的索引,为批评重建可敬的形象。在此,我们重申自己的立场:心无旁骛,就文论文。苛求名家,厚爱新人。绝不锦上添花,也不故意挑刺。但怀朴素激情,兼具行家眼光。诚望以文会友,促进文学健康。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学论坛》2004,(6):79-79
从去年第7期对有关栏目进行调整到今年第1期把“服务教师专业化发展”嵌入封面,再到今年4月“专业化发展”成为第一回青年教师论坛的主题词,《教师之友》的内容转型工程已经运做了整整一年。这次转型,于作是一次教育实践和教育写作的新的挑战,于编辑又何尝不是一次编辑素质和编辑能力的艰难爬坡!个中况味,《教师之友》的读和作也许有所体会,而作为编辑的我们更是甘苦自知。  相似文献   

3.
编辑活动对稿的选择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且拥有一系列进行取舍的标准,这个程序和标准我们称之为选稿方法。在编辑活动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选稿方法,运用这个方法就可将“该淘汰”的稿件淘汰,而选取有价值的或“不该淘汰”掉的稿件?这就是选稿的合理性。选稿合理性问题是编辑学研究中的中心问题,它要求我们理解编辑活动并使之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对出版教育专业设置的思考周建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旧体制的交替已成不可避免之势,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就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把关人一一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编辑无学”的顽固成见被质疑,并逐渐站不住脚。不少出版界的老前辈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编辑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意识陈凤英书籍是“知识之母”。一切平凡的人和伟人都是从书籍那里得到启迪,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创造性地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编辑工作是为“知识之母”催生、助产的。任何一个作者的著作,在未经编辑处理之前,他个人掌握的信息、知...  相似文献   

6.
本文虽然是一篇作者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体会文章,但它的字里行间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华伟昌同志走上编辑工作岗位时也已经四十好几岁了,常言道,人过四十不学艺,可他不仅学了,而且还学得相当好,这不得不让我们年轻人为之钦佩。在我们的工作中常有这种现象,能写消息的,不会写通讯;能写通讯的不会写评论;稿子编得好的却不善采访,等等。虽不能要求记者、编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至少也应该有几样拿得出手。常言道:记者编辑应是“杂家”、“多面手”,怎样才能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呢?没有其他办法,就是从现在起就认真地学起来。对编辑、记者应成为“杂家”、“多面手”之说,有人是信心不足的,编者以为,本文对我们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应该是有所启发的。  相似文献   

7.
继往开来,团结奋进,为发展我国的高校学报事业而奋斗──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第一次青年编辑科学讨论会上的讲话李文成在这“布谷声声夏令新,夏木阴阴正可人”的宜人时节,在这“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的黄河之滨,我们迎来了全国各地的高校文科学报青年编辑...  相似文献   

8.
选稿合理性问题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稿合理性问题是指:在编辑活动中是否存在着一种选稿方法,它保证所选用的稿件一定“优于”未选用的稿件。选稿方法为编辑活动中应用的方法,它包括选稿程序和选稿标准。选稿合理性问题是编辑学研究中的中心问题,它要求我们理解编辑活动并使之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时下,区域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以课改论坛的形式来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实乃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与举措。但我们发现不少一般性的教学研讨活动,课堂展示活动或课改总结会议也冠之以课改论坛,实在有辱“论坛”之名,而无“论坛”之实。笔者认为,作为发生在教育领域的课改论坛活动,至少应具有以下五大要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研究生》2009,(7):F0002-F0002
2009年5月9~10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和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航空航天学院筹)共同举办了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之“航空航天”篇,论坛以“现代力学在航空航天中的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为主题,深入探讨现代力学如何服务于航空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11.
话语     
《天津教育》2014,(23):3-3
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 ——据中新社报道,“2014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2014年12月4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发布了“年度教育之声”,这些正能量声音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的“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的“监督是最好的保护,从严是最大的爱护”;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过的“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90岁老教授於宗俦所说的“求真,一辈子都不够”;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科学课》2006,(3)
老师来当网络编辑,行吗关注论坛及在论坛投稿的老师们,欢迎你们将自己精心写就的论文贴到网络投稿区——忆江南信箱来,我们会精选出好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由于编辑部人手紧张,现诚邀有见解的老师做网络投稿区兼职编辑,在网上对稿件进行编辑和评判,这也是读者参与编刊的一种方式,编辑部会对兼职编辑推荐的文章进行审核,有价值的文章会尽快发表。并在一段时间后,对表现突出的兼职编辑进行奖励。请网上沙龙的fans即刻开始行动吧!坚决支持!以前我曾以为编辑掌握着生杀大权,任意“屠宰”着作者的稿件。可是经过主持第11期的网上沙龙活动,整理了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辅期刊的蓬勃发展,其数量已达百余种之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些是我们广大教辅期刊编辑应该引以为自豪的。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教辅期刊繁荣发展的主流下,隐藏着令人忧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责任感萎缩;期刊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突出;稿件“地域”性的局限。缺乏特色、仿效现象严重;现代科学技术冲击与编辑办刊…  相似文献   

14.
当下,我们的论坛有点泛滥化,“泛”指数量之多,“滥”指粗制滥造。大到全国性小到县市范围甚至学校一级,参加论坛活动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然而在近些年越来越多地接触论坛后,感觉其变了。  相似文献   

15.
“比较教育在中国”站点开通以来,受到国内许多比较教育专业人员的欢迎和重视,我们在此表示感谢。与此同时,我们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有关本站点资源利用以及使用方法。本期“站长寄语”,将集中解答涉及“争鸣论坛”栏目的问题。1.问:“争鸣论坛”可以发表哪些议...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社会中,对科技成果的编辑、鉴别、管理都更加依赖期刊编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参与。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技术的“挤压”,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它,它都必然迫使我们让步,我们唯一的抗争就是学习。现代编辑都应当掌握现代技术,即期刊编辑应该首先成为现代人。  相似文献   

17.
海西 《山东教育》2007,(10):45-47
“山东学前教育网”的“董旭花论坛”一直很红火,此文即系整理此论坛中“为了孩子”的一份主题帖和后面的跟帖而成一人有烦恼,大家出主意,我们能感到网络、论坛在这方面独有的方便快捷轻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编辑活动对文稿的选择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且拥有一系列进行取舍的标准,这个程序和标准我们称之为选稿方法。在编辑活动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选稿方法,运用这个方法就可将“该淘汰”的稿件淘汰,而选取有价值的或“不该淘汰”掉的稿件?这就是选稿的合理性。选稿合理性问题是编辑学研究中的中心问题,它要求我们理解编辑活动并使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我多次参加过“小友”举办的活动,与“小友”有着深厚的交往。在与“小友”的亲密接触中,我认识了素质优秀的一班人。还是在九十年代初,一次少儿期刊会上,一位年轻的女编辑向我约稿。她态度之谦诚、思维之敏捷、语调之柔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就是“小友”的编辑吕江虹。我心中暗自惊叹:好一位“小友”的形象大使!接下来是另一位编辑危晓音。她在给我的第一封约稿信中,真诚地畅谈了她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她对事物的认识是那样的透彻,对生命的感悟是那样的深切,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样的约稿信,对作者怎能不是宝贵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文》2004,(7):19-19
本期我们选用了语文报刊网(www.zgywsb.net)之语文论坛上“高中师生茶座”里绿水清荷老师首先提出的“古代诗歌中‘落英,与‘落花’如何区别”的问题。在这里,几位老师的讨论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宝贵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