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0,(12):1-1
关于对人生的理解和诠释,我首推萧乾的一句名言:"人生是一本大书。虽然它的开头都是生,结尾都是死,中间则版本各异。"这句人生咏叹,浸润着哲理意趣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罗高兴 《科教文汇》2012,(20):75-75
本文从《宋史》中寻找史料,证明"人生何处不相逢"这一名句作者是晏殊。  相似文献   

3.
比较句"比"字句、"比…还"句、"没有(没)"句是汉语中比较重要的句型,意义非常相近。本文试从主观性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发现"比…还"句、"比"字句、"没有(没)"句的主观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4.
段本香 《科教文汇》2010,(35):38-39
随着"一标多本"的出现,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表述甚至结论都会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和历史有关的问题,即使和教材不相符,教师都不要轻易地否定或是以一句"课下再讨论"一言以蔽之,而要以真正的"讨论"解决学生的疑惑,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道"的范畴,与老子的"道"都是对传统天命观的批判。我们认为庄子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是理解庄子"齐物"与"无待"的钥匙,他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与他对无待的逍遥的追求在致思路径上紧密相连。我们就是围绕这一核心关系,来审视庄子对人的认知以及人生和社会是如何认识的。  相似文献   

6.
王天海 《科教文汇》2012,(1):90-90,125
皮浪通过"悬置判断"的方法,既不肯定判断也不否定判断,达到一种中立的状态,而不断地从事探究。随着"悬置判断"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境界,最终则是肉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的人生的幸福。皮浪处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并以怀疑主义去反对当时的种种独断论,都有着对人的深切关怀并都想获得一种宁静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7.
"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目前流行的多用户虚拟环境,提供同步和异步交流,允许用户动态改变环境,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尝试愈来愈广泛。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第二人生"的特色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并结合成人学习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分析总结"第二人生"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第二人生"为企业培训提供了虚拟世界和各种交互工具,应用在线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等培训方式,实现了跨时空"面对面"的团队合作和工作学习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尼采对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理论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朱光潜自称是"尼采式的唯心主义信徒"找到了一种解答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色感言     
《金秋科苑》2011,(22):30-30
康朝选人生格言 你要想成功地办成一件或几件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出发点要明确,不谋私利。不求天上"玉皇",不靠大海"龙王",要有忘我的奋发精神,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团结同志,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  相似文献   

10.
2000多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被奉为医者誓言。而今,在我们的身边,有一大批身体力行践行誓言的医者。时代在变,他们的医者情怀却始终如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张蓬勃教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不论是作为医者应对日常繁忙的医疗工作,还是作为教授潜心麻醉学研究,张蓬勃始终都遵循着自己的"医者之道"。  相似文献   

11.
刘仁庆 《百科知识》2011,(12):34-35
"洛阳纸贵"是一句成语,形容优秀作品风行一时,深受读者欢迎。那么,是什么作品造成了洛阳纸贵?它和纸的发展与普及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2.
准备与人生     
有人说:"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机会是机遇、是恩赐、也是运途,而准备却发自自身,是脑力与劳力的结晶,有了这份纯天然的结合,便会放出绚丽、夺目的光辉,照亮一条唯美的人生之路。梦想需要奠基,责任需要履行,而人生是三者的完美组合,人生因梦想而精彩,因责任而深沉,因准备而成功。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人生之道?""第一是叫你去行,第二也是叫你去行。 "人生若如禅,定是这样一种坦然行路的面对;科研若如禅,亦当如是。在李丽东不算很长的科研生涯中,也充满着这种自然与坦然的禅意,得失莫记,一路且行。  相似文献   

14.
王开东 《知识窗》2014,(18):1-1
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莫言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是如此。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在他有用,在我可能就无用;此时无用,彼时或许有大用。饥渴之人,有用的是一杯水;饥饿之人,有用的是一碗饭;伤心之人,一个无言的眼神和一个紧紧的拥抱,或许就是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都记得爱因斯坦说的那句话:“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这句话曾激励了很多人.却也误导了不少人,他们勤勤恳恳地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毕竟.人生光靠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爱因斯坦后面那句:“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相似文献   

16.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6,(8):101-101
“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老师。”这是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一句名言。人生犹如赛跑,不仅需要充沛的体力和坚韧的意志,还需要对人生赛程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规划出赢得赛跑的最佳方案。然而,人生又远比赛跑艰难得多,没有明确的跑道,更没有明确的可以参考的终点。因此,人生要想顺利达到梦想的彼岸,最需要的就是科学地认识人生,科学地规划人生,科学地成就人生!规划着理想中的人生,李壮教授数十年如一日,从事基因化学及纳米化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在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扫描探针显微学及纳米化学等领域取得…  相似文献   

17.
因"に"和"で"在日语中使用的广泛性,想必日语的学习者对这两个词都不会陌生,然而正是因其广泛性、加之日语语言之微妙性,"に"和"で"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に"和"で"在很多方面都有类似但又必须严格区分的用法,比如表达场所、时间、原因、提示主语,以及用在被动句中等多种情况。主要就其中较为重要,使用较广泛的表达场所、原因两方面对"に"和"で"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对日语爱好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轶事     
《科技风》2008,(22)
为一大事来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相似文献   

19.
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没错,但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从对孩子智力开发上来说,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责任,重点是"成才"。作为家长,任务是搞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培养"成人"。家长是孩子人生的引导者,是教养的预见者和实施者,是把握孩子人生方向的舵手,  相似文献   

20.
"材料科学引燃了我的梦想。"毕磊微笑着坦言,"材料科学应用广泛,是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能够进入这一领域,我感到非常荣幸。这就像20年前搞半导体研究一样。"有梦想的人生投身氧化物薄膜研究,毕磊将全部心血都献给了他最热爱的材料科研事业。三十出头的年纪,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影响力已令同龄人羡慕: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